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韵字:  或选择
总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多音字下载平水韵表
韵字 五絶 2050七絶 17584五律 10907七律 18336五排 1054七排 151 907四言 247六言 281古風 2875樂府 218 10 363 49辭賦 18 109其他 426 550
共18336,分399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续上)
李幼卿 ? - 774 一首
李中 五首
李宗闵 ? - 846 一首
良价 807 - 869 一首
廖匡图 一首
灵一 728 - 762 二首
刘沧 二首
刘得仁 一首
刘兼 四首
刘威 二首
刘邺 ? - 881 一首
刘章 一首
卢藏用 ? - 713 一首
卢纶 748 - 798 四首
卢肇 ? - 873 一首
陆龟蒙 ? - 881 四首
近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
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
薄宦龙钟心懒慢,故山寥落水奫沦。
缘君爱我疵瑕少,愿窃仁风寄老身
⑴ 《纪事》云:“幼卿有别业,在常州义兴,曰玉潭庄。任滁州日,以书托刺史独孤及,及为题玉潭云:‘碧玉徒强名,冰壶难比德。唯当寂照心,可并奫沦色。’幼卿所谓故山寥落水奫沦是也。”
春晚过明氏闲居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寥寥陋巷独扃门,自乐清虚不厌贫。
数局棋中消永日,一樽酒里送残春。
雨催绿藓铺三径,风送飞花入四邻。
羡尔朗吟无外事,沧洲何必去垂纶。
赠王道者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混俗从教鬓似银,世人无分得相亲。
槎流海上波涛阔,酒满壶中天地春。
功就不看丹灶火,性闲时拂玉琴尘。
仙家变化谁能测,只恐洪崖是此身。
赠夏秀才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轩车紫陌竞寻春,独掩衡门病起身。
步月怕伤三径藓,取琴因拂一床尘。
明时傥有丹枝分,青鉴从他素发新。
况是青云知己在,原思生计莫忧贫。
卸帆清夜碧江滨,冉冉凉风动白蘋。
波上正吟新霁月,岸头恰见故乡人。
共惊别后霜侵鬓,互说年来疾逼身
且饮一壶销百恨,会须遭遇识通津。
寄庐山简寂观重道者 南唐 · 李中
七言律诗
忆昔采芝庐岳顶,清宫常接绛霄人。
玉书闲展石楼晓,瑶瑟醉弹琪树春。
惟恨仙桃迟结实,不忧沧海易成尘。
似醒一梦归凡世,空向彤霞寄梦频。
赠毛仙翁 唐 · 李宗闵
七言律诗
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才教称两旬
俗眼暂惊相见日,疑心未测几时人。
闲推甲子经何代,笑说浮生老此身。
残药傥能沾朽质,愿将霄汉永为邻。
未了心源度数春,翻嗟浮世谩逡巡。
几人得道空门里,独我淹留在世尘。
谨具尺书辞眷爱,愿明大法报慈亲。
不须洒泪频相忆,譬似当初无我身。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 五代 · 廖匡图
七言律诗
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能将疏懒背时人,不厌孤萍任此身。
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
(一作小)湖旧隐(一作径)应残雪,芳草归心未隔春。
前路倍怜多胜事,到家知庆䌽衣新。
题黄公陶翰别业 唐 · 灵一
七言律诗
① 一作处一诗,一作苏广文诗,题云《自商山宿陶令隐居》。
引用典故:花源
闻说花源堪避秦,幽寻数月(一作日)不逢人。
烟霞洞里无鸡犬,风雨林间(一作中)有鬼神。
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
醉卧白云闲入(一作作)梦,不知何物是吾身。
怀江南友人 唐 · 刘沧
七言律诗
久绝音书隔塞尘,路岐谁与子相亲。
愁中独坐秦城夜,别后几经吴苑春。
湘岸风来吹绿绮,海门潮上没青蘋。
空劳两地望明月,多感断蓬千里身。
代友人悼姬 唐 · 刘沧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蓬莱 梁尘 青鸟 萧郎 谢女
罗帐香微冷锦裀,歌声永绝想梁尘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青鸟罢传相寄字,碧江无复采莲人。
满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莱入梦频。
街西静观求居处,不到权门到寺频。
禁掖人知连状荐,国庠官满一家贫。
清仪称是(一作都道)蓬瀛客,直气堪为谏诤臣。
自顾无成年渐长,报恩惟愿杀微身。
晨鸡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朱冠金距䌽毛身,昧爽高声已报晨。
作瑞莫惭先贡楚,擅场须信独推秦。
淮南也伴升仙犬,函谷曾容借晓人。
此日卑栖随饮啄,宰君驱我亦相驯。
寄长安郑员外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屈指良交十四人,隙驹风烛渐为尘。
当初花下三秦客,只有天涯二老身。
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谒东邻。
此时阻隔关山远,月满江楼泪满巾。
郡楼闲望书怀 续唐至宋初 · 刘兼
七言律诗
郡城楼阁绕江滨,风物清秋入望频。
铜鼓祭龙云塞庙,芦花飘市雪黏人。
