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句因包含“能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能诗
第 25、26 句因包含“山中,相”,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山中相
黎里祀徐俟斋先生诗为徐丈山民达源癸卯 清 · 江湜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二
先生祠在天平山之麓,即上沙之涧上草堂也。既百数十年吴江先生同姓名达源者葺之,又辄毁,且春秋颇远,因先生曾游分湖、芦墟之间,始即所居黎里为祠。又采全谢山之说,以山阴戴先生南枝嘉善先生稽田、南嵚大师储公,又自以长洲布衣张先生苍眉共四人配食今春曾共展谒。因祠既有记,为妥神侑享之诗以寄,俾歌以祀焉。
稧湖之滨兮,有芳苓紫莼
犹西山之薇蕨兮,祀先生佳辰
缚船兮无旗,迎神孔宜
少长兮咸集,满堂能诗
弦匏雅歌,庶来格兮不嗔以嬉。
缅当年之芳躅兮,有草堂天平之麓。
既陁陊而就荒兮,羌谁荐兮秋菊
惟此室之洁清兮,诹吉日兮改卜
曾避地于兹乡兮,亦先生之所欲。
芦之墟兮之里天清兮云浸水
猿吟兮搅心,有鹤唳兮醒耳。
儃佪兮憺忘归,聊逍遥无我违。
亲懿相从吴稽田先生之舅。)招隐侣兮山中
芳馨盈手,歘有觌兮遗容
俾我后之人兮,多兴起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