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法照(共 5 首) 五律 3七绝 2 作品不分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7 【介绍】: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贯不详。依承远修净土。代宗大历年间栖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净土,开五会念佛之说,五日为一会。代宗尊为国师,世称“五会法师”。后世尊为净土四祖。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梁(今陕西汉中)人。净土宗僧人。代宗大历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台山佛光寺,专修念佛法门,以求往生净土。后建竹林寺居之。与诗僧清江为友。《宋高僧传》卷二一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光绪《洋县志》卷七另存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许人。大历二年。依止衡岳云峰寺。修习罔怠。尝于僧堂晨粥。睹钵内五彩云气骤起。而山寺影现其中。去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北去涧有石门。入石门。行可五里。有寺金榜。署云大圣竹林寺。当是时。目了而心疑之。盖以平生所未尝造也。他日又现台山诸寺于午钵云气中。其楼观池榭。皆众宝严饰。而无山林秽恶诸物。并现十方佛国清净可爱。食毕乃灭。于是照问嘉延昙晖二师之尝游五台者。其言与所见尤合。四年遂起五会念佛道场于衡州湖东寺。六月二日。祥云弥覆一寺。云中楼阁影现。且有梵相数僧。身长丈许。执锡行道。阿弥陀佛。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其身高大咸在。自未至酉方灭。州人见者率感泣作礼。及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谓之曰。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可去矣。照答曰。时危路险未可也。老人曰。但亟去无惮也。忽不见。八月十三日。结同志发衡岳。五年四月五日。抵五台。已遥见白光数道于佛光寺之南矣。明日诣寺揽其境。则悉无异昔日钵中所现者。夜四鼓。又一光自北山来。正触照身。照即入堂问众。众曰此大圣不思议光。常以感悟有缘者耳。照因具威仪。寻光由寺东北。行十五里。果得山涧石门等。而善财难陀二青衣年八九岁。立石门外。若预候照者。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过金门楼。入门则大圣竹林寺也。地纯黄金。流渠华甫方二十里。两庑周遭。一百二十院。比之钵中所睹者。差分明耳。而讲堂之中。狮子座上。文殊处西。普贤处东。大菩萨众。左右围绕。说法之音历历可听。照前作礼。问言。末劫凡夫。智浅障深。法海渊洪。虽欲修行。罔得其要。惟愿大圣指陈。使知所在。文殊报曰。诸修行门。无过念佛。福慧二严。举无遗者。我于过去劫中。以念佛故。今获一切种智。是以一切诸波罗蜜。乃至诸佛。从念佛生。汝当勤念。无令休息。照又问其念云何。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说是语已。时二菩萨。舒金色手。为照摩顶而授记言。汝以念佛功德力故。不久获證无上正等菩提。若有善男女等。必欲疾成佛道者。但念佛而已。于是二菩萨。各说伽陀以发明之。照则欢喜踊跃。疑网顿除。作礼以谢。合掌住侧。文殊使之巡历菩萨诸院。遍请教戒。及游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大如碗许。取而食之。身意泰然。旋辞菩萨以出。随青衣至于门外。遂失所在。而徘徊伫眺。倍增悲感。十三日复偕五十馀僧。于金刚窟。循无著遗迹。礼二十五佛名。而照独见地莹琉璃。宫殿严净。文殊普贤万菩萨众佛陀波利等。坐立俨然。其馀僧则无所见也。是夜三鼓。又见五镫于所止华严寺西楼上。照默祝曰。愿分百镫。寻如其数。曰愿千镫亦然。且其比列之整。非世所能拟。乃复独诣金刚窟见大圣。而佛陀波利引入圣寺。语具觉救传。十二月照于寺之念。佛道场。绝粒要期誓生净土。七日之夜方唱佛次。有梵僧造道场。谓照曰。汝盍亦流通所见境界乎。照不应。明日申时。则有梵僧之老者。见曰。灵异之事。宜普示众生。使发菩提心可也。照曰。非敢閟也。第恐俗情腾谤耳。其僧曰。大圣之居此山。谤议纷纭。尚莫之止。况汝所见境界耶。然性善性恶均为菩提。而涂毒鼓缘自应不谬。六年正月。华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立石记于金刚窟般若院地。当是时忽闻钟声雅亮。节解分明。众尤惊异。以为照所开示断不虚矣。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区以自表显。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𢹂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陵等八人。登东台。先睹白光数四。异云叆叇。云开而红色。文殊乘青毛狮子。于五色通身光内。微雪飘洒。圆光遍映山谷。详载绛州兵椽王士詹记。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释法照。不知何许人也。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可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然尚未得台山消息。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未时。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至酉方灭。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前。任是火聚冰何终无退衄。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果无沮碍。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乃问众云此何祥也。吉凶焉在。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者。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浣。