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寥廓  拼音:liáo kuò
1.空旷、深远。《楚辞。屈原。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
2.冷清、空洞。《文选。左思。咏史八首之七》:「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3.形容气度宽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
《漢語大詞典》:廓然
(1).忧悼貌。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祖祭弟文》:“廓然何久,痛矣终天。”
(2).远大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廓然远见,踔然独立。”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覩墙之里。”明史·太祖纪上:“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3).空寂貌;孤独貌。文子·精诚:“静漠恬淡,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 汉 东方朔 《答客难》:“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4).空旷貌。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庭树如故,斋宇廓然。”《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九月初十》:“至 清凉山 ,登 翠微亭 ,天清无云,四顾廓然。” 冰心 《往事》二:“四顾廓然,湖光满眼。”
(5).阻滞尽除貌。文选·扬雄〈长杨赋〉:“迺今日发矇,廓然已昭矣。” 李善 注:“廓,除貌。” 唐 张九龄 《请御注经内外传授状》:“微言奥旨,廓然昭畅。”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拨去虹蜺汛扫氛浊矣,廓然迺得睹夫朝曦。” 明 高启 《评史六篇·李泌》:“谗疑之迹,廓然而云销,涣然而冰释。”
《國語辭典》:廓清  拼音:kuò qīng
肃清、澄清。《隋书。卷七○。李密传》:「明公以英桀之才,而统骁雄之旅,宜当廓清天下,诛剪群凶。」
《國語辭典》:廓落  拼音:kuò luò
1.广大辽阔的样子。《尔雅。释诂上》晋。郭璞。注:「廓落宇宙,穹隆至极,亦为大也。」
2.豁达的样子。《晋书。卷一一六。姚苌载记》:「少聪哲,多权略,廓落任率,不修行业,诸兄皆奇之。」
3.孤寂的样子。《文选。宋玉。九辩五首之一》:「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國語辭典》:恢廓  拼音:huī kuò
1.广大、宽宏。《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
2.扩张、发展。《汉书。卷六四上。吾丘寿王传》:「至于陛下,恢廓祖业,功德愈盛,天瑞并至,珍祥毕见。」
《漢語大詞典》:廓如
澄清貌。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古者 杨 墨 塞路, 孟子 辞而闢之,廓如也。”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因赠至一百四十言》:“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分類:澄清
《漢語大詞典》:廓尔(廓爾)
(1).开悟貌。觉悟貌。《文选·曹植〈七启〉》:“今予廓尔,身轻若飞。愿反初服,从子而归。” 张铣 注:“廓尔,开悟貌。”
(2).空阔貌。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八:“性月澄澄朗,廓尔照无边。”
《漢語大詞典》:廓开(廓開)
(1).开辟。 汉 张衡 《西京赋》:“廓开九市,通闤带闠。”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首在理 河 源,或於近源处递修层坝以节其流,或廓开一湖以停蓄之。”
(2).阐扬;阐明。《后汉书·班超传》:“今不廓开朝廷之德,而拘屯戍之费,若北虏遂炽,岂安边久长之策哉!”三国志·吴志·鲁肃传:“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國語辭典》:廓廓  拼音:kuò kuò
安定的样子。《新唐书。卷八四。李密传》:「众附兵彊,然后东向,指撝豪桀,天下廓廓无事矣。」
《漢語大詞典》:辽廓(遼廓)
(1).辽阔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达人之学也,欲以通性於辽廓,而觉於寂漠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 李周翰 注:“辽廓,广远也。” 吴组缃 《山洪》十一:“使这辽廓的河边显得热闹,另一方面又似乎衬托得更加荒凉。”
(2).犹辽远。 唐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诗:“吾谋适可用,天道岂辽廓。” 清 黄景仁 《沁园春·送安桂浦之广平》词:“此去 关河 ,大都辽廓,匹马嘶风度浊 漳 。”参见“ 辽远 ”。
(3).犹久远。 唐 孙樵 《龙多山录》:“传闻丹成而蜕,驾鹤腾天,一去辽廓,千载寂寞。” 清 方文 《枞川苦雨柬李仲山孙子谷》诗:“屈指贫交三五人,经旬阻雨亦辽廓。”
《國語辭典》:辽远(遼遠)  拼音:liáo yuǎn
遥远。《左传。襄公八年》:「楚师辽远,粮食将尽,必将速归,何患焉?」《楚辞。屈原。九章。抽思》:「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國語辭典》:空廓  拼音:kōng kuò
空广宽阔。如:「庭院空廓无物,可以让孩童们尽情嬉戏玩耍。」
《漢語大詞典》:城廓
见“ 城郭 ”。
《國語辭典》:城郭  拼音:chéng guō
1.城墙。《礼记。礼运》:「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三国演义》第八回:「离长安城二百五十里,别筑郿坞,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
2.城邑、城市。《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西游记》第三七回:「想必是你不慈恤万民,既遭荒歉,怎么就躲离城郭?」
《漢語大詞典》:清廓
犹澄清,肃清。 唐 颜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睿略昭宣,宇宙清廓。” 唐 杜甫 《过郭代公故宅》诗:“定策 神龙 后,宫中翕清廓。” 明 宋濂 《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今敌既平,上下清廓。”
分類:澄清肃清
《漢語大詞典》:开廓(開廓)
(1).开拓,扩展。 汉 班固 《白虎通·崩薨》:“槨之为言廓,所以开廓辟土,无令迫棺也。” 宋 曾巩 《与王介甫第一书》:“ 欧公 更欲足下少开廓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解放日报》1942.3.27:“反转来,在三三制行的当中,可以开廓眼界,启发思想。”
(2).开朗阔大。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使筮”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 輅 於此为论八卦之道及爻象之精,大论开廓,众化相连。”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又南数步,至山巔,旷荡开廓,千里目中,秋容苍然,羣山齿立。”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生四十月能书》:“笔意开廓,有成人之量。”
《漢語大詞典》:廓大
(1).宽阔。 唐 柳宗元 《道州文宣王庙碑》:“庙舍峻整,阶序廓大。”
(2).度量宽宏。 明 方孝孺 《曹处士墓碣铭》:“遇人无贱贵,一以至诚不欺为本,廓大好施予。”
(3).犹扩大。 明 李东阳 《〈茶陵谭氏族谱〉序》:“然则及此而修之,推究据守以图廓大,司副之责诚不容以不尽,此谱之所以修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固然使漫画容易显出效果来,但廓大了并非特点之处却更容易显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