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128七絶 40五律 1五排 5 58四言 23六言 8古風 537樂府 13 1 41 11辭賦 2 10其他 21 4
组词:词首词末
用韵:句末
对仗:对语
用典:典故词末
漢語字典
拼音:gàn  
  • 1. 築牆時支撐在牆兩端的木材。同“榦”。《說文解字》:“榦,築牆耑木也。”段玉裁·注:“榦,俗作幹。”漢·揚雄《法言·五百》:“經營,然後之幹楨之克立也。”
  • 2. 事物的主體部分。如:“軀幹”、“樹幹”、“骨幹”。
  • 3. 事情。如:“有何貴幹?”《水滸傳·第十四回》:“都頭有甚公幹到這里?”
  • 4. 才能。《三國志·卷六十二·吳書·胡綜傳》:“沖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
  • 5. 姓。如宋代有幹沖。
  • 6. 主要的。如:“幹道”、“幹線”、“幹部”。
  • 7. 從事、營求。如:“他是幹哪一行的?”《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他兩個是吾子姪輩,尚且爭先幹功。”
繁体或异体字:干乾榦幹
拼音:gān  韵部: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类的猎具、武器,本是用于进攻的,后来用于防御。本义:盾牌)
  • 同本义
    • 盾,自关而东或谓之干。——《方言》九
    •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注:“朱干,赤盾。”
    • 司干。——《周礼·春官·序官》
    •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注:“干橹,小楯大楯也。”
    •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下》
    •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
  •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乐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类。泛指兵器);干橹(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称兵器、军队)
  • 岸;水畔
    • 鸿渐于干。——《易·渐卦》。释文引注:“干,水傍,故停水处。”
    • 秩秩斯干。——《诗·小雅·斯干》注:“干,水涯也。”
    • 昔者干战。——《管子·小问》。注:“干,江边地也。”
    • 而不知干队之败。——《史记·春申君传》。索隐:“干,水边也。”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 江南把山垅之间的地段叫干 。故金陵有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
  • 天干 。如:干支(天干地支,实际上是“幹枝”的一种比喻说法)
〈动〉
  • 捍卫
  • 又如:干害(捍护)
  • 触犯;冒犯;冲犯;冲
    • 干,犯也。——《说文》
    • 轍恐犯忌而干讳。——《楚辞·七谏·谬谏》
    • 以干先王之诛。——《书·胤征》
    • 以干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 若干二命以求杀予。——《国语·晋语四》
    • 又 则上下不干。
    • 乃背。——《史记·管蔡世家》
    • 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献子执而戮之。——《国语·晋语五》
    • 干国之纪。——《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 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左传·文公四年》
    • 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对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商君书·定分》
    •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
  • 又如:干渎(冒犯。干:干犯;抵触;烦扰);干触(冒犯;触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违犯法典);干命(违犯命令);干行(指冲撞军列);干戾(触犯法令而获罪)
  • 立,建立
    • 后知张顺干了功劳。——《水浒传》
  • 求,求取
    • 皆干赏蹈利之兵也。——《荀子·议兵》
    • 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庄子·徐无鬼》
    •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司马光《训俭示康》
    •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马中锡《中山狼传》
  • 又如: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谒(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干进(营谋官职地位);干索(索要;强取);干进(谋求仕进);干请(请托)
  • 干预;干扰
    • 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后汉书·蔡邕传》
    • 明君使事不相干。——《韩非子·用人》
  • 关涉;牵扯
  • 又如:干己(关系,责任);干累(连累;牵连);干纪(关系;职责);干属(关系);干惹(牵涉,关连)
  • 怠慢,慢待 。如:主人走了,把我们干起来了

〈形〉
    (形声。从乙(表示向上),倝(gàn)声。①本义:天。②引申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与“湿”相对)
  • 同引申义
    • 方将被发而干。——《庄子·田子方》
    • 剖其中,干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 干东土。——《吕氏春秋·爱类》
    •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
    • 然而旱干水溢。——《孟子·尽心下》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又如: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干荒(干旱);干烘茶(采摘后不经过揉制而直接烘干的茶叶);干堆(干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 枯竭
    •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刘基《卖柑者言》
  • 又如:干蛋(方言。穷光蛋);干竭(枯竭)
  • 干亲。谓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而结认的亲戚关系
    • 氏干娘,高皇(明太祖朱元璋)义父之妻也。——·文林《琅琊漫抄》
  • 又如:干爷(义父);干大(方言。干爹,义父);干老子(干爹);干生子(干儿子);干达达(干爹,义父)
  • 形容声音干涩嘶哑 。如:干哑(干涩嘶哑)
〈动〉
  • 使干,竭尽
    • 干泽而渔。——刘向《说苑》
  • 怠慢;使对方难堪
    • 从今日起,且干着他,不理他,他两个自然有些着慌。——《儿女英雄传》
    • 又 没奈何,站起身来干了人家,一句说了六个大字,道是:“多礼,我不敢当。”
〈名〉
  • 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 人负朱六斗,卒自携五日干粮。——·沈括《梦溪笔谈·官政》
  • 又如:豆腐干;萝卜干;干肉;干脯(干肉)
〈副〉
  • 徒然,白白地
  • 又如:干落落(白白地);干发虚(空有打算而不能兑现);干拌(白吵;白费口舌);干白(白说,白搭)
  • 虚假地,表面地
    • 干笑云:“罪至”而已。——《宋书·范晔传》
  • 又如:干乔(装模作样)

