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彧彧  拼音:yù yù
1.富有文采的样子。《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姜瑰玮以壮丽,纷彧彧其难分。」
2.茂盛的样子。《诗经。小雅。信南山》:「疆场翼翼,黍稷彧彧。」
《漢語大詞典》:错衡(錯衡)
(1).以金涂饰成文采的车辕横木。《诗·小雅·采芑》:“约軧错衡,八鸞瑲瑲。” 毛 传:“错衡,文衡。”荀子·正论:“前有错衡以养目。” 梁启雄 简释:“错衡盖以金涂軛且有文也。”史记·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 徐迟 《财神和观音》:“可是这匹畜生的身上,金舆错衡,黼黻文章。”
(2).借指官吏所乘之车。 唐 刘禹锡 《复荆门县记》:“邑人之华皓幼童,咸须於道周,距跃而謡……公为驻错衡而劳之。”
《國語辭典》:彬蔚  拼音:bīn wèi
文采华盛的样子。《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序》:「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分類:文采美盛
《國語辭典》:班驳(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杂不纯的样子。也作「斑驳」。
2.责备。《通俗常言疏證。言语。班驳》引《合纵记剧》:「今日到斑驳我小子起来。」
《漢語大詞典》:含文
含有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 扬子 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 唐 李峤 《授豆卢钦望秋官尚书制》:“践仁履义,抱质含文。”
分類:含有文采
《漢語大詞典》:蔚炳
文采鲜明华美。魏书·术艺传·江式:“又建《三字石经》於 汉 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復宣。”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明 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间或作为文辞,与一时文士相驰骋上下,如虎豹之不肯自晦其章,而蔚炳时见乎外也。”
《漢語大詞典》:龟筒(龜筒)
蠵龟的甲。有文采,似玳瑁而薄,堪为贴饰。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二:“南方大龟长二三尺,介厚而白,造玳瑁器者用以补衬,名曰龟筒。”宋史·谢绛传:“后苑作製玳瑁器,索龟筒於市。龟筒,禁物也,民间不得有,而索不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蠵龟﹝集解﹞引 苏颂 曰:“工人以其甲通明黄色者,煮拍陷瑇瑁为器,谓之龟筒。”
《漢語大詞典》:绚文(絢文)
绚丽而有文采。 宋 王圭 《谢赐生日礼物表》:“良金烛乘,严宝靮于天驹;藻帛绚文,杂华章於笥服。”
分類:绚丽文采
《漢語大詞典》:逐文
谓追求辞藻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后之作者,採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製日疎,逐文之篇愈盛。”
《漢語大詞典》:历录(歷録)
文采貌。《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輈” 毛 传:“楘,歷録也。” 孔颖达 疏:“‘楘,歷録’者,谓所束之处因以为文章歷録然。歷録,盖文章之貌。”鹖冠子·天则:“歷宠歷録,副所以付授。” 陆佃 解“歷録,文章之貌。言更歷宠荣华焕如此。”
分類:文采
《漢語大詞典》:丹采
(1).见“ 丹彩 ”。
(2).词藻,文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故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陈延杰 注:“风力,即气也;丹采,即词也。诗人有尚气者,有尚词者。”
分類:词藻文采
《漢語大詞典》:丹彩(丹綵)
亦作“ 丹采 ”。亦作“ 丹綵 ”。
(1).朱红的色彩。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外发龙鳞之丹綵,内含麝芬之紫烟。”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粉垛收丹采,金髇隐僕姑。”
(2).喻词藻。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漢語大詞典》:饰羽(飾羽)
亦作“餙羽”。 修饰羽毛。比喻刻意追求文采。庄子·列御寇:“ 仲尼 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辞。”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羽有自然之文采,饰而画之,则务人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明 杨慎 《雁来红赋》:“採佳名於饰羽,聊以貽夫雕虫。”
《漢語大詞典》:霞章
文采斐然貌。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金铣玉徽,霞章雾密。”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艮岳赋》:“备上臺之珍文,若星灿而霞章。”
分類:文采斐然
《國語辭典》:驳荦(駁犖)  拼音:bó luò
1.杂色的牛。《广韵。入声。觉韵》:「荦:驳荦,牛杂色。」
2.色彩混杂斑驳。《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赤瑕驳荦,杂锸其閒。」
《漢語大詞典》:绚素(絢素)
白绢绘以文采。一说在绘画上加施白采。论语·八佾:“ 子夏 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已矣。’”后因以“绚素”为透彻理解义的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子夏 监绚素之章, 子贡 悟琢磨之句,故 商 赐 二子,可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