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古风(续上)
七言重联句(774年) 唐 · 颜真卿
顷持宪简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真卿)
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皇甫曾)
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崿)
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羽)
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昼)

春田草未齐,春水满长溪(崿上十二兄)
出饯风初暖,攀光日渐西(真卿)
归期江上远,别思月中迷(昼)

高歌阆风步瀛洲(昼),燂鹏爚鲲餐未休(真卿)
四方上下无外头(崿),一啜顿涸沧溟流(荐)

七言乐语联句(776年) 唐 · 颜真卿
苦河既济真僧喜(崿),新知满座笑相视(真卿)
戍客归来见妻子(昼),学生放假偷向市(荐)

七言嚵语联句(776年) 唐 · 颜真卿
拈䭔舐指不知休(崿),欲炙侍立涎交流(真卿)
过屠大嚼肯知羞(昼),食店门外强淹留(荐)

七言滑语联句(773年) 唐 · 颜真卿
雨里下山蹋榆皮(真卿),莓苔石桥步难移(昼)
芜荑酱醋吃煮葵(全白),缝靴蜡线油涂锥(崿)
急逢龙背须且骑(益)

七言醉语联句(773年) 唐 · 颜真卿
逢糟遇曲便酩酊(全白),覆车坠马皆不醒(真卿)
倒著接䍦发垂领(昼),狂心乱语无人并(羽)

五杂组,盘上菹。
往复还,头懒梳。
不得已,罾里鱼(崿)
五杂组,郊外芜。
往复还,枥上驹。
不得已,谷中愚(佐明)
五杂组,绣与锦。
往复还,兴又寝。
不得已,病伏枕(真卿)
五杂组,酒与肉。
往复还,东篱菊。
不得已,醉便宿(高)
五杂组,阛阓间。
往复还,门上关。
不得已,鬓毛斑(士修)
五杂组,绣纹线。
往复还,春来燕。
不得已,入征战(志)

五杂组,四豪客。
往复还,阡与陌。
不得已,长沙谪(荐)
五杂组,五辛盘。
往复还,马上鞍。
不得已,左降官(崿)
五杂组,甘咸醋。
往复还,乌与兔。
不得已,韶光度(真卿)
五杂组,五色丝。
往复还,回文诗。
不得已,失喜期(昼)

① (亭即陆生所创)。(一作皎然诗)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立),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一作致)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俯砌披水容,逼天扫峰翠。
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
倚石忘世情,援云得真意。
嘉林幸勿剪,禅侣欣可庇。
卫法大臣过,佐游群英萃。
龙池护清澈,虎节到深邃。
徒想嵊顶期,于今没遗记。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四言诗
李侍御写真赞(760年) 唐 · 颜真卿
四言诗
前殿中侍御史正议大夫行洛阳县令陇西李构。年三十七。
洛阳精坚,强项称贤。
粉缋图出,风规宛然。
睟容昭写,卓立神全。
举板迎揖,吾将答焉。

天临有周,诞赫元辅。
屏内藩外,经文纬武。
隐若长城,阚如虓虎。
功县日月,声盖寰宇。
甥舅之国,君亲是辅。
统蜀制梁,督陇莅兹。
天命假易,奸臣不祗。
凭陵君德,暴蔑京师。
我图匡救,三方奋纠。
绿巾始系,黄龙失守。
精贯天地,义伏偫丑。
节著诚全,死而不朽。
皇唐御历,景命有融。
赐缣改葬,懋烈昭忠。
邺有贤守,是为张公。
馨香明德,乃建閟宫。
乃建閟宫,閟宫有侐。
乃建丰碑,丰碑有崱。
妖孽遂止,幽明载色。
戬谷无亏,享祀不忒。