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顶为授记别。汝已念佛故不久證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至今存焉。复至四月八日。于华严寺西楼下安止。洎十三日照与五十馀僧同往金刚窟。到无著见大圣处。处心礼三十五佛名。照礼才十遍。忽见其处广博严净琉璃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居在一处。照见已惟自庆喜。随众归寺。其夜三更于华严院西楼上。忽见寺东山半有五圣灯。其大方尺馀。照咒言。请分百灯归一畔。便分如愿。重谓分为千炬。言讫便分千数。行行相对遍于山半。又更独诣金刚窟所。愿见大圣。三更尽到见梵僧。称是佛陀波利。引之入圣寺。语在觉救传。至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华严院入念佛道场。绝粒要期誓生净土。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时。又见一梵僧入乎道场。告云。汝所见台山境界何故不说。言讫不见。照疑此僧亦拟不说。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又见一梵僧。年可八十。乃言照曰。师所见台山灵异。胡不流布普示众生令使见闻发菩提心获大利乐乎。照曰。实无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谤。故所以不说。僧云。大圣文殊见在此山。尚招人谤。况汝所见境界。但使众生见闻之者发菩提心作毒鼓缘耳。照闻斯语便随忆念录之。时江东释慧从。以大历六年正月内。与华严寺崇晖明谦等三十馀人。随照至金刚窟所。亲示般若院立石标记。于时徒众诚心瞻仰。悲喜未已。遂闻钟声。其音雅亮节解分明。众皆闻之惊异尤甚。验乎所见不虚。故书于屋壁。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慧。自后照又依所见化竹林寺题额处建寺一区。庄严精丽便号竹林焉。又大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照与弟子八人于东台睹白光数四。次有异云叆叇。云开见五色通身光。光内有圆光红色文殊乘青毛师子。众皆明见。乃霏微下雪。及五色圆光遍于山谷。其同见弟子纯一惟秀归政智远沙弥惟英优婆塞张希俊等。照后笃巩其心修鍊无旷。不知其终。绛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记云。 系曰。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显正依报庄严故。菩萨未沾国土名。但云住处。修净佛国因随生佛家。故华严经有菩萨住处品焉。经云。唯佛一人居净土此下不僣上也。若八字陀罗尼经云文殊大愿力与佛同境界。境界净则说法净。则三土义齐也。问诸经中佛住王舍城等。可非住处邪。通曰。此义同名别。或可上得兼下也。又如兜率宫院是补处净域宝陀落清凉支提等山。皆是菩萨净识所变刹土也。若然者净土与住处义同名异耳。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见文殊净境也。诸于山岭见老人童子等。则秽土见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东北五十里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穫。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者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泣血设礼。至酉方灭。日晚照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同志数人。惠然前来。果无沮碍。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问众云。有何祥也。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方圆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文殊左右。菩萨万馀。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请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照又问当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则能速證无上菩提。语已。时二大圣。互说伽陀。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又更作礼。礼已合掌。文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第巡礼。授教已。次第瞻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其大如碗。便取食之。食已。身意泰然。造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青衣。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失所在。倍增悲感。乃立石记。
五言律诗
寄钱郎中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引用典故:薜荔衣 五马
闭门深树里,闲足鸟来(一作为经)过。
(一作驷)不复贵,一僧谁奈何。
(一作稻)苗家自有,香饭乞时多。
寄语婵娟客,将心向薜萝。

送清江上人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越人僧体古,清虑洗尘劳。
一国诗名远,多生律行高。
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
早晚云门去,侬应逐尔曹(《僧伽阇衣为方袍》)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中唐 · 法照
五言律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七言绝句
同气连枝本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其二
七言绝句
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
按:(见影清光绪抄本张鹏翼修《洋县志》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