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兰陵承人。少有大志。宋文帝元嘉中,随父补薛县令,县陷于魏,安民率部曲自拔南归。明帝时,以平乱功,封邵武县子。后结附萧道成(齐高帝),破建平王刘景素,平沈攸之。入齐,为中领军,封康乐侯。深得高帝信赖,与议国家机密,国事有其署名,帝不复细览。高帝时,屡败魏军。武帝即位,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卒官,年五十八。
全齐文·卷十四
安民,兰陵承人。宋孝武举义,板建威将军,积功至武卫将军。明帝时,累迁宁朔将军、山阳太守,元徽初除司州刺史,领义阳太守,假节,征授左将军,加给事中,转征虏将军、东中郎司马、行会稽郡事,升明初,征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加征虏将军,进前将军、郢州刺史,迁左卫将军,领卫尉。齐受禅,为中领军,封康乐侯,迁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进侍中。武帝即位,迁抚军将军、丹杨尹,进尚书左仆射,改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出为安东将军、吴兴太守,永明四年卒,赠镇东将军,谥曰肃侯。
薛忱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代人,字安民。孝明帝正光中,累迁钜鹿太守、镇北将军,北广平太守。为政暴虐,因公事一家之内连杀数人,为民所讼。会病,卒。
周宝安 朝代:陈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8—566 【介绍】: 南朝陈义兴阳羡人,字安民。周文育子。初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及父囚于王琳,便折节读书,绥御父部众,有威惠。除员外散骑侍郎。父死,征为猛烈将军,领众南讨。陈文帝即位,深器重之,天嘉初,从平王琳,颇有功。三年,随侯安都征留异,异平,封寿昌县公,累迁南徐州刺史、左卫将军。卒谥成。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安民,字密印,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人。初讲《楞严经》于成都,后师事圆悟于昭觉、夹山,未几开法建康保宁,迁华藏。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五 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安民字密印。嘉定府朱氏子也。初讲楞严于成都有声。时圆悟居昭觉因造焉。值悟小参举国师三唤侍者因缘。赵州拈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那里是文彩已彰处。民闻心疑之。告香入室。悟问。座主讲何经。对曰。楞严。悟曰。楞严有七处徵心八还辩见。毕竟心在何处。民多呈义解。悟皆不肯。民复请益。悟令一切处作文彩已彰会。偶僧请益十玄谈。方举问君。心印作何颜。悟厉声曰。文彩已彰。民闻悦然自谓至矣。悟示钳锤罔指。一日白悟。请弗举话待某说看。悟曰诺。民曰寻常拈锤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悟笑曰。尔元来在这里作活计。民又曰。下喝敲床时岂不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悟曰。尔岂不见经中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民于言下释然。于是罢讲侍圆悟。因悟出蜀居夹山。民从行。悟为众小参举古帆未挂因缘。民闻未领遂求决悟曰。尔问我。民举前话。悟曰。庭前柏子。民即洞明谓悟曰。古人道如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大海投于一滴。悟笑曰。奈这汉何。悟说偈曰。休誇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花丛里现优昙。未几开法保宁。迁华藏大弘圆悟之道。后示寂于本山。阇维舍利颇剩人或穴地尺许皆得之。尤光明莹洁。心舌不坏。并建塔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字密印。嘉定朱氏子也。初讲楞严于成都。有声。时圆悟居昭觉。因造焉。值悟小参。举国师三唤侍者因缘。赵州拈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那里是文彩已彰处。民闻心疑之。告香入室。悟问座主讲何经。对曰楞严。悟曰楞严有七处徵心。入还辨见。毕竟心在何处。民多呈义解。悟皆不肯。民复请益。悟令一切处。作文彩已彰会。偶僧请益十玄谈。方举问君心印作何颜。悟厉声曰。文彩已彰。民闻悦。然自谓至矣。悟示钳锤罔措。一日白悟。请弗举话。待某说看。悟曰诺。民曰。寻常拈锤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悟笑曰。你原来在这里作活计。民又曰。下喝敲床时。岂不是返闻闻是性。性成无上道。悟曰。