昔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晋。演庆于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派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河山而蕴秀。莫与京者。其惟郭宗乎。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夫其筑台见师。瘗子致养。家承金穴之贵。政有露冕之高。或哲或谋。或肃或乂。皆海有珠而鸟有凤也。阀阅之盛。其流益光。隋有金州司仓讳履球府君。懋其德辉。不憎下位。克已复礼。州邦化焉。笃生唐凉州司法讳昶府君。能世其业。以伸其道。远近宗之。不陨厥问。生美原县主簿赠兵部尚书讳通府君。清识澈照。博综偫言。始登王畿。郁有休称。道悠运促。靡及贵仕。垂于后昆。没而见尊。是生我讳敬之府君。府君幼而好仁。长有全德。身长八尺二寸。行中絜矩。声如洪钟。河目电照。虬须猬磔。进退閒雅。望之若神。以仲由之政事。兼翁归之文武。始自涪州录事参军转瓜州司仓雍北府右果毅。加游击将军申王府典军金吾府折冲兼左卫长上原州别驾。迁扶州刺史。未上。除左威卫左郎将兼监牧南使渭吉二州刺史。侍中牛仙客韪君清节。奏授绥州。迁寿州。累加中大夫策勋上柱国。以天宝三载春正月十日。遘疾终于京师常乐坊之私第。春秋七十有八。乾元元年春二月。以公之宝允开府仪同三司司徒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曰子仪有大勋于王室。乃下诏曰。故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累君子之行。毓达人之德。才光文武。政美中和。生此大贤。为我良弼。顷以孽胡称乱。黔首罹殃。朕于是郁兴神武之师。克扫欃枪之势。而子仪帅彼劲卒。赫然先驱。取京洛如拾遗。剪凶残犹振槁。功存社稷。泽润生人。是用宠洽哀荣。义申存殁。可赠太保。于戏。体含宏之素履。秉冲邈之高烈。言必主于忠信。行不违于直方。清白为吏者之师。死生敦交友之分。端一之操。不以夷险变其怀。坚明之姿。不以雪霜易其令。用情不间于疏远。泛爱莫遗于贱贫。拳拳服膺。终始靡二。故所居则化。所去见思。人到于今称之。斯不朽矣。传曰。德盛必百代祀。其有后也宜哉。恭惟令公。先皇之佐命臣也。少而美秀。长而瑰伟。姿性质直。天然孝悌。宽仁无比。骑射绝伦。所莅以清白见称。居常以经济自命。弱冠以邦乡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四擢高第。有声前朝。三为将军。再守大郡。累典兵要。必闻休绩。天宝末。安禄山反于范阳。令公以节度使拥朔方之众。围高秀岩于云中。破史思明于嘉山。先帝之幸朔方。赴行在于灵武。击同罗于河曲。走崔乾祐于蒲坂。今上之为元帅也。首副旄钺。会回纥于扶风。摧凶寇于汶水。追馀孽于陕服。长驱河洛。弼成睿图。再造生灵。克清天步。乂函夏之未乂。安天下之不安。一年之间。区宇大定。丕休哉。徒观其元和降精。间气生德。感星辰而作辅。应期运以济时。忠于国而孝于家。威可畏而仪可象。盛德繄物。宽仁厚下。用人由已。从善如流。沈谋秘于鬼神。精义贯于天地。推赤诚而许国。冒白刃以率先。电击于云雷之初。鹰扬于庙堂之上。凡二历鼎司。两升都座。四作元帅。九年中书。历事二圣而厥德维懋。易相二十而受遇益深。盖尅复上都者再。戡定东京者一。其馀麾城摲邑。得隽摧锋。亦非遽数之所周也。信可谓王国虓虎。生人荫庥者欤。非太保之迈种不孤。则何以钟美若是。况乎友于著睦。矕龙虎者十人。贻厥有光。纡青紫者八士。勋庸举集。今古莫俦。昔奋号尊荣。红粟才沾于万石。恽家全盛。朱轮不出于十人。繇我观之。事不侔矣。于戏。清庙之兴。所以仁祖考。鸿伐之刻。亦以垂子孙。爰创制于旧居。将永图而观德。中堂有侐。丕构克崇。感霜露而怵惕以增。叙昭穆而敬恭斯在。庶乎观盥禺若。既无斁于永怀。入室僾然。必有觌乎其位。哀荣既极。情礼用申。仁人之所及远哉。孝子之事亲终矣。岂唯温温孔父。远称谗鼎之铭。穆穆鲁侯。独美龙旂之祀。其词曰。
郭之皇祖,肇允虢土。
逮于后昆,实守左辅。
徙华阴兮(其一)(一章)
源长流光。
施于司仓,凉州兵部。
克炽而昌,载德深兮(其二)(二章)

笃生太保,允懋厥道。
神之听之,永锡难老。
式如金兮(其三)(三章)
于穆令公。
汾阳启封,文经武纬。
训徒陟空,简帝心兮(其四)(四章)

含一不二,格于天地。
恺悌君子,邦之攸塈。
貊德音兮(其五)(五章)
芝馥兰芳。
羽仪公堂,子子孙孙。
为龙为光,锵璆琳兮(其六)(六章)

乃立新庙,肃雍允劭。
神保是听,孝思孔炤。
亶居歆兮(其七)(七章)
乃立高碑。
盛美奚㩼,日月有既。
徽猷永垂,映来今兮(其八)(八章)

