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二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二我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我见,一切凡夫,不了人身为五蕴假和合,固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也。二、法我见,一切凡夫,不了诸法之空性,固执法有真实体用之妄见也。起信论下末曰:「人我见者,计有总相主宰,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人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五蕴假合的道理,对于自己的身心妄执有一实在的我体的邪见;法我见是凡夫们不明白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对于诸法妄执有其实在的体用的邪见。
【佛学次第统编】
我执亦名我见,如起信论明二种我见:
一、人我见 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
二、法我见 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
二我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俱生我执,为先天随生具有之我执。二、分别我执,为后天的我执,依自己之分别力而生者。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执和法我执。与二我见同义。
【佛学次第统编】
大小乘所说我执不同。小乘之言我执,只人我执;大乘则有二,谓人我执法我执也。
一、人执 又名我执,又名人我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是名人执。一切之烦恼障,从此人执而生。
二、法执 又名法我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者,是名法执。一切之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
唯识论曰:「由执我法,二障具生。」此二者中,法执为本。盖起法执者,非必我执;而我执起时,必有法执也。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一、俱生我执〕,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执为我,与身俱生,是名俱生我执。(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分别我执〕,谓于计我、法中,分别我能行善、行恶等事,而起执著,是名分别我执。
二无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无我,自主自在之我为我。凡夫不了五蕴假合和之义,固执实有自主自在之人体,曰人我,今了五蕴假和合之义,达实无人体,曰人无我,是为小乘之观道,以断烦恼障,而得涅槃者也。二、法无我,固执诸法有实体,有实用,曰法我,今了诸法因缘生之义,达实无自性,曰法无我,是为大乘菩萨之观道,以断所知障,而得菩萨者也。小乘唯悟人无我,菩萨则二无我皆悟。楞伽经一曰:「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人无我和法无我。人无我是了解五蕴假和合之义,知道人无常一的我体可得;法无我是了解诸法因缘生之义,知道诸法皆无实在的体用。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无,即空也。人法之中,本无有我,但凡夫不了,于无我中计我极盛。所谓我身、我名、我衣物、我田宅、我行、我住坐卧,语言不离于我,乃至我能布施、持戒等。因此颠倒,备起一切烦恼生死行业。声闻之人,修四真谛,即了人法本空,我亦无有,故名二无我。(四真谛者,即苦集灭道也。)
〔一、人无我〕,谓由揽五阴实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复于假名之中,妄执为我。若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岂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是名人无我。(揽者,撮持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五阴之身实有,故名实法;名字本来虚假,故名假名。)
〔二、法无我〕,谓由揽父母之遗体,四大假合而成五阴之身。若一一分别推求,皆悉空无所有。凡夫不了,妄执此身为我,馀身非我。若了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是名法无我。(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知人无我法无我理之智也。楞伽经一曰:「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中略)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分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
【佛学常见辞汇】
證悟人无我和法无我的智慧。
二种我见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人我见,法我见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人我见和法我见。(参见:二我)
【三藏法数】
(出起信论)
〔一、人我见〕,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二、法我见〕,谓二乘之人,计一切法各有体性,虽得人无我智,犹自怖畏生死,妄取涅槃之法,于法起见,故名法我见。(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人我,二法我。(参见:二我见)。
八大自在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般涅槃有常乐我净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为义,自在有八义,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见涅槃经二十三。
【佛学常见辞汇】
具有八大自在的真我,即能示一身为多身、示一尘身满大千界、大身轻举远到、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诸根互用、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如微尘,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盖如来所證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
〔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一尘身满大千界者,谓如来法身,体无不遍。故一尘之身与法身之量,同一广大,大千世界悉皆充满,自在无碍也。
〔三、大身轻举远到〕,大身轻举远到者,谓如来广大之身,飞行轻举,无远不到,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能以满大千世界之身,轻举飞空,过于二十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无障碍。是也。
