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句因包含“题字”,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题字
十八夜同李道人野次看月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三部
夜色柴门二人自成世。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竹筱寒溪,相虬入烟态
贫家白晓庭空静如寺。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
归写良夜图,清冷题字
注:〔题〕《庸言第二卷第三号作「月夜同李道人閒步」,《诗钞》同,惟「閒步」作「野步」。 〔满柴门〕《庸言》及《石遗室诗话》(以下省作《诗话》)作「钟柴门」;《诗钞》作「落柴门」。 〔叶黄〕《庸言》作「叶乾」。又,《诗钞》末句后有小注夜色之佳,以京师上斜街石遗室园中为最,今作此诗,更增感忆耳」二十六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