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句因包含“金莲”,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金莲
苏公轼 明末清初 · 郭之奇
 押庚韵
字子瞻四川眉州人。自直史馆贡举,与神宗合即日召见,问方今政令得失,进三言曰“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上疏极论新法不便,忤安石意,通判杭州。后自徐徙湖,上表谢事不便民者,以诗托讽李定舒亶言其怨谤逮赴台狱太皇太后闻之,谓帝曰:“尝忆仁宗制科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以作诗系狱得非雠伤乎?捃至于诗,其过微矣。”繇是得轻,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及元祐初,以登州,召为中书舍人,为翰林学士,兼侍读召见便殿太皇太后曰:“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不觉失声太皇太后与哲宗亦泣,命坐,赐茶。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后与雒党不和出知杭州未几,召还,为翰林学士承旨。复为忌者所论,出知颍州,寻改知扬州,起为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侍读。转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绍圣初,乞罢。既以党籍连贬惠州,徙昌化军。繇雷之儋,寓乐民所。后人为建文明书院徽宗靖国初,更三赦,移廉,徙永,提举玉局观,卒于常。谥文忠。史称其文如行云流水,虽嬉笑怒骂之词,可书而诵。出入侍从忠规谠论挺挺大节小人忌恶,所繇来也。
金莲那许烛珠瀛,春梦还须失夜声
痛哭谁收妻子泪,悲歌未了弟兄情。
文明祇为天涯出,魑魅相应海上迎。
五百年来不死当时何必厌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