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诗文库朱之蕃(共 82 首) 五律 2七律 76古风 4 作品不分行

共8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在上元县治东南三里。秦始皇东巡会稽,经秣陵,因凿钟山,断长垄以疏淮。本名龙藏浦,上有二源,自句容溧水来合方山埭,西注大江,因秦所凿,故名秦淮。今与青溪合流,自西水关出于江。
疏凿虽劳利永存,清溪曲折贯重垣。
风和岸柳堪邀笛,月满莲舟好泛樽。
自可乘流歌濯足,何须晒网住江村。
纶竿寄兴浑忘得,为谢游鳞莫避喧。

在府治西南八里。周回十五里,即太白诗所称“二水中分白鹭洲”是也。控阨上流,足为天险。旧有赏心亭、白鹭亭二水亭,踞城瞰洲,今城既恢拓,亭亦久废,惟潮汐无改耳。
江天空阔水云连,荻笋芦芽望邈绵。
春色漫夸梅柳早,闲情惟觉鹭鸥偏。
沙痕深浅潮生落,帆影东西燕往还。
清圣倾将酬远览,千秋犹忆酒中仙。

在府城南。王导、谢安渡江,来同居此巷,其子弟皆乌衣,故以名之。巷口为朱雀桥,今都城分隔于聚宝门外。其冈阜层叠,形胜犹存。《六朝事迹》载:王榭航海失船,泛一木至乌衣国,妻以女,久之思归,乘云轩回,托燕寄书往还。似属怪诞。
庭阶玉树振琳琅,门阀犹传奕世芳。
故垒几番更燕子,高城依旧下斜阳。
豪华想像山川色,韵致骞腾藻翰香。
宅址草深墩树老,栖乌阵阵集昏黄。

在府治西南二里杏花村中。宋元嘉时,凤凰集于此山,筑台山,树以表嘉瑞。旧有保宁寺、宋齐丘长诗刻石、李白继响,向为贵家园囿,极华整,后皆圮废,今就其庵舍葺为凤游寺,台属寺中,庶几遗迹借以永存。蕃书焦漪园翁所撰碑。
倚醉崇台忆凤游,诗才无敌鹤横秋。
千年郢调歌难和,一片长安月尚留。
水逝空江吴晋远,园移故主羽鳞稠。
凉生白苧襟沾露,犹恋清光饮未休。

在府城西南仪凤门外。设关津以征楚蜀,材木备脩制官舫之用,百货交集,生计繁盛,今虽凋敝而稳船湖荡,临江桥梁,水陆兵营,规制依然。直达观音、上元诸门,连接弘济、燕矶,江天旷望,景称最胜云。
龙跃江关挟雨来,烟笼洲渚接楼台。
渔灯影暗飞鸿隐,檐溜声喧铁马催。
估客篷窗惊旅梦,禅龛莲漏净氛埃。
豚鱼吹浪奔涛涌,更有长风送远雷。

寺名弘济,在府东北四十五里。高壁插天,玲珑奇诡。山腰嵌置台殿,女墙之外,俯临扬子大江,自岷山发源,合湘汉豫章诸水,来自西南,经西北,过镇江,东流入海,波涛汹涌。魏文帝称“天限南北”者,此也。
灵源万里发岷峨,放海滔腾绝壁过。
风定千艘帆影乱,波澄中夜月明多。
崖临巨浸闲舒眺,渔集平沙醉和歌。
高峙燕矶沉铁锁,看潮虚阁枕山阿。

湖名玄武,即晋之北湖,刘宋元嘉末有黑龙见,故改今称。齐武理水军于此,号曰昆明池,今在太平门外,周回四十里。湖中有洲,洲上置库以贮图籍,禁不得游,惟长堤障水,一望荷芰灿烂,香风远来,夹堤高树,坐荫纵观,不能舍去。
湖开玄武贮烟波,千丈长堤接涧阿。
倒浸山光涵翠霭,深藏册府渺银河。
渔舟厉禁闲鲂鲤,锦浪铺张灿芰荷。
高树摇风香掩冉,提壶终日藉青莎。

在府治西北七里。东连覆舟山,其状如鸡笼,故名。宋元嘉中,雷次宗开馆;齐竟陵王子良移居,集四学之士抄五经百家书,皆在此山。今国学建其下,千载文秀钟焉。踞高临下,一望城南,葱菁溢目,城中寺宇,当为首称。
孤峰高枕帝城隅,南望纷纶列九衢。
联合流云三五片,凄迷远树万千株。
白摇雉堞明湖曲,青割虚亭敞奥区。
遗址萧梁何用问,禅关分榻供伊蒲。

在府城南三十里。旧名牛头山,有二峰,东西相对。晋元帝初作宫殿城阙,郭璞曰:阙不便。王导指双峰曰:此天阙也。故又名天阙,连接祖堂献花岩。回观台殿层垒,有若画屏,朝夕烟岚,极为奇胜,游览者忘倦,即寒暑无间也。
天南双阙势崔嵬,遥送清芬扑面来。
百折千盘纡磴道,峰腰崖顶叠楼台。
微云欲起轻阴转,片月初升积翠开。
对岭启窗看变态,依稀蜃气接蓬莱。

在秦淮口。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其妹曰桃根,献之临此,作诗歌送之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人因以名渡。昔王徽之邀桓伊据胡床吹笛,各不通姓名而去,又名邀笛步。迄今游舫鳞集,想见风流。
遥忆江头用楫人,桃花春水满通津。
笛声不隔烟波阔,灯影相连画舫新。
文岸朱栏欢永夜,中流白月净纤尘。
征歌不问根兼叶,应胜思王赋洛神。

