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简远(簡遠)
(1).简古深远。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苏子卿 、 李少卿 之徒,尤工为五言。虽句读文律各异,雅、 郑 之音亦杂,而辞意简远,指事言情,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 渊明 《停云》《时运》等篇,清腴简远,别成一格。”
(2).简朴闲远。 宋 叶适 《叶君宗儒墓志铭》:“父 良臣 ,有尘外趣,虽在田野,而散朗简远,言不及利,对之泊如也。” 明 宋濂 《天竺灵山教寺慈光圆昭法师塔铭》:“法师风度简远,不妄言笑。”
《漢語大詞典》:广远(廣遠)
(1).广大辽远。国语·晋语八:“夫乐以开山川之风也,以耀德於广远也。”后汉书·安帝纪:“被蝗以来,七年于兹……今羣飞蔽天,为害广远。”宋书·州郡志一:“ 冀州 尧 都,土界广远。” 梁启超 《敬告当道者》:“大抵愈波折一次,则其思想之传布也愈广远。”
(2).博大深远。 宋 叶适 《翁诚之墓志铭》:“至其造意广远,据经坚决,寄讽于草木,託兴于亭传,人多惮而不能回也。”
《國語辭典》:塞渊(塞淵)  拼音:sè yuān
笃厚诚实,思虑深远的样子。《诗经。邶风。燕燕》:「仲氏任只,其心塞渊。」《汉书。卷一○○。叙传下》:「安世温良,塞渊其德。」
《漢語大詞典》:闳远(閎遠)
博大深远。 汉 赵岐 《〈孟子〉题辞》:“儒家惟也《孟子》,閎远微妙,緼奥难见,宜在条理之科。” 宋 苏舜钦 《王子野行状》:“公智识閎远,善谭名理,虽庸人之善,终身不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四:“ 高宗 天资閎远,几餘览古,篤嗜过於儒素。” 章炳麟 《讨满州檄》:“事虽未形,规摹则不可以不閎远。”
分類:博大深远
《漢語大詞典》:远忧(遠憂)
深远的忧虑。 唐 杨牢 《赠舍弟》:“ 秦 云 蜀 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忧。”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伏惟不至远忧,续具一一諮报,不宣。”
分類:深远忧虑
《國語辭典》:闵闵(閔閔)  拼音:mǐn mǐn
祈求关爱、忧虑的样子。《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宋。苏轼稼说送张琥〉:「其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长也。」
《漢語大詞典》:延延
(1).形容长久。墨子·亲士:“分议者延延。” 王树柟 斠注:“广雅·释训:‘延延,长也。’分议者延延,谓分议者反復辩论而长言也。” 张纯一 集解:“分,异也……分议即异议。分议者延延,谓俌(辅)弼之臣不敢苟同於君,常持异议而长言。”
(2).众多貌。 汉 王逸 《九思·哀岁》:“黿鼉兮欣欣,鱣鮎兮延延。羣行兮上下,駢罗兮列陈。”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白盖小车何延延。 河閒 来合谐, 河閒 来合谐!’” 王先谦 集解:“延延,众貌也。”
(3).深远貌。 唐 李翱 《舒州新堂铭》:“左立嘉亭,繚以环除,延延其深,肆肆其紓。”
(4).延续;绵延。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载,以有 成王 。” 唐 韩愈 《南山诗》:“延延离又属,夬夬叛还遘。”
《漢語大詞典》:空杳
空旷深远。指天空。 宋 苏轼 《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明朝便陈迹,清景堕空杳。”
《國語辭典》:弘远(弘遠)  拼音:hóng yuǎn
弘大深远。《文选。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有宋函夏,帝图弘远。」
分類:广大深远
《漢語大詞典》:妙偈
佛教语。含意深远的偈语。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浴罢》:“《楞严》在牀头,妙偈时仰读。” 明 唐顺之 《同孟中丞游龙泉寺》诗之一:“方欣窥妙偈,遽拟谢尘踪。” 清 周亮工 《屴崱峰示永觉和尚》诗:“欲涤尘襟参妙偈,泉声未许静中闻。”参见“偈2语”。
《漢語大詞典》:远谟(遠謨)
深远的谋略。《后汉书·黄琼传》:“愿先生弘此远謨,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 明 冯梦龙 《万事足·筵中治妒》:“你妇人家见疎,没些儿远謨。”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居高有远謨,处卑鲜奇烈。”
分類:深远谋略
《漢語大詞典》:恢远(恢遠)
广阔深远。北史·宋隐刁雍等传论:“ 刁雍 才识恢远。”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会意》:“诗曰:‘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其思致恢远,故可喜也。”
分類:广阔深远
《國語辭典》:胶葛(膠葛)  拼音:jiāo gé
1.交错纠结。《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纷湛湛其差错兮,杂遝胶葛以方驰。」《汉书。卷八七。扬雄传上》:「齐总总撙撙,其相胶葛兮,猋骇云讯,奋以方攘。」
2.广大且繁复。《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温宫胶葛,凉殿峥嵘,络以随珠,綷以金镜。」《文选。左思。吴都赋》:「东西胶葛,南北峥嵘。」
《漢語大詞典》:超远(超遠)
(1).遥远。《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王逸 注:“言身弃平原山壄之中,去家道甚远也。” 南朝 梁 江淹 《侍始安王石头》诗:“平原忽超远,参差见南 湘 。”
(2).疏远。《楚辞·九章·哀郢》:“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王夫之 通释:“超远,疎远也。”
(3).超脱;高超深远。北史·隐逸传序:“何必御霞乘云而追日月,穷极天地,始为超远哉!” 宋 欧阳修 《荐司马光札子》:“而其识虑超远,性尤慎密。”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四》:“所惠 香山老人 画,是其晚年之笔,意境超远,体势雄厚。”
《漢語大詞典》:清冥
清澄而深远。多用以形容天空。 明 高明 《琵琶记·古轮台》:“阑干露湿人犹凭,贪看玉镜,况万里清冥,皓彩十分端正。”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回飇吹散碧天雾,清冥倒泻澄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