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一切智慧者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大日如来也。大日经一曰:「一切智慧者,出现于世间,如彼优昙华,时时乃一现。」
一念相应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定慧相应之一念,理智相应之一念,将成佛时之智慧也。智度论九十二曰:「住如金刚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名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论曰:「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三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闻慧,依见闻经教而生之智慧。二、思慧,依思惟道理而生之智慧。三、修慧,依修禅定而生之智慧。前之二慧为散智,而为但发修慧之缘,修慧为定智而正有断惑證理之用,见成实论二十。
【佛学常见辞汇】
闻慧、思慧、修慧。闻慧是听闻佛法能生智慧;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
【佛学次第统编】
成实论云三慧:
一、闻慧 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
二、思慧 思慧者,由于思惟而生智慧也。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智也。
三、修慧 修慧者,由于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闻慧〕,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
〔二、思慧〕,思慧者,由于思惟而生智慧也。谓若能思惟经论中及善知识处所闻法义,皆能生于无漏圣慧也。
〔三、修慧〕,修慧者,由于修习而生智慧也。谓既已闻法,思惟义趣,即当随顺修习,因此修习,能生无漏圣慧也。
三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失译。集经论中之种种因缘法义。
大智慧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大慈悲门之称。大智大悲佛所具之二德也。门有差别之义。
大智慧光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渐备一切智德经之异名。
大慧
【佛学大辞典】
(菩萨)Maha%mati,梵名摩诃摩底。菩萨名。于楞伽经会座为一会之上首,是对扬主也。佛地论一曰:「问答决择无穷尽,故名为大慧。」【又】(人名)禅师名。宋杭州径山之佛日禅师,名宗杲,法嗣佛于果圜悟禅师,高宗绍兴十七年诏使住径山,以二十一年事窜梅州,二十八年诏使再住径山,孝宗隆兴元年八月十日,寂于径山明月堂,寿七十五。赐谥普觉,塔曰宝光。孝宗居藩邸师事之,及即位赐号大慧禅师。有语录三十卷,敕入大藏。见五灯会元十九。圜悟尝著碧岩集,大慧烧之。碧岩种电钞一曰:「此书已成,学者走知解者多矣。大慧为救此弊一炬炳之,所谓云门一棒打杀之高怀也。」【又】唐之一行禅师谥大慧。
大慧书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卷,集大慧禅师宗杲之书牍也。
大慧刀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其形同于塔印。十八道事钞上:「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三印同印别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阇梨观心也。」(参见:塔印)
塔印
【佛学大辞典】
(印相)塔为大日如来三昧耶形之法印,故曰塔印。又手结塔形之印相。(参见:率都婆印)
大慧武库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附于大慧语录之后。
大慧语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具名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三十卷,宋蕴闻集。
大莲华智慧三摩地智
【佛学大辞典】
(术语)称西方阿弥陀之妙观察智。
上慧下能
【佛学大辞典】
(术语)分六祖慧能二字也。六祖坛经曰:「有二僧造谒,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慧下能。」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佛名)阿难当来成佛时之名。法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不思议慧童子
【佛学大辞典】
(菩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南端有五奉教者,在其中央。八大童子之一也。或以为是此五奉教之总名。为天女童子形,一髻,肉色,两手持杖,杖头有半月,上有星形,跪于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