你岂不见经中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民于言下释于。于是罢讲侍圆悟。因悟出蜀居夹山。民从行。悟为众小参。举古帆未挂因缘。民闻未领。遂求决。悟曰。你问我。民举前话。悟曰。庭前柏子。民即洞明。谓悟曰。古人道。如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大海投于一滴。悟笑曰。奈这汉何。悟说偈曰。休誇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花丛里现优昙。未几开法保宁。迁华藏。大弘圆悟之道。后示疾于本山。阇维舍利颇剩。人或穴地尺许皆得之。尤光明莹洁。心舌不坏。并建塔焉。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五
禅师生于嘉定府朱氏。讳安民。字密印。有异表。声若洪钟。心契圆悟之机。圆悟举民首众。曰。休誇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花丛里现优昙。盖民初开讲于成都。雅称楞严独步。因访友过昭觉。适圆悟小参。举赵州拈南阳三唤侍者话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未成。文彩已彰。且道那里是文彩已彰处。民闻疑之。次日拟行。踌躇未决。其友谓民曰。君既匡徒领众。文彩日彰。倘有从上道理。消不去处。直与堂头和尚。坐而商略。何不可耶。顾而蕴结胸次。无乃病乎。民唯唯。遂告香入室。圆悟徐举楞严。徵其心之所在。民多呈义解。悟笑曰。座主他日入地狱。莫怨老僧不道。民愕然折节。胡跪求说前旨。悟又笑曰。文彩已彰。民俯首出。而叹曰。禅门委有长处。叶公之龙不足贵也。即散讲依栖焉。一日白圆悟曰。和尚休举话。待某说看。寻常拈椎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下喝敲床时。岂不是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悟唾之曰。你元来在者里作活计。民于此信入。复请曰。古帆未挂时如何。悟曰。庭前柏树子。民积滞顿豁。踊跃趋出曰。古人道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巨壑投于一滴矣。于是民之美誉溢丛林。佛鉴闻而笑曰。何日吹到蒋山门下。别有商量在。民后谒鉴。鉴问曰。佛果有不曾乱为人说底句。曾向你说么。对曰。合取狗口。鉴变色震声曰。不是者个道理。曰。无人夺你盐茶袋。叫作甚么。鉴曰。佛果若不为你说。我为你说。曰。和尚疑时退院别参去。鉴呵呵大笑。以殊礼延之。民遂开法保宁。而建康缁素。强民至华藏。升座以篆钥委之。座下各趋而去。民知中计。叹曰。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子扑。是时海内宗风大盛。丛林最小者。千指聚集。民独严持风裁榻。无杂宾春㸑之役。常躬为之。至法鼓鸣时。龙蛇竞势。民不禁也。示众曰。众卖花兮独卖松。青青颜色不如红。算来终不与时合。归去来兮翠蔼中。可笑古人恁么道。大似逃峰赴壑。避溺投火。争如随分到尺八五分钁头边。讨一个半个。虽然如是。山僧半个也不要。何故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又从华藏退居。故里之中峰。乃以圆悟白拂。付之宝印。会圆悟归蜀。民遣印省之。悟问曰。从上诸圣以何接人。印竖拳悟曰。此是老僧用底作么生。是从上诸圣用底。印以拳挥之。悟亦举拳。相交大笑。一众改观。而民公之望益重。民竟无疾。终于本山。阇维。心舌不坏。舍利无数。细民穴地尺许。皆得之尤。光明莹洁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安民,字密印,嘉定米氏子也。初至成都,讲《棱严》有声于时。闻圆悟居昭觉,因造焉。值悟小参,举“国师三唤侍者”因缘,“赵州拈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那里是文彩已彰处?’”民闻,心疑之,告香入室,悟问:“座主讲何经?”对曰:“《棱严》。”悟曰:“《棱严》有七处徵心,八还辩见,毕竟心在何处?”民多呈义解,悟皆不肯。民复请益,悟令一切处作文彩已彰会。偶僧请益十玄谈,方举问:“君心印作何颜?”悟厉声曰:“文彩已彰。”民闻悦然,自谓至矣。悟示钳锤,罔措。一日,白悟:“请弗举话,我自说之。”悟曰:“诺。”民曰:“寻常拈锤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悟笑曰:“你原来在这裹作活计。”民又曰:“下喝敲床时,岂不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悟曰:“你岂不见,经中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民于言下释然,于是罢讲,侍圆悟。出蜀,居夹山,民从行。悟为众小参,举古帆未挂因缘,民闻未领,遂求决,悟曰:“请试问之。”民举前话,悟曰:“庭前柏子。”民即洞明,谓悟曰:“古人道如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大海投于一滴。”悟笑曰:“奈这汉何?”悟说偈曰:“休誇《四分》罢《棱严》,按下云头彻底参。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今日烦充第一座,百花丛里现优昙。”未几,开法保宁,迁华藏,大宏圆悟之道。后示寂于本山,阇维,舍利丛生,人或穴地尺许皆得之,尤光明莹洁,心舌不坏,并建塔焉。
