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仪凤(儀鳳)
(1).凤凰的别称。语本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唐 张正元 《南风之薰赋》之一:“始斯人之解愠,倐仪凤以员来。” 宋 苏轼 《延和殿奏新乐赋》:“歌曲既登,将叹贯珠之美;韶音可合,庶观仪凤之来。”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治定》:“懽声拥,风教崇。看郊藪游麟,闕庭仪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陈来章 先生,余姻家也。尝得一古砚,上刻云中仪凤形。”
(2). 晋 宫中楼名。初学记卷二四引《晋宫阁名》:“ 晋 有 伺星楼 、 仪凤楼 、 翔凤楼 。”初学记卷二四引《晋宫阁名》:“ 总章观 仪凤楼 一所,在观上广望,观之南极。”
(3).指 元 代管理乐工的机构仪凤司。 元 杨允学 《滦京杂咏》卷上之四四:“仪凤伶官乐既成,仙风吹送下 蓬 灜 。”原注:“仪凤司,天下乐工隶焉。”
(4). 南京 城门名。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将 南京 四面围困,七日破 仪凤门 ,开道破城而进。”
《國語辭典》:色长(色長)  拼音:sè zhǎng
旧时教坊中女乐的乐官。《宋史。卷一四二。乐志十七》:「教坊本隶宣徽院,有使、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大小都知。」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旧教坊有筚篥部、大鼓部、拍板部。色有歌板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龙笛色、头管色、舞旋色、杂剧色、参军色等。但色有色长,部有部头。」也称为「把色」。
《漢語大詞典》:调奏(調奏)
整理乐律。晋书·律历志上:“及 元始 中, 王莽 辅政,博徵通知钟律者,考其音义,使羲和 刘歆 典领调奏。”
《漢語大詞典》:调器(調器)
调理乐器。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传序:“夫钟鼓非乐云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非致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存器而忘本,乐之遁也;调器以和声,乐之成也。”
《国语辞典》:教坊司  拼音:jiào fāng sī
隋、唐以来管理乐舞和乐户承应事宜的机关。《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太祖皇帝定天下,把那元朝功臣之后都没入乐籍,有一个教坊司管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