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余蔬
余蘖
余胔
余桃
骨头骨脑
残杯冷炙
馂余
《漢語大詞典》:余蔬(餘蔬)
残剩的粮食。蔬,通“ 糈 ”。《庄子·天道》:“鼠壤有餘蔬。”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蔬,读曰糈。糈,粒也。鼠壤内有遗餘之粒。”一说,残剩的菜。 成玄英 疏:“见其鼠穴土中有餘残蔬菜。”
分類:残剩粮食
《漢語大詞典》:余蘖(餘枿)
残剩的树木根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吴 丹阳 太守 李衡 ,植柑于其上……今洲上犹有陈根餘枿,盖其遗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颠木之餘枿,痤疽之遗种。”
《漢語大詞典》:余胔(餘胔)
残剩在尸骨上的腐肉。宋史·五行志五:“ 建炎 元年, 汴京 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餘胔。”
《漢語大詞典》:余桃
指吃过的桃子的残剩部分。语本《韩非子。说难》:"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后用作以男色事人之典实。
《國語辭典》:骨头骨脑(骨頭骨腦)  拼音:gú tou gú nǎo
吃剩的肉骨头和残羹馀菜。《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胡三公子叫家人取了食盒,把剩下来的骨头骨脑和些果子装在里面。」
《國語辭典》:残杯冷炙(殘杯冷炙)  拼音:cán bēi lěng zhì
剩馀的酒菜。元。乔吉〈卖花声。肝肠百鍊炉间铁〉曲:「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清灯竹篱茅舍。」《孽海花》第二○回:「雯兄不嫌残杯冷炙,就请入座。」也作「残槃冷炙」、「馀杯冷炙」。
《國語辭典》:馂馀(餕餘)  拼音:jùn yú
吃剩或祭拜过的食物。明。孙仁孺《东郭记》第二二出:「老师,我每可就此共享馂馀,猜拳行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