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七多罗树
【佛学大辞典】
(植物)多罗树Ta%La者,多罗叶之树,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罗树,言比多罗树高七倍也。法华经药王品曰:「坐七宝之台,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智度论二曰:「千阿罗汉,闻是语已,升虚空高七多罗树。」
八多罗树
【佛学大辞典】
(杂语)多罗树为高大之树,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罗树。言有多罗树八本之高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高八多罗树。」(参见:多罗)
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与大乘流转所有经同本先出。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常略称圆觉经。(参见:圆觉经)
波颇蜜多罗三藏五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四谛教,阿含经也。二、无相教,般若经也。三、观行教,华严经也。四、安乐教,涅槃经也,谓说常乐。五、守护教,大集经也,谓说守护正法。见华严玄谈四。
比目多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毗木瞿沙)
弗沙蜜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Pus/yamitra,阿育王后四世之王也。问诸臣曰:我当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于世?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万四千如来塔,名德传于世,今王坏塔,则二人俱不朽矣。于是坏八万四千塔,悉杀害比丘僧。见杂阿含经二十五。
弗若多罗
【佛学大辞典】
(人名)Pun!yatara,比丘名。译曰功德华。罽宾国人。译十诵律。见梁僧传二。
多罗
【佛学大辞典】
(杂语)Ta%ra%,又作呾啰。译曰眼,眼瞳。苏婆呼经下曰:「多罗,此云妙目精。」大日经疏五曰:「多罗,是眼义。」不空罥索心咒王经中曰:「多罗,周云瞳子。」梵语杂名曰:「眼睫砂吃刍钵呾啰。」演密钞七曰:「呾啰,此译云眼。」【又】(植物)Ta%la,树名。译曰岸树,高竦树。玄应音义二曰:「多罗按西域记云:其树形如轮榈,极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则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东印度界其树最多。」慧苑音义上曰:「其形似轮榈树也,体坚如铁,叶长稠密,纵多时大雨其叶荫处乾若屋下,又或翻为高竦树也。」此树干中断,则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罗夷之重罪。楞严经六曰:「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俱舍论曰:「大师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罗树,若被断头,必不复能生长广大,苾刍等犯重亦然。」
多罗果
【佛学大辞典】
(植物)其果如石榴,可食。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华白而大,若捧两手,果熟即赤,状如石榴。生经百年方有华果,旧言贝多讹也。」
多罗叶
【佛学大辞典】
(植物)其叶形恰如轮榈,乾燥之可以刻文字,内外经典皆用之。其法以锥彫之后之墨汁者南方之书法。北方则以竹笔蘸墨汁而书。西域记十一曰:「其叶长广,其色光泽。诸国书写,莫不探用。」(此贝多罗叶Pattra之略也,梵Ta%la-pattra)。
多罗掌
【佛学大辞典】
(物名)切叶末以其本为扇者。瑜伽伦记七上曰:「多罗掌者,西方有一树,叶状似棕榈,截去叶头,但留其掌,亦得扇凉。」
多罗佛钵
【佛学大辞典】
(器物)四天王供养释迦牟尼佛之钵也。长水金刚纂要刊定记曰:「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是过去维卫佛钵,龙王将在宫中供养。释迦成道,龙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为四钵,各得一钵,奉如来。如来受已,重叠四钵在左手,以右手以按之,合成一钵。」
多罗菩萨
【佛学大辞典】
(菩萨)Ta%ra%,是观音院之一尊,即多罗观音,莲华部之部母也,观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罗主定德。女性。从观如来眼生,故云眼观音。又以人之爱者在于眼,故表爱而谓之眼。大日经曰:「彼右大称名,圣者多罗尊。青白色相杂,中年女人状。合掌持青莲,圆光无不遍。晖发犹净金,微笑鲜白衣。」大日经疏十曰:「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罗尊,皆从观音眼生,皆是阿弥陀姊妹三昧也。」大日经疏五曰:「此是观自在三昧,故作女人像。多罗是眼义,青莲佛是净无垢义。以如是慈眼摄受群生,既不先时,亦不后时,故作中年女人像,不大老不大少也。(中略)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莲,如微笑形。通身圆光如净金色,被服白衣。首有发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髻冠也。」大方广曼殊室利经曰:「多罗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乐叉无一非子者,故号世间母。」
多罗菩萨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谓多罗菩萨曼荼罗,四方三院。先于中胎画释迦牟尼佛,坐宝师子座,作说法相。右边应画观自在菩萨,坐莲华上,合掌瞻仰持白莲华,身白红色,严饰璎珞,首戴宝冠,左络白神索。左边画金刚藏菩萨,左手持金刚杵,身浅绿色。(中略)于释迦如来师子座下画莲华池。于其池中,有妙宝华,作赤光色,如红玻璃,放大光明。其莲华中坐多罗菩萨,左手持青莲华,右手仰安脐上,如坐禅势,眼亦如是,严饰璎珞,披纱縠朝霞衣,怡然而住(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