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动不动(一動不動)
形容毫不移动。 瞿秋白 《那个城》:“那些树影--沉沉的垂枝,一动不动覆着默然不语的大地。” 曹禺 《日出》第一幕:“ 白露 这时觉得背后悉索声,她立刻转身,那人影钉在那里,一动不动。”
《國語辭典》:一动不如一静(一動不如一靜)  拼音: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南宋孝宗游幸杭州灵隐寺,有僧净辉相随,见寺前有飞来峰,问净辉曰:「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对曰:「一动不如一静。」典出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劝人行事谨慎小心,以静制动。《警世通言。卷二二。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红楼梦》第五七回:「紫鹃停了半晌,自言自语的说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这里就算好人家。』」
分類:不如
《漢語大詞典》:凝默
(1).庄重而静默。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临朝凝默,尊严若神。”云笈七籤卷一○六:“及论神仙之道,变化之事,君乃凝默内闭,歛神虚静,頷而和之,一不答也。”
(2).指一动不动,毫无声响。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大家匆匆的下得船来,到扶桥边,回头一望,约克逊号邮船凝默的泊在岸旁。”
《漢語大詞典》:鹤跱(鶴跱)
如鹤之直立,一动不动。《淮南子·修务训》:“﹝ 申包胥 ﹞七日七夜,至於 秦 庭,鹤跱而不食,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黑。” 高诱 注:“鹤跱,跱立貌。” 杨树达 证闻:“鹤之卧亦直立不动,故云鹤跱。”
《漢語大詞典》:死巴巴
一动不动的样子。例如:死巴巴地望着远方。
分類:一动不动
《漢語大詞典》:呆木头(呆木頭)
形容一动不动地发呆。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 老子 毫无动静的坐着,好象一段呆木头。”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 孔子 好象受了当头一棒,亡魂失魄的坐着,恰如一段呆木头。”
一动不如一静
【俗语佛源】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