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宏。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二十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晋陵。遂为郡人。高祖文嶷。陈桂阳王国侍郎。曾祖荣。皇朝雷州司马。祖师龛。隐居以求其志。徙于江都。父孝威。博学好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练师子微为方外之交。尤以笃慎著于州里。考行议谥。曰正隐先生。母琅琊王氏。贤明有德行。先生孩提则有殊异。晬日独取孝经。如捧读焉。羁丱好静处。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遂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士。居龙兴观。尤精老庄周易之深趣。执丧过哀。口不尝甘旨之味。食惟穬麦而已。封植膳羞。皆出其手。号毁骨立。亲族莫不伤之。开元十七年。从司马练师于王屋山。传受大法。灵文金记。一览无遗。综核古今。该明奥旨。元宗知先生偏得子微之道。乃诏先生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岁馀。请居茅山。纂修经法。频徵。皆谢病不出。天宝四载冬。乃命中官赍玺书徵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咨禀。必先斋沐。他日。请传道法。先生辞以足疾。不任科仪者数焉。元宗知不可强而止。先生尝以茅山灵迹。剪焉将坠。真经秘箓。亦多散落。请归修葺。乃特诏于杨许旧居紫阳以宅之。仍赐绢二百匹。法衣两副。香炉一具。御制诗及序以饯之。又禁于山侧采捕鱼猎。食荤血者。不得辄入。公私祈祷。咸绝牲牢。先生以六载秋到山。是岁诏书三至。渥泽频繁。晖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许长史杨君陶隐居自写经法。历代传宝。时遭丧乱。散逸无遗。先生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进上之。先时元宗将求大法。请先生为师。先生竟执谦冲。辞疾而退。洎七载春。元宗又欲受三洞真经。其年春之三月。中官赍玺书云。其月十八日。尅受经诰。是日。于大同殿洁修其事。遂遥礼先生为元师。并赐衣一袭。以伸师资之礼。因以元靖为先生之嘉号焉。仍诏刻石于华阳洞宫以志之。是岁夏五月。隐居先生合丹之所。有芝草八十一茎。散生于松石之间。诏俾先生与中官启告灵仙。缄封表进。夏。又诏以紫阳观侧近二百户。太平崇元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又徵先生。既自请居道观以养疾。九载春。辞归旧山。其年夏六月。前生灵芝之所。又产三百馀茎。煌煌秀异。人所莫睹。先生又图而奏之。是岁冬。又徵先生。于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先生又恳辞告老。御制序诗以饯之。十有一载。先生奉诏。与门人韦景昭等。于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立心诚肃。是夜仙坛林间。遍生甘露。因以上闻。特诏嘉异。初隐居先生以三洞真法传升元先生。升元付体元先生。体元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于隐居。凡五叶矣。皆总袭妙门大正真法。所以茅山为天下道学之所宗矣。于戏。是非可齐也。我物均焉。生死可忘也。觉梦同焉。如此者。何域心于变化之际哉。先生以大历已酉岁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于茅山紫阳之别院。春秋八十有七。其年十二月八日。门人赴丧而至者凡数千人。号奉冠舄。迁窆于雷平山之西陲。遗命以松棺竹杖木几水瓶香奁香炉置于藏内。门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俭德。先生识思真淳。业行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所以优游句曲。郁为王者之师。出入明庭。特宠肩舆之贵。是知顺风而问。昔称于黄帝。望山而请。今见于元宗矣。又博览偫言。长于著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著音义两卷。又以老庄周易。为洁净之书。著学记义略各三篇。内学记二篇。以续仙家之遗事。皆名实无违。词旨该博。初先生幼年。颇工篆籀。而隶书尤妙。客或赏之云。贤于其父。因投笔不书。元宗诏山人王旼。强请先生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许之阙。先生能于阴阳术数之道。而不以艺业为能。极于转鍊服食之事。而不以寿养为极。但冥怀素朴。妙味元津。非夫博大之至人。孰能尽于此。真卿乾元二年。以升州刺史充浙西节度。钦承至德。结慕元微。遂专使致书于茅山。以抒诚恳。先生特令韦鍊师景昭复书于真卿。恩眷绸缪。足励超然之志。然宗师可仰。望紫府而非遥。王事不遑。寄白云而攸远。洎大历六年。真卿罢刺临川。旋舟建业。将宅心小岭。长庇高踪。而转刺吴兴。事乖夙愿。徘徊郡邑。空怀尊道之心。瞻望林峦。永负借山之记。而景昭洎郭闳等。以先生茂烈芳猷。愿铭金石。乃邀道士刘明素来托斯文。真卿与先生门人中林子殷淑遗名韦渠牟尝接采真之游。绪闻含一之德。敢强名于巷党。曷足辨于鸿蒙。其词曰。
抱一混茫,人之纪纲。
先生以之,气王神强。
乃启元旨,元门以彰。
乃为帝师,帝道惟康。
甘露呈瑞,灵芝效祥。
上士云感,高风载扬。
鹤返仙庙,云辞帝乡。
退归而老,妙识行藏。
德本无累,道心有常。
实曰形解,孰云坐忘。
伐石表墓,勒铭传芳。
谷变陵迁,厥迹弥光。

