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00,分10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愧卢前
立尽门前雪
历阳前事
怜取眼前人
西塞山前白鹭飞
罗赵前
前村梅
墓前自誓
前进士
前旒十二
前召后杜
且尽生前有限杯
眼前赤
堂前燕(又作:王谢堂前燕)
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典故
愧卢前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列传上·杨炯〉~5003~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
典故
立尽门前雪
 
门外立雪
 
雪立

相关人物
杨时
 
游酢


《诸老先生道学统宗》卷三〈伊川先生侍讲程正公颐〉
游定夫、杨中立来见伊川。一日先生坐而瞑目,二子立侍,不敢去。久之,先生乃顾曰:「二子犹在此乎?日暮矣,姑就舍。」二子者退,则门外雪深尺馀矣。其严厉如此。
《宋史》卷四百二十八〈道学列传二·程氏门人·杨时〉~2738~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闻理一分殊之说,始豁然无疑。
典故
历阳前事
 
历阳湖波


《淮南子》卷二〈俶真训〉~76~
「夫历阳之都,一夕反而为湖,勇力圣知与罢怯不肖者同命。」东汉·高诱注:「历阳,淮南国之县名,今属九江郡。历阳中有老妪,常行仁义,有两诸生告过之,谓曰:『此国当没为湖,妪视东城门阃有血,便走上山,勿顾也。』自此,妪数往视门,门吏问之,妪对如其言。东门吏杀鸡,以血涂门。明日,妪早往,视门有血,便走上山,国没为湖。与门吏言其事,适一宿耳。」

例句

我虽跨马不得还,历阳湖波大如山。 李贺 公无出门

历阳前事知何实,高位纷纷见陷人。 杜牧 和州绝句

典故
怜取眼前人
 
月下待西厢

相关人物
张生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莺莺传〉~407~
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典故
斜风细雨也须归
 
渔人西塞曲
 
细雨斜风
 
绿蓑青箬
 
西塞山前白鹭飞
 
青山箬笠绿蓑衣


《全唐诗》卷三百八〈渔父歌五首〉
〈渔父歌五首〉其一:「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典故
罗赵前

相关人物
罗叔景
 
卫恒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子)卫恒〉~065~
罗叔景、赵元嗣者,与伯英并时,见称于西州,而矜巧自与,众颇惑之。故英自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苏轼诗集》卷九〈次韵孙莘老见赠,时莘老移庐州,因以别之〉
炉锤一手赋形殊,造化无心敢望渠。我本疏顽固当尔,子犹沦落况其馀。龚、黄侧畔难言政,罗、赵前头且眩书。惟有阳关一杯酒,殷勤重唱赠离居。
典故
前村梅
 
梅村踏雪
 
深雪一枝开


《全唐诗》卷八百四十三〈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
典故
右军誓墓
 
墓前自誓
 
誓墓羲之

相关人物
王羲之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200~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徵,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其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曰:「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堕深谷。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典故

《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总叙进士科〉~322~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是故俊人由此出者,终身为文人。故争名常切,为时所弊。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俱捷谓之同年,有司谓之座主、京兆府考而升者,谓之等第;外府不试而贡者,谓之拔解;将试相保,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
典故
前旒十二


《礼记注疏》卷二十三〈礼器〉~455~
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
典故
前召后杜
 
召杜肩齐

相关人物
召信臣
 
杜诗


《后汉书》卷三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094~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典故
且尽生前有限杯
 
无穷身外事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七〈绝句漫兴九首〉
〈绝句漫兴九首〉其四:「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莫思身外无穷事【莫辞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典故
眼前赤
  
腰黄眼赤
 
双衣对引


《东轩笔录》卷二~9~
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吏引马,所服带用黄金,而无鱼,至入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引,金带悬鱼,谓之重金矣。世传馆阁望为学士者赋诗云:「眼里何时赤,腰间甚日黄。」及为学士,又作诗曰:「眼赤何时两,腰黄几日重。」谓双引重金也。
《归田录》卷一~5~
故事:学士在内中,院吏朱衣双引。太祖朝李昉为学士,太宗在南衙,朱衣一人前引而已,昉亦去其一人,至今如此。
典故
堂前燕
 
朱鹊桥边
 
燕入乌衣
 
王谢堂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燕
 
王谢宅
 
谢堂双燕

相关人物
王导
 
谢弘微


《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金陵五题五首〉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旧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景定建康志》卷十六
《旧志》云:「乌衣巷在秦淮南。晋南渡,王、谢诸名族居此,时谓子弟为乌衣诸郎。」
典故
问门前宾客今朝来几


《全唐诗》卷一百九〈罢相作〉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借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漢語大詞典》:前进士(前進士)
唐 代称及第而尚未授官的进士。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进士。”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王禹玉》引 宋 蔡宽夫 《诗话》:“自闻喜宴后,始试制两节於吏部,其名始隶曹,谓之关试,犹今之参选。关试后始称前进士。”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学政:“ 唐 代有举人、进士之名,特为不第者之通称……及第者及称前进士。 程大昌 雍録引 唐 人诗云‘曾题名处添前字’,此为及第者称前进士之确据。”
《漢語大詞典》:眼腰黄赤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国初士大夫戏作语云:‘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谓朱衣吏及金带也。”后以“眼腰黄赤”喻富贵荣华。 宋 刘克庄 《好事近·壬戌生日和居厚弟》词:“雪鬢霜髭不管,管眼腰黄赤。”
分類:富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