拼音:gàn  韵部:

〈名〉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 同本义
    • 榦,筑墙端木也。——《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
    • 平板榦,称畚筑。——《左传·宣公十一年》
    • 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三国志·陆凯传》
  • 又如:榦楨(筑墙所用的主柱,竖在两旁的叫“榦”,竖在两端的叫“桢”。引申为支柱、支撑)
  • 木名。柘树

〈名〉
  • 主干
    • 故枝不得大如榦,末不得强于本。——《淮南子·主训》
    • 柏虽大榦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徐霞客游记》
    •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楚辞·屈原·招魂》
  • 又如:躯干;干子(树干);干本(树木的主干);干貌(体貌);干力(指体力强健);骨干(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或物);干翮(主翮。翮,羽的主茎);干翼(主干与辅翼);干辅(主干与辅佐)
  • 引申为本质
    • 是故柔弱者,生之榦也。——《淮南子》。高诱注:“榦,质也。”
    • 上佐食,举尸牢胁,尸受振祭哜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 效果;用处
    • 况且朱三是穷人,讨也没干。——《二刻拍案惊奇》
  • 地位低下的官吏
  • 又如:干人(即府干。达官贵人府中的办事人员。也称“干办”);干吏(干练的官吏。多指州郡衙门中的办事人员)
  • 一种俸禄 。如:干禄(南北朝时勋贵、官吏对被役使的“干”收取免役绢作为一种额外俸给,称“干禄”)
  • 干部的简称 。如:干群关系;以工代干;干属(干部的家属)
  • 事情 。如:公干;有何贵干?
〈动〉
  • 做,从事于或忙于做某事,尤指从事某项职业
    • 宁宗庆元五年,右谏议大夫张奎言乞行下州县,保正止许干当本都贼盗、斗殴、烟火、公事,不许非泛科配。——《文献通考·职役·历代乡党版籍职役》
  • 又如:让我干什么都可以;干不的(干不了);干办(办理;处理);干当(承办)
  • 主管
    • 光武即位,知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后汉书·伏湛传》
  • 又如:干管(主持;管理);干官(古代掌管均输之官);干掌(掌管,管理);干运(运筹干办);干当(主管;经办)
  • 建立;求取 。如:干功(建功)
  • 通“扞”(hàn)。护卫,遮挡
  • 又如:干夜(护卫巡夜)
〈形〉
  • 干练
    • 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北齐书·唐邕传》
    • 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周容《芋老人传》
  • 又如:干肃(干练而慎重);干直(干练正直);干绩(优异的业绩);干誉(以办事干练而获得的声誉)
  • 通“扞”(hàn)。乱
    • 治宜于时而行之,则不干。——《商君书·壹言》
康熙字典

  • 唐韻》古案切《集韻》《韻會》居案切《正韻》古汗切,𠀤干去聲。 (翰韻)
  • 類篇》幹,能事也。《易·蠱卦》幹父之蠱。《註》幹父之事,能承先軌,堪其任者也。
  • 又《玉篇》幹,體也。《易·乾卦》貞者,事之幹也。
  • 又草木莖曰幹。《詩詁》木旁生者爲枝,正出者爲幹。
  • 又凡器之本曰幹。《禮·月令》羽箭幹。《註》幹者,器之本也。《疏》器之材樸,總謂之幹。《周禮·冬官考工記》荆之幹。《註》柘也,可以爲弓弩之幹。
  • 又十干,本作幹。《廣雅》甲乙爲幹。幹者,日之神也。
  • 又脅也。《公羊傳·莊元年》搚幹而殺之。《爾雅·釋畜》回毛在幹,茀方。《疏》旋毛在脅者,名茀方。
  • 又奇幹,國名。《汲冢周書》奇幹善芳。《註》奇幹在北。善芳者,鳥名。
  • 又《韻會》幹,脊骨。《左傳·昭二十五年》唯是楄柎,所以藉幹。
  • 又姓。《萬姓統譜》見《姓苑》。宋時西夏有幹道冲,其先從夏主遷興州,世掌夏國史。道冲通五經,爲蕃漢敎授,官至中書宰相。元有幹勒忠,習女直契丹字,通法律,官至同僉樞密院事。
  • 又《集韻》《正韻》𠀤河干切,音寒。 (寒韻)
  • 集韻》幹,井垣也。《韻會》幹,井上木欄也。其形四角,或八角。又謂之銀牀。《莊子·秋水篇》吾跳樑乎井幹之上。
  • 又樓名。《前漢·郊祀志》武帝立井幹樓,高五十丈。《註》積木而高爲樓,若井幹之形也。《班固·西京賦》攀井幹而未半,目眴轉而意迷。
  • 又《韻會》與管通。《前漢·劉向傳》石顯幹尚書。《註》師古曰:幹,與管同。《後漢·竇憲傳》內幹機密。《註》幹,古與管通。
  • 又叶九件切,音蹇。 (銑韻)
  • 《揚子·太𤣥經》井無幹,水直衍。
  • 又叶經電切,音見。 (霰韻)
  • 《蘇轍·墨君堂詩》中堂開素壁,蕭颯起霜幹。隨宜賦竹意,落筆皆蔥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