呜呼。可惜哉元君。君讳结。字次山。皇家忠烈义激文武之直清臣也。盖后魏昭成皇帝孙曰常山王遵之十二代孙。自遵七叶。王公相继。著在惇史。高祖善祎。皇朝尚书都官郎中常山郡公。曾祖仁基。朝散大夫褒信令。袭常山公。祖利贞。霍王府参军。随镇改襄州。父延祖。清净恬俭。历魏成主簿延唐丞。思閒辄自引去。以鲁县商馀山多灵药。遂家焉。及终。门人谥曰太先生。宝应元年追赠左赞善大夫。君聪悟宏达。倜傥而不羁。十七始知书。乃授学于宗兄先生德秀。常著说楚赋三篇。中行子苏源明骇之曰。子居今而作真淳之语。难哉。然世自浇浮。何伤元子。天宝十二载举进士。作文编。礼部侍郎阳浚曰。一第污元子耳。有司得元子是赖。遂登高第。及羯胡首乱。逃难于猗玗洞。因招集邻里二百馀家奔襄阳。元宗异而徵之。值君移居瀼溪。乃寝。乾元二年。李光弼拒史思明于河阳。肃宗欲幸河东。闻君有谋略。虚怀召问。君悉陈兵势。献时议三篇。上大悦曰。卿果破贼。朕忧遂停。乃拜君左金吾兵曹。摄监察御史。充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仍于唐邓汝蔡等州招缉义军。山棚高晃等率五千馀人。一时归附。大压贼境。于是思明挫锐。不敢南侵。前是泌南战士积骨者。君悉收瘗。刻石立表。命之曰哀邱。将吏感焉。无不勇励。玺书频降。威望日崇。时张瑾杀史翙于襄州。遣使请罪。君为奏闻。特蒙嘉纳。乃真拜君监察。仍授部将张远帆田瀛等十数人将军。属荆南有专杀者。吕諲为节度使。諲辞以无兵。上曰。元结有兵在泌阳。乃拜君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充諲节度判官。君起家十月。超拜至此。时论荣之。属道士申泰芝诬湖南防禦使庞承鼎谋反。并判官吴子宜等皆被决杀。推官严郢坐流。俾君按覆。君建明承鼎。获免者百馀家。及諲卒。淮西节度使王仲鼎为贼所擒。裴茂与来瑱交恶。远近危惧。莫敢谁何。君知节度观察使事。经八月。境内晏然。今上登极。节度使留后者例加封邑。君逊让不受。遂归养亲。特蒙褒奖。乃拜著作郎。遂家于武昌之樊口。著自释以见意。其略曰。少习静于商馀山。著元子十卷。兵起。逃难于猗玗洞。著猗玗子三篇。将家瀼滨。乃自称浪士。著浪说七篇。及为郎。时人以浪者亦漫为官乎。遂见呼为漫郎。著漫记七篇。及家樊上。渔者戏谓之聱叟。(阙八字)又以君漫浪于人间。或谓之漫叟。岁馀。上以君居贫。起家为道州刺史。州为西原贼所陷。人十无一。户才满千。君下车。行古人之政。二年间。归者万馀家。贼亦怀畏。不敢来犯。既受代。百姓诣阙。请立生祠。仍乞再留。观察使奏课第一。转容府都督兼侍御史本管经略使。仍请礼部侍郎张谓作甘棠颂以美之。容府自艰虞以来。所管皆固拒山谷。君单车入洞。亲自抚谕。六旬而收复八州。丁陈郡太夫人忧。百姓诣使请留。大历四年夏四月。拜左金吾卫将军兼御史中丞。管使如故。君矢死陈乞者再三。优诏褒许。七年正月朝京师。上深礼重。方加位秩。不幸遇疾。中使临问者相望。夏四月庚午。薨于永崇坊之旅馆。春秋五十。朝野震悼焉。二子以方以明。能世其业。名虽著而官未立。以其年冬十一月壬寅。虔葬君于鲁山青岭泉陂原。礼也。呜呼。君其心古。其行古。其言古。躬是三者。而见重于今。虽拥旄麾幢。总戎于五岭之下。弥纶秉宪。对越于九重之上。不为不遇。然以君之才之德之美。竟不得专政方面。登翼泰阶。而感激者不能不为之太息也。君雅好山水。闻有胜绝。未尝不枉路登览而铭赞之。感中行见知之恩。及亡。至今分宅以恤其子。其不偷也多此类。中书舍人杨炎常衮皆作碑志。以抒君之志业。故吏大足令刘衮江华令瞿令问将张满赵温张协王进兴等。感念恩旧。皆送哭以终葬。竭资鬻石。愿垂美以述诚。真卿不敏。常忝次山风义之末。尚存衋往。敢废无愧之辞。铭曰。
次山斌斌,王之荩臣。
义烈刚劲,忠和俭勤。
炳文华国,孔武宁屯。
率性方直,秉心真纯。
见危不挠,临难遗身。
允矣全德,今之古人。
奈何清贤,素志莫伸。
偫士立表,垂声不泯。