史安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史钥侄。越州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人。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累官中大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陈安民,字子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文彦博妻弟。熙宁中签书相州判官。熙宁、元丰间为殿中丞。元祐三年迁都水监丞。绍圣、元符间为两浙转运判官。尝从李之才学《》,受《卦图》。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二八七、二九○、四一三、四九七,《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传家易说》条,《经易考》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18 【介绍】: 宋邛州临邛人,字希古。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知长洲县,有政声。擢大理、鸿胪丞。累拜监察御史,极论章惇、蔡京朋党之奸,疏前后至数十百上。哲宗绍圣二年,贬监滁州酒税。历通判温州、提点永兴军路刑狱。蔡京用事,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
全宋诗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应天府军巡判官。历成都府教授,知长洲县。哲宗元祐间除开封府推官。绍圣初拜监察御史。谪监滁州酒税,改通判温州。徽宗立,提点永兴路刑狱公事,改通判郓州。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年十四,入太学。熙宁六年第进士,选成都府教授。知长洲县,有政声。元祐初,擢大理、鸿胪丞,历太常博士、宗正丞、开封府推官等职。绍圣初,拜监察御史。二年,贬监滁州酒税。历温州通判、提点永兴军路刑狱。蔡京用事,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谥敏节。著有《常谏议长洲政事录》一卷。《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安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长安人。石工。徽宗崇宁间,被役刻蔡京所书元祐党碑,乞免镌己姓名于石末,闻者愧之。
史安民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政和七年(1117)任抚州知州。建炎三年(1129)任兴化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静江府临桂人,字惠叔。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早从沈晦、胡寅游,尤受知于张浚。为象州判官,决狱平恕。分教廉、藤二州,文风大振。晚知吉阳军,未赴而卒。与弟石安行、石安持齐名,人号三石。
全宋诗
石安民,字惠叔,临桂(今广西桂林)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历廉、藤二州教授(清嘉庆《临桂县志》卷二八),象州判官。晚知吉阳军,未赴而卒(明正德《琼台志》卷三一)。
靖安民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0 【介绍】: 金奉圣州永兴人。充义军,为苗道润部将。道润死,代领其众。累官中都西路经略使。兴定四年,行中都西路元帅府事,领涿、易等州,封易水公,为九公之一。后山寨为蒙古兵所围,众议欲降以保妻子,不从,遂被杀。
李安民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祐四年(1244)任真州知州。
徐安民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定三年(1262)任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吴安民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4—1300 【介绍】: 元安丰路寿春人,字惠卿。吴祐子。世祖至元十四年袭管军总管,镇扬州。随军攻日本,授征东副万户,遇飓风,附败舟得还。二十年镇压建宁黄华。二十六年从镇压江西钟朗、吴大仲。后移镇和州。
安民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贵州龙泉司土官。播州杨应龙叛,民志筑堡拒守,为应龙所杀。及播州乱平,改龙泉为县,巡抚郭子章请于朝,许其子孙世袭土县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