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劳谦者。
可以为天下君。
习撝谦者。
可以为天下勋。
在易也有自牧之义。
于书也有受益之文。
行已立身。
而道自著。
御人率众。
而德有云。
在上则腾茂实。
居下则播令闻。
亦足以化乎四表。
而行乎三军。
若乃天地之义。
鬼神之理。
或祸其满盈。
或福其廉耻。
故执羔雁而行者。
得之而益贵。
秉耒耜之列者。
得之而易使。
在臣下之尚然。
况继天而为子。
是以敷之而化行。
执之而教立。
被车书之所至。
沾雨露之所及。
故能迩无不洽。
远无不宾。
岂不以言出乎口。
行发乎身。
求之于己。
加之于人者也。
夫心者难备。
物者难兼。
故先王所以戒慎。
往哲所以崇谦。
不然者。
宣子何以称贤。
太伯何以为德。
书三让之策文。
作千古之程式。
其执谦也。
必在乎合宜。
其在卑也。
亦存乎随时。
过之者俯而就矣。
不至者跂而及之。
无贻诮于巽床之义。
无见刺于相鼠之诗。
惟木兮从绳则正。
惟后兮从谦则圣。
虽不富于其邻。
而有助于为政。
理于身也。
合仁义之五常。
理于国也。
则文武之二柄。
宜播美于笔端。
传谦德之雅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