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句因包含“绵蕝”,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绵蕝
第 35 句因包含“刘向”,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向
第 37 句因包含“刘生”,据此推断可能引用了典故:刘生
次韵韦静山孝廉甲辰 清 · 翁方纲
 押屑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九
韦君释礼经,朗若设绵蕝
谁云今非用,犹瘉士推说
明堂王史氏,篇弟久湮绝。
后人订讹误,但等疏茹噎。
临川经编,秘比图畴泄。
黄干绪孰参,紫阳义乃揭。
公彦前儒非惟庆孟悊。
惜也于章句,尚苦多牵缀
韦君力剖析应节关捩
岂惟事物明,重以箴绳切。
文词指要,釐然听者悦。
发凡简乃精,不费笔与舌。
犹取盛世佐。)兆锡。)辈,谦言私比窃。
去年凉雨隙,添我秋灯阅。
狂草百条言蔓徒茁。
谁知匠心巧,不弃椳栌楔。
尚有欲图处,耿耿心结(韦君《仪礼章句颇有可补入杨氏图者,如释乡饮酒礼无算爵之类。)
刘向二戴目,孰获衷之折。
宝应刘生(台拱。)铿铿论列
且从任礼部,新编金屑任幼植《释缯》《释色》二书刊出。)
按:〖近代治《仪礼》者,可谓勤且博矣。愚所以拈出勉斋信斋者,有二义焉:一曰篇目综理一曰名物详覈也。名物之学,迩日歙人程勉之昭阳任幼植各有用力处,其书亦渐有端绪矣。惟篇目之学最难,宝应刘端意见颇正,而搜采未全。今端林已南归,于其行也,谆切相勖未知何日成之,因跋静山此卷,为之汗下。十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