莲披净沼群香散,鹭点寒烟玉片新。
归去杜陵池馆在,且将朝服拂埃尘。
岁稔民康绝讼论,政成公暇自由身。
朝看五马闲如社,夜拥双姬煖似春。
家计不忧凭冢子,官资无愧是朝臣。
岂同龌龊祁员外,至死悲凉一妇人。
赠欧阳秀才 唐 · 刘威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日下 知音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谁不仰清尘。
偶来水馆逢为客,旧熟诗名似故人。
永日空惊沧海阔,何年重见白头新。
权门要路应行遍,闲伴山夫一夜贫。
赠道者 唐 · 刘威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王母 三岛 大笑 老聃 野马
道帔轻裾三岛云,绿髯长占镜中春。
高风已驾祥鸾驭,浮世休惊野马尘。
过海独辞王母面,度关谁识老聃身。
儒生也爱长生术,不见人间大笑人。
翰林作 唐 · 刘邺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相如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
浮生渐老年随水,往事曾闻泪满巾。
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咏蒲鞋 五代十国 · 刘章
七言律诗
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
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香尘。
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筵前整顿频。
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一作掷果)是何人
⑴ 清陈𦳣纕乾隆《吴江县志》卷四八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
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
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无题(第七句缺) 中唐 · 卢纶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漉酒巾
耻将名利托交亲,只向尊前乐此身。
才大不应成滞客,时危且喜是闲人。
高歌犹爱思归引,醉语惟誇漉酒巾
囗囗囗囗囗囗囗,岂能偏遣老风尘。
引用典故:汤师
值迥逢高驻马频,雪晴闲看洛阳春。
莺声报远同芳信,柳色邀欢似故人。
酒貌昔将花共艳,鬓毛今与草争新。
年来百事皆无绪,唯与汤师结净因。
题天华观 中唐 · 卢纶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壶中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绝纤鳞。
朱字灵书千万轴(一作卷),苍髯道士两三人。
芝童解说壶中事,玉管能留天上春。
眼见仙丹求不得,汉家簪绂(一作绶)在羸身。
送崔琦赴宣州幕 中唐 · 卢纶
七言律诗
引用典故:五马
五马临流待幕宾,羡君谈笑出风尘。
身闲就养宁辞远,世难移家莫厌贫。
天际晓山三峡路,津头腊市九江人。
何处遥知最惆怅,满湖青草雁声春。
三载皇都恨食贫,北溟今日化穷鳞。
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犹悲送故人。
对酒共惊千里别,看花自感一枝春。
君归为说龙门寺(一作事),雷雨初生电绕身。
蔷薇(870年)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倚墙当户自横陈,致得贫家似不贫。
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
清香往往生遥吹,狂蔓看看及四邻。
遇有客来堪玩处,一端晴绮照烟新。
旋屈金钩劈翠筠,手中盘作钓鱼轮
忘情不效孤醒客,有意闲窥百丈鳞。
雨似轻埃时一起,云如高盖强相亲。
任他华毂低头笑,此地终无覆败人。
张祜,字承吉,元和中,作宫体小诗,辞曲艳发,当时轻薄之流,能其才,合噪得誉。及老大,稍窥建安风格,诵乐府录。知作者本意,短章大篇,往往间出;谏讽怨谲,时与六义相左右;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由是贤俊之士,及高位重名者,多与之游。谓有鹄鹭之野,孔翠之鲜,竹柏之贞,琴磬之韵。或荐之于天子,书奏不下;亦受辟诸侯府,性狷介不容物,辄自劾去。以曲阿地古澹,有南朝之遗风,遂筑室种树而家焉。性嗜水石,常悉力致之。从知南海间罢职,载罗浮石笋还,不蓄善田利产为身后计。死未二十年,而故姬遗孕,冻馁不暇。前所谓鹄鹭孔翠,竹柏琴磬之家,虽朱轮尚乘,遗编尚吟,未尝一省其孤而恤其穷也。噫!人假之为玩好,不根于道义耶?惧其怨刺于神明耶?天果不爱才,没而犹谴耶?吾一不知之。友人颜弘至行江南道中,访其庐,作诗吊而序之,属余应和。余汩没者,不足哀承吉之道,邀袭美同作,庶乎承吉之孤,倚其传而有怜者。
胜华通子共悲辛,荒径今为旧宅邻。
一代交游非不贵,五湖风月合教贫。
魂应绝地为才鬼,名与遗编在史臣。
闻道平生多爱石,至今犹泣洞庭人。
晓起即事因成回文寄袭美(870年)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平波落(一作送)月吟闲景(一作境),暗幌浮烟思起人
清露晓垂花谢半,远风微动蕙抽新。
城荒上处樵童小,石藓分来宿鹭驯。
晴寺野寻同去好,古碑苔字细书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