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剽杀(剽殺)
犹劫杀。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其王 乌头劳 数剽杀 汉 使。” 唐 欧阳詹 《陶器铭序》:“满堂絶侈靡之讥,提挈无剽杀之患。” 宋 苏轼 《黄州上文潞公书》:“而察其人多凶侠不逊,因之以饥饉,恐其忧不止於窃攘剽杀也。”
分類:劫杀
《漢語大詞典》:悍剽
矫捷勇猛貌。 唐 乔潭 《裴将军剑舞赋》:“观乎此剑之跃也,乍雄飞,俄虎吼,摇轆轤,射斗牛,空中悍慓,不下将久。”
分類:矫捷勇猛
《漢語大詞典》:劫剽
亦作“ 劫摽 ”。亦作“刦剽”。 犹抢劫。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方今郡县盗贼,劫摽人财,攻犯官民,日月有之。”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曾参 蒙劫剽之垢, 巢许 获穿踰之谤。”一本作“刦剽”。 王闿运 《李仁元传》:“县人鬨迁,金帛乱弃於道,奸民劫剽湖旁,城中大乱。”
分類:抢劫
《漢語大詞典》:剽急
(1).勇猛敏捷。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昔每闻东主杀生赏罚,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没之命,卒召太傅,属以后事,诚实可虑。加 吴 楚 剽急。乃昔所记,而太傅离少主,履敌庭,恐非良计长算之术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二年:“至是 育 復上奏,言宜坚壁清野,挫剽急之锋,徐观其势而为之策。”
(2).谓声音激越。 晋 潘岳 《笙赋》:“或桉衍夷靡,或竦踊剽急。”
(3).水流湍急貌。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其水黝黑,约三百里,奔流剽急。”
《漢語大詞典》:攘剽
犹攘夺。 明 高启 《答衍师见赠》诗:“乾纲会中頽,四海起攘剽。”
分類:攘夺
《漢語大詞典》:剽勇
轻捷勇猛。晋书·李特载记:“﹝ 巴郡 ﹞土有盐铁丹漆之饶,俗性剽勇,又善歌舞。”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世充 士卒皆 江 淮 剽勇,出入如飞。”
《高级汉语词典》:剽勇
矫捷勇猛
《漢語大詞典》:勇剽
勇敢剽悍。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分類:勇敢剽悍
《漢語大詞典》:剽俗
谓剽悍、轻疾的习俗。 唐 沈佺期 《别侍御严凝》诗:“七泽 云梦 林,三 湘 洞庭 水。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漢語大詞典》:剽黥
见“ 剽掠 ”。
《國語辭典》:剽掠  拼音:piào lüè
抢劫掠夺。《旧唐书。卷一一七。严震传》:「自安史之后,多为山贼剽掠,户口流散大半。」《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乃纵沙陀剽掠,城中惊骇。」
《漢語大詞典》:剽虏(剽虜)
掳掠。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 晋 张载 《七哀》诗:“珠柙离玉体,珍宝见剽虏。”南史·吴喜传:“及平 荆州 ,恣意剽虏,赃私万计。”明史·范志完传:“然 志完 无谋略,恇怯甚,不敢一战,所在州县覆没,惟尾而呵噪,兵所到剽虏。”
分類:掳掠
《漢語大詞典》:剽裂
摘抄;窃取。 宋 苏轼 《太息》:“方是时,士以剽裂为文,聚而见訕。” 宋 陆游 《答邢司户书》:“近时颇有不利场屋者,退而组织古语,剽裂奇字,大书深刻以眩世俗。”
分類:摘抄窃取
《漢語大詞典》:剽劲(慓勁)
方言。标劲。犹架子。傲慢,瞧不起人的样子。 茅盾 《子夜》十:“他更怕和 老赵 ‘斗法’,他知道 老赵 诡计多端,而且慓劲非常大。”
《漢語大詞典》:本剽
始末。庄子·庚桑楚:“有实而无乎处者,宇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 成玄英 疏:“剽,末也。”
分類:始末
《漢語大詞典》:剽声(剽聲)
道听传闻;闻声。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且閭阎凡品,何独识哉?苟望尘剽声而已矣。” 汉 王符 《交际》:“苟阿贵以比党,苟剽声以羣吠。”
分類:传闻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