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6分类词汇 6
《國語辭典》:欺罔  拼音:qī wǎng
说假话哄骗人。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我写不出他滔天的深罪样,我写不出他欺罔的暗中肠。」也作「欺骗」。
《漢語大詞典》:欺蔽
欺骗蒙蔽。汉书·晁错传:“﹝人主﹞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欺蔽矣。”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朝廷清明,无有欺蔽。”明史·唐枢传:“欺蔽者肆其谗,諂諛者溷其説。”
《漢語大詞典》:欺蒙
欺骗蒙蔽。 宋 秦观 《浮山堰赋》:“将姦臣取容以幸入兮,公相援而欺蒙。”明史·万元吉传:“诸臣復竞贿赂,肆欺蒙,每趋愈下。” 叶紫 《星》:“虽然她明知道看守妇不会告诉她,或者是欺蒙了她,但她仍然不能不问。”
《漢語大詞典》:诬蔽(誣蔽)
欺骗蒙蔽。 南朝 梁 玄光 《辩惑论》:“夫至化餘尘,不可诬蔽,詮諡灵魄,务依明德。”
《漢語大詞典》:谩蔽(謾蔽)
欺骗蒙蔽。 宋 陈傅良 《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光守 宋端友 更以旧户比新户,诡为奏,甚者贼杀妇人,掠其善马,公即劾奏 端友 谩蔽。”
《漢語大詞典》:诳谩(誑謾)
欺骗蒙蔽。《元典章·刑部八·取受》:“百户 祝脱木儿 所犯,自知罪重,不敢出官,诈称身死,誑谩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