〔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者,谓如来虽为众生现众类之身,而所居常在一土,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之心,安住不动,而能随诸众生现无量形类。又云:如来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见。是也。
〔五、诸根互用〕,诸根互用者,谓如来眼等诸根,互相为用,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一根亦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然,诸根亦尔。是也。(一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之一根也。)
〔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者,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證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證,而无能證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也。经云:若是有者,可名为得;实无所有,云何名得。以自在故,非得而得。是也。
〔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者,谓如来智慧辩才,演说一偈之义,虽经多劫,无有穷尽,称性宣扬,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演一偈之义,经无量劫,义亦不尽。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者,谓如来为诸众生处处现身说法,犹如虚空,了无形相可得,随缘应化,自在无碍也。经云:虚空之性,不可得见;如来亦尔,实不可见。以自在故,令一切见。是也。
入我我入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三密入于我,我三业入于如来,即如来之三密与众生之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之功德于吾身也。是谓之三平等。以是称为三平等观。秘藏记本曰:「真言印契等故,引入诸佛于吾身中,是曰入我。引入吾身于诸佛身中,是曰我入。入我我入故诸佛之无数劫中所修集功德具足我身。」
【佛学常见辞汇】
如来的三密入于我,我的三业入于如来,亦即如来的三密与众生的三业,彼此相应互入,因而具足一切诸佛的功德于吾身,这种情形叫做三平等,也叫做三平等观。
人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我有实体。谓之我之相,人我之见。由此执见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为离欲尊。」
人我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我见之一。我为常一主宰之义,人固执有常一之主宰者,曰人我之见。
【佛学常见辞汇】
二我见之一、如计有我、人、众生、寿者等,都称为人我见。
【三藏法数】
谓凡夫之人,于五阴身强立主宰,计我为人,作此妄见,故名人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人无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我之一。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人体为五蕴之假和合,其中无真实之我体,故云人无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众生无我、生空、人空、我空等,人体为五蕴假和合,其中无真实的我体,故云人无我。二无我之一。
【三藏法数】
谓由揽五阴实法而成假名之人,凡夫不了,复于假名之中,妄执为我。若了五阴之法本空,假名之人,岂得定有。假名既不定有,则所执之我,亦不可得。故金光明经云: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是名人无我。(揽者,撮持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五阴之身实有,故名实法;名字本来虚假,故名假名。)
人无我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无我智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二无我智之一。
大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我者自在之义。凡夫虽认自己之身心为我。然身心无一自在者,思为我者。惟迷倒之见耳。无我之实也。悟此理即为小乘之知见。然彼但知无凡夫之倒我小我,更不知佛之有真我有大我。佛所證之涅槃,真我也,大我也,佛得八自在,离一切之系累,于万法自在,以之为涅槃之大我。涅槃经一部之所明是也。涅槃经二十三曰:「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大日经一曰:「汝获无等利,位同大我。」同疏五曰:「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八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同十六曰:「大我者佛之别名也。」同十七曰:「大我者即是如来。」同一曰:「今复约真我明心实相,此宗辨义即以心为如来应正等觉,所谓内心大我也。」吽字义曰:「唯有大日如来,于无我中得大我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伟大的真我。如佛得八大自在与离一切烦恼系缚的涅槃真我,才能称为大我。
【俗语佛源】
梵语Pormatman或Mahatman的意译。谓远离「我执」、「我见」而达到自由自在境界的最高「我」;含有常一主宰的意思。为涅槃四德「常乐我净」之一。语出《涅槃经》二三:「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又《涅槃经疏》五:「大我谓诸如来成就入自在我。于法得自在者。」吾人所执著自我的身心,是没有自在性、常一性;佛陀所證得的涅槃,则为真实且常住不变,故称大我,义同真我。后用以指群体,群体社会。与个人之「小我」相对。如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派别与方法》:「个人社会,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发明。」(文贤)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佛学大辞典】
(杂语)佛初生时之语,是三世诸佛之常法也。长阿含经一曰:「佛告比丘: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当其生时从右胁出,专念不乱。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瑞应经上曰:「到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因果经一曰:「菩萨即便堕莲花上,无扶持者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曜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智度论三十八曰:「佛自说菩萨本起。菩萨初生时,行七步,口自说言:我所以生者,为度众生故。言巳默然,乳哺三年,不行不语。渐次长大,行语如法。一切婴儿小时未能行语,渐次长大能具人法。今云何菩萨初生能行能语,后便不能语,当知是方便力故。」
文殊灭淫欲我慢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为一髻一字文殊法之真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