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细行(細行)  拼音:xì xìng
小节。《书经。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陛下所责者细行,臣所举者大节也。」
《國語辭典》:可事  拼音:kě shì
等閒小事。宋。陈允平 江城子。东风吹恨上眉弯词:「瘦却舞腰浑可事,银蹀躞,半阑珊。」
分類:小事寻常
《漢語大詞典》:浅事(淺事)
小事;意义不大的事。《穀梁传·成公八年》:“ 卫 人来媵。媵,浅事也,不志。”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大夫轻身以亲浅事,而专命以抗王侯。” 明 方孝孺 《与王修德书》:“夫文辞於学者至为浅事,以道言之,正不必求其新奇。”
《漢語大詞典》:星事
(1).星象占卜之事。
(2).犹小事。 宋 杨万里 《族人同诸友问疾》诗:“老无星事可营为,政是长閒好病时。”
《國語辭典》:稍事  拼音:shāo shì
略微。如:「我们在这儿稍事歇息,半小时后再继续往目的地前进。」
分類:稍事小事
《漢語大詞典》:履屐间(履屐間)
比喻小事。晋书·谢玄传:“吾尝与 玄 共在 桓公 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亦得其任。”亦省作“ 履屐 ”。 清 吴敬梓 《移家赋》:“观使才於履屐,作表帅於人伦。”
分類:小事
《國語辭典》:锥刀之末(錐刀之末)  拼音:zhuī dāo zhī mò
比喻微利小事。《左传。昭公六年》:「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也作「锥刀之利」。
分類:小事微利
《漢語大詞典》:玩意账(玩意賬)
谓儿戏;小事。 张天翼 《欢迎会》:“他 严俊 可挨不起这顿揍,足球队队长那对拳头可不是玩意账。” 张天翼 《清明时节》:“只要把 罗二爷 打一顿就完事,还不能下手得太重,不然出了人命案就不是玩意账!”
分類:儿戏小事
《国语辞典》:东瓜茄子(东瓜茄子)  拼音:dōng guā qié zi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可与你甚么相干,用你东瓜茄子陈谷子烂芝麻的,闹这些累赘呀。」
《國語辭典》:蛮触(蠻觸)  拼音:mán chù
《庄子。则阳篇》中假设的两小国。参见「蛮触相争」条。宋。苏轼〈九日次定国韵〉诗:「不知蛮触氏,自有两国忧。」
分類:小事争斗
《國語辭典》:割鸡(割雞)  拼音:gē jī
杀鸡。比喻处理小事。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小邑且割鸡,大刀伫烹牛。」
《國語辭典》:割鸡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则这割鸡焉用牛刀手,小将那消大帅收。」《封神演义》第四○回:「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歧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漢語大詞典》:细务(細務)
琐碎小事。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澄视於秋毫者,不见天文之焕炳;肆心於细务者,不觉儒道之弘远。”旧唐书·陆元方传:“ 象先 清浄寡欲,不以细务介意。”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嗟疾病之餘生,困米盐之细务。”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凡人家细务,一一周知。”
《國語辭典》:小语(小語)  拼音:xiǎo yǔ
低语。晋。傅咸 小语赋:「能为小语者处上位。」
《國語辭典》:小言  拼音:xiǎo yán
1.言不入道。《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形容微小的事物。战国。楚。宋玉 小言赋:「能粗而不能细,非妙工也。然则上座者未足明赏。贤人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
《國語辭典》:小言  拼音:xiǎo yán
1.言不入道。《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2.形容微小的事物。战国。楚。宋玉 小言赋:「能粗而不能细,非妙工也。然则上座者未足明赏。贤人有能为小言赋者,赐之云梦之田。」
《漢語大詞典》:小廉
小事上的廉洁。因非大德,故曰小廉。 汉 贾谊 《新书·益壤》:“布衣者,饰小行,竞小廉,以自託于乡党邑里。”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无朋则无党,而饰曲谨为学术,假小廉为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