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3,分2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两岸
隔岸
夹岸
断岸
江岸
柳岸
岸帻
岸柳
彼岸
南岸
沙岸
岸上
野岸
海岸
岸花
《國語辭典》:两岸(兩岸)  拼音:liǎng àn
1.河海的两边陆地。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特指位居台湾海峡两边的大陆与台湾两地区。
《國語辭典》:隔岸  拼音:gé àn
河的对岸。如:「他站在江边望著隔岸几户人家。」
《國語辭典》:夹岸(夾岸)  拼音:jiá àn
水流的两岸、堤岸的两旁。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唐。杜牧 隋堤柳诗:「夹岸垂杨三百里,祇应图画最相宜。」
《漢語大詞典》:断岸(斷岸)
江边绝壁。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崪若断岸,矗似长云。” 宋 苏轼 《后赤壁赋》:“ 江 流有声,断岸千尺。” 清 曹寅 《北行杂诗》之二十:“野风吹侧帽,断岸始登高。”
分類:江边
《骈字类编》:江岸
唐 孟浩然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岘山江岸曲,郢水郭门前。
唐 杜甫 野老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唐 戴叔伦 海上别薛舟 暮鸟翻江岸,征徒起路岐。
分类:江岸
《漢語大詞典》:柳岸
植柳的水岸。 宋 苏轼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词:“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分類:植柳水岸
《國語辭典》:岸帻(岸幘)  拼音:àn zé
头巾戴得高露出额头。形容穿著率性随便。《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清。吴梅 桂枝香。凭高岸帻词:「凭高岸帻。爱面郭小楼,红树林隙。」也作「岸巾」。
《骈字类编》:岸柳(岸柳)
南北朝 庾信 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 村桃拂红粉,岸柳被青丝。
唐 张说 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呈诸留守之作 黄蕤袅岸柳,紫萼折村梅。
唐 刘长卿 奉饯郎中四兄罢馀杭太守承恩加侍御史充行军司马赴汝南行营 岸柳遮浮鹢,江花隔避骢。
唐 韩愈 感春五首 其二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元稹 遣春十首 其三 岸柳好阴影,风裾遗垢氛。
唐 白居易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
唐 李商隐 今月二日不自量度辄以诗一首四十韵干渎尊严伏蒙仁恩俯赐披览奖踰其实情溢于辞顾惟疏芜曷用酬戴辄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亦诗人咏叹不足之义也 岸柳兼池绿,园花映烛红。
唐 罗隐 关亭春望 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
宋 梅尧臣 西湖闲望 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攲斜。
《國語辭典》:彼岸  拼音:bǐ àn
1.对岸,那一边。
2.佛教用语。指解脱后的境界,为涅槃的异称。《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彼岸者,引之于有,则高谢四流;推之于无,则俯弘六度。」
3.比喻所向往的境界。
《国语辞典》:南岸  拼音:nán àn
位于南方的海岸。如:「台湾南岸的垦丁公园,终年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國語辭典》:沙岸  拼音:shā àn
1.水边沙地。指沙滩。
2.沙质地形的海岸。相对于岩岸而言。
《骈字类编》:岸上
唐 韦应物 横塘行 岸上种莲岂得生,池中种槿岂得成。
宋 杨万里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十 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皆宜。
元 元好问 乡郡杂诗二首 其一 一沟流水几桥横,岸上人家种柳成。
分类:岸上
《漢語大詞典》:野岸
野外水流的涯岸。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鷄舞。” 宋 欧阳修 《和圣俞百花洲》:“野岸溪几曲,松蹊穿翠阴。”
《國語辭典》:海岸  拼音:hǎi àn
衔接海洋边缘的陆地。《三国志。卷三○。魏书。东夷传》:「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馀里。」
《骈字类编》:岸花
唐 李峤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
唐 岑参 晚过盘石寺礼郑和尚 岸花藏水碓,溪水映风炉。
唐 杜甫 发潭州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唐 卢纶 舟中寒食 斗鸡沙鸟异,禁火岸花然。
唐 赵良器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 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
唐 李绅 新楼诗二十首 其二十 灵汜桥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元 元好问 晋溪 石蹬云松著色屏,岸花汀草展江亭。
元 刘因 清江曲 清江芙蕖玉可怜,岸花汀草自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