长路迢遥吞吐丝(真卿),蟭螟蚊睫察难知(昼)

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黄本骥编订《颜鲁公文集》十二)

天台大师俗姓陈,其名智顗华容人。
隋炀皇帝崇明因,号为智者诚敬申。
师初孕育灵异频,彩烟浮空光照邻。
尧眉舜目熙若春,禅慧悲智严其身。
长沙佛前发弘誓,定光菩萨示冥契。
恍如登山临海际,上指伽蓝毕身世。
东谒大苏求真谛,智同灵鹫听法偈。
得宿命通弁无碍,旋陀罗尼华三昧。
居常西面化在东,八载瓦官阐玄风。
敷演智度发禅蒙,梁陈旧德皆仰崇。
遂入天台华顶中,因见定光符昔梦。
降魔制敌为法雄,胡僧开道精感通。
又有圣贤垂秘旨,时平国清即名寺。
赎得鱼梁五百里,其中放生讲流水。
后主三礼洞庭里,请为菩萨戒弟子。
炀皇世镇临江涘,金城说会求制止。
香火事讫乃西旋,渚宫听众逾五千。
建立精舍名玉泉,横亘万里皆禀缘。
炀皇启请回法船,非禅不智求弘宣。
遂著《净名精义传》,因令徐柳参其玄。
帝既西趍移象魏,师因东还遂初志。
半山忽与沙门颠,俄倾逡巡偡韬秘。
止观大师名法源,亲事左溪弘度门。
二威灌顶诵师言,同禀思文龙树尊。
荆溪妙乐间生孙,广述祖教补乾坤。
写照随形殊好存,源公瞻礼必益敦。
俾余赞述斯讨论,庶几亿载垂后昆。
按:(《传教大师全集·天台灵应图本传集》卷二,转录自《东南文化》一九九○年六期《天台文化专号》)。

辞赋
曰有唐之建都兮。
盖法天而立象。
浚重门于北极。
耸双阙以南敞。
夹黄道而嶷峙。
干青云之直上。
岂一人之是凭。
抑万国之攸仰。
洎乎青阳戒节。
玉纪回天。
万户闻漏以传响。
百僚执贽而献年。
遒人之木铎既徇。
天子之金章是悬。
观乎涣发大号。
孚崇圣德。
泽如春流。
义若泉塞。
公卿翼翼而仰化。
黎庶欣欣而无忒。
自皇明而播九重。
由京师而降万国。
美哉真盛代之圣明也。
尔其阙之为用也。
叶古典。
布新章。
积非烟之叠叠。
羃佳气之苍苍。
扣峻墉以龙峙。
屹中天而凤翔。
伯玉过而必肃。
子牟怀而不忘。
若乃盘礡国门。
巍峨穹昊。
覆瑶草于辇路。
接青槐于驰道。
亘玉斗而弥永。
半金城以处好。
既悦功于子来。
抑有符于灵造。
及夫霜天肃霁。
曙景涵风。
对岩廊而隐辚。
映玉树以玲珑。
既岌岌以嶪嶪。
亦穹穹而崇崇。
纵黄金与紫贝。
孰并美而传功。
童子何知。
谬膺邦政。
徒欲竭其鄙思。
谅难酬于嘉命。
且赋颂之作。
本乎情性。
虽杼轴而屡空。
聊高歌以为咏。
乱曰。
巍巍双阙兮。
岳立云峙。
政令因斯以绵有兮。
黎元赖此以获理。
敢颂美于一时。
庶流芳于千祀。


共3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