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巴赫  拼音:bā hè
Johann Sebastian Bach
人名。德国作曲家。参见「巴哈」条。
《国语辞典》:巴尔陶克(巴尔陶克)  拼音:bā ěr táo kè
Bela Bartok
人名。(西元1881~1945)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家。运用匈牙利民歌,提升匈牙利乡土音乐,成为世界上音乐家的典范。其作品有〈罗马尼亚舞曲〉、〈献给孩子们〉等。也译作「巴尔托克」。
《国语辞典》:布鲁克纳(布鲁克纳)  拼音:bù lǔ kè nà
Anton Bruckner
人名。(西元1824~1896)奥国作曲家兼管风琴家。自一八六一年起深受瓦格纳歌剧音乐的影响,放弃古典风格而采自由形式的、浪漫的、瓦格纳式的宗教音乐。作品有交响曲、宗教歌曲、弦乐曲等。也译作「布罗克纳」。
《国语辞典》:布拉姆斯  拼音:bù lā mǔ sī
Johannes Brahms
人名。(西元1833~1897)德国钢琴演奏家、作曲家,得李斯特的鼓励,舒曼的协助,渐有成就,历获剑桥大学、布雷斯劳大学名誉学位。作品有〈德意志安魂曲〉、〈圣母颂〉、〈小夜曲〉、〈永恒之爱〉等。
《国语辞典》:刘天华(刘天华)  拼音:liú tiān huá
人名。(西元1895~1932)江苏省江阴县人,为近代著名的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为文学家刘复之弟。曾向江南民间音乐家周少梅、沈肇州学习二胡、琵琶,并和民间艺人学习多种民间乐器,记录民间乐谱,从事音乐创作,名曲甚多,如二胡独奏曲〈病中吟〉、〈空山鸟语〉、〈光明行〉等。后因赴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而病故,享年三十八岁。
《国语辞典》:皮尔奈(皮尔奈)  拼音:pí ěr nài
Pierne Gabriel
人名。(西元1863~1937)法国作曲家,作有〈铅兵进行曲〉,舞剧《西达利斯与牧羊神》等。
《国语辞典》:莫札特  拼音:mò zhá tè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人名。(西元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四岁习琴,五岁即能作曲,六岁开始旅行演奏,被誉为「音乐神童」。音乐风格具有纯粹的音乐性,表现音乐本身的至真、至善与至美,为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定了近代协奏曲形式,并继海顿之后,丰富了交响曲与室内乐的表现力。作品有歌剧《魔笛》、交响曲〈巴黎〉、合唱曲〈圣体颂〉、〈小夜曲〉十馀首等。也译作「莫差特」、「莫差尔特」。
《国语辞典》:李斯特  拼音:lǐ sī tè
Franz Liszt
人名。(西元1811~1886)匈牙利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九岁公开举行演奏会,有天才少年之称。后从多位名师学习,又旅行各地演奏,备言欢迎,被誉为「钢琴大王」。作品有〈塔索〉、〈神曲〉等管弦乐曲,以及〈爱之梦〉、〈匈牙利狂想曲〉等钢琴独奏曲。
《国语辞典》:沙利文  拼音:shā lì wén
William Aloysius Sullivan
人名。(西元1842~1900)英国作曲家。曾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与吉尔伯特合写喜戏歌剧而闻名。作品有《回头的浪子》、《陪审团的审判》等,歌曲有〈失去的和弦〉。
《国语辞典》:普西尼  拼音:pǔ xī ní
Giacomo Puccini
人名。(西元1858~1924)义大利歌剧作曲家,米兰音乐学院毕业。作品旋律优美,富有趣味。代表作有《蝴蝶夫人》、《波希米亚人》、《西方少女》及《杜兰多》等。也译作「浦契尼」。
《国语辞典》:天鹅湖(天鹅湖)  拼音:tiān é hú
Swan Lake
舞剧名。古典芭蕾舞剧。十九世纪由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根据德国民间故事作的芭蕾舞音乐,西元一八八七年首次于莫斯科大剧院公演。剧情描写被恶魔掳去变成天鹅的公主奥杰塔与王子齐格菲尔德相爱,爱情的力量战胜了恶魔,奥杰塔终于恢复人身的故事。
《国语辞典》:舒伯特  拼音:shū bó tè
Franz Schubert
人名。(西元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因首创艺术歌曲,且作品甚多,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有〈魔王〉、〈云雀歌〉、〈圣母颂〉、〈小夜曲〉、〈摇篮曲〉等。也译作「修伯特」。
《漢語大詞典》:法向加速度
质点作曲线运动时所具有的沿轨道法线方向的加速度。其方向总是指向曲线凹的一方。它的大小反映了质点线速度方向的变化快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只具有法向加速度。
《漢語大詞典》:切向力
物体作曲线运动时,在其轨道切线方向上所受到的力。它使物体获得切向加速度。如平抛运动中,重力的切向分力将产生切向加速度,使物体的切向速度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