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四种璎珞庄严
【佛学大辞典】
(名数)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之璎珞庄严身也。一、戒璎珞庄严法身,以戒律庄严法身也。二、三昧璎珞庄严,以禅定庄严法身也。三、智慧璎珞庄严,以智慧庄严法身也。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者总持之义,能总持善法,而庄严法身也。见大集经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一、戒璎珞庄严,即以戒律庄严法身;二、三昧璎珞庄严,即以禅定庄严法身;三、智慧璎珞庄严,即以智慧庄严法身;四、陀罗尼璎珞庄严,陀罗尼是总持的意思,即能总持善法以庄严法身。菩萨将以上四法庄严法身,好像世间的璎珞庄严人身,故名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出大方等大集经)
璎珞庄严者,谓菩萨以戒等四法庄严法身,如世璎珞庄严于身也。
〔一、戒璎珞庄严〕,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二、三昧璎珞庄严〕,谓菩萨于诸众生,运大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瞋痴行,修习一切三昧,是名三昧璎珞庄严。(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三、智慧璎珞庄严〕,谓菩萨心无疑网,远离颠倒,知苦断集,證灭修道;戒定慧聚,清净无著,观于世间,犹如梦幻;观于法界,无有去来,是名智慧璎珞庄严。
〔四、陀罗尼璎珞庄严〕,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菩萨璎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十四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现在报经。说种种大乘之法门。璎珞者,取菩萨以十德庄严其体之义。
菩萨璎珞本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二卷,姚秦竺佛念译。说四十二位之名义行业及菩萨戒等。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喜乐山顶之天宫。因大梵王之请,说咒拔罪。
璎珞
【佛学大辞典】
(物名)梵语枳由罗Keyu%ra,编玉而悬于身者。印度邦俗贵人男女皆作之。法华经普门品曰:「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同信解品曰:「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更著粗弊垢腻之衣。」观无量寿经曰:「诸璎珞中盛蒲桃浆。」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佛学常见辞汇】
梵语叫做枳由罗,是一种似玉的宝石。
璎珞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摄于大乘律部。又菩萨璎珞经之略,摄于方等部。
璎珞粥
【佛学大辞典】
(饮食)杂糅野菜,加米而造之,菜牵连如璎珞,故名。永觉贤禅师诗曰:「每挑野菜根,和汝璎珞粥。」
璎珞羯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羯磨者谓授戒之作法。璎珞经大众受学品所明授戒之作法也。是为梵网戒宗之相宗,天台一乘家之所遵由者。
璎珞本业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菩萨本业璎珞经之略名。
戒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谓菩萨严持禁戒,于诸众生无有恶害之心;若无恶害之心,一切众生常所乐见,身口意业悉令清净,是名戒璎珞庄严。
三昧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众生,运大慈心,质直柔软,乃至远离贪瞋痴行,修习一切三昧,是名三昧璎珞庄严。(梵语三昧,华言正定。)
智慧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谓菩萨心无疑网,远离颠倒,知苦断集,證灭修道;戒定慧聚,清净无著,观于世间,犹如梦幻;观于法界,无有去来,是名智慧璎珞庄严。
陀罗尼璎珞庄严
【三藏法数】
梵语陀罗尼,华言能持。谓菩萨能持诸善法,令不散不失。又云总持,谓能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是名陀罗尼璎珞庄严。
不著花鬘璎珞
【三藏法数】
不著花鬘璎珞者,谓不以花为鬘,珠玑为璎珞,而作身首之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