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阿修罗琴
【佛学大辞典】
(杂名)阿修罗之琴,欲听之则无弹者,而随意自出声。此阿修罗之福德所使然也。智度论十七以之喻法身之菩萨,心无所分别,而自然应众生之机,得于种种说法教化。又出于法华玄义六上。
乾闼婆王弹琴
【佛学大辞典】
(杂语)乐神乾闼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崙摩甄陀罗王Drumakim%narara%ja%,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皆为震动,乃至摩诃迦叶不安其座。」
大树紧那罗琉璃琴
【佛学大辞典】
(物名)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一曰:「己所弹琉璃之琴,阎浮檀金,花叶庄严,善净业报之所造作。在如来前,善自调琴。及馀八万四千伎乐,(中略)时诸一切声闻大众,闻琴乐音,不能堪任,各从座起,放舍威仪,诞貌逸乐,如小儿舞戏,不能自持。」又见智度论十一。
对牛弹琴
【俗语佛源】
讥笑讲话不看对象或对不明事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唇舌。如《镜花缘》第九十回:「对牛弹琴,牛不入耳,骂的狠好,咱们一总再算帐。」这句俗语出于中国第一篇佛教论文,即汉代的《牟子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禅宗亦用此语,如《续灯录·汝能禅师》:「对牛弹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禅师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又如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