在江宁县治西下浮、上浮两桥之内,逼近城隅,与凤凰台相接。旧有古杏林,立春,多游人,老圃厌其蹂践攀折,伐而为薪,仅存十一于千百,牧童无复指村店者。近岁芳园棋布,盛以衰成,旧迹不至终泯耳。
何羡嘶骢醉玉楼,窗催莺语杖扶鸠。
出墙红艳招村店,照水娇姿助冶游。
莫遣春风吹细雨,但邀新月上高丘。
青蚨买得黄垆睡,童竖扶携下垄头。

在府治西五里干河崖上永庆寺前。李太白将营园其间,有诗在集中。其丘阜宽敞,冶城、清凉诸山,四面环绕。居民灌园植蔬,近乃多种松于高冈上,每春秋晴爽时,游人毕集,中夜忘返。不隔严城,得纵观览,称最便云。
一丘平衍四山围,落落松阴绿草肥。
丝竹未须携伎往,樽罍犹自惜花飞。
荒园药品分畦种,野寺钟声度岭微。
为恋斜阳谋尽醉,踏歌新月送将归。

在府治西二十里。高三十六丈,周回五里,形如狮子,以是得名。晋元帝初渡江,见此山绵亘,以拟北地卢龙,易名卢龙。今建道观,亦袭其名。山多古柏,望若翠毛,岁久尽摧,近植新松,渐以森茂。每登眺,俯临雉堞,心目豁然。
江上诸峰万马腾,忽惊狮蹲势崚嶒。
爪牙石角崖尖利,毛毨新松茂草增。
俯瞰洪流浑欲漱,昂瞻钟岭恍疑登。
卢龙缭绕称仙窟,可叱羊群睡复兴。

在府城东北五十里。多药草,可以摄生,故名摄山;重岭孤峙,形如伞盖,故又名伞山。《南史》:明僧绍居此,舍宅为寺。有千佛岭,天开岩,深入,愈见幽旷。登顶俯临,大江周回其趾,云光映带,以栖霞名寺,匪虚尔。
东帝颁春伞作山,遍钟灵药济尘寰。
岭头佛日惺心境,岩外仙霞照鬓颜。
宅舍征君碑屹立,泉穿白鹿水潺湲。
直凌峰顶江流绕,知是岷源第几湾?

在府南三里聚宝门外,据冈阜最高处。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于此,感天雨赐花、天厨献食,故以名其台。台上浅草如茵,无一杂树。登其岭,则江光日彩与四眺林峦烟火交相映带,游人车骑骈集,终岁殆无虚日。
座上高僧演鹿车,缤纷天女散昙华。
山含宝气无乔木,地擅灵区逗彩霞。
一片江光悬树近,万家烟火绕城斜。
青樽未罄舒游目,遥见前林集暮鸦。

在鸡笼山最高处。倚崖结构,虚敞无少障蔽,凭栏满望,远树接联,闾阎罗布,山雨一来,湘浪骤响,恍然云霄之上也。右臂山冈,绵亘十庙,各据一垄。相传晋有四帝陵,列在鸡笼山之麓,想即其处。
三农望切沛甘霖,日障浓云万顷阴。
高阁倚栏来雨气,稿苗生润见天心。
空岩新水悬飞瀑,曲涧惊湍奏素琴。
一夜风雷危坐听,晓看霁景濯青林。

在正阳门外三里,定鼎时郊天之所。缭垣之外,驰道坦夷,最堪驱骋。坛傍神乐观,乔松古柏,秀色扑人眉睫,盖不远城市、别启仙都者矣。与祖陵神烈山相联络,居人种梅甚多,每花时,车马杂沓,即雨雪亦不为之阻。
天衢直达帝城东,辇路逶迤向法宫。
自可据鞍驰软草,还同按辔玩芳丛。
鬣分丝柳摇新绿,蹄带馀香踏落红。
醉似乘船归较晚,垂鞭那用驭追风。

在城南聚宝门外。江东人谓山陇之间曰干。一出城闉,山冈绵衍,往安德、凤台二门,径道回环,寺宇错置其间,平地民庶杂居,故相传有大长干、小长干之名。今春日游观骈聚,每至漏下,尚自启钥以待归人。
星罗萧寺自南朝,衢路交通被麓椒。
霁日楼台宜啸咏,春风花柳助招邀。
骈阗仕女纷车马,杂遝笙歌接明朝。
不用寻仙蓬阆远,喧中取寂任逍遥。

古风
潘吾乡旧称沐鹤溪,世传浮丘伯养鹤,日浴于溪故名,仙去,鹤亦遂往。予宦游已久,霜色侵鬓,既倦于勤,亦可归矣。而鹤乃奋寥廓,薄云汉,久而未归,岂以时不古,若而见遗耶。抑鹤之徇食而忘返耶。慨彼仙迹,惟鹤乃著,爰作招鹤词三章,异日得遂解组,与一二知己坐松阴白石上,汲溪泉煮茶古石鼎中。命小童击竹而歌以招之,鹤如有知当联翩来归,与吾侪徜徉,以永年使好。溪之灵,不日蹙额于樵童牧叟之濯足也,抑闻之上世无仙,仙皆出近世,又安知不有若浮丘者,出遗俗,驭气为鹤之主人也耶。鹤哉鹤哉无患乎,古今时不相及也。
鹤兮尔来,好溪流水清无涯。
锦鳞戢戢冲紫苔,松花初老芙蓉开。
沄沄细浪香扑腮,虞罗既远无防猜。
天门万里高崔嵬,日月闪烁金银台。
尔翼已倦力已骀,霜衣霞顶多尘埃。
毋徒骋尔仙骥才,欲凌倒景窥蓬莱。
尔鹤兮归来每徒,使我怅望时兴怀。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鹤部

尔鹤归来兮勿迟,嗟尔一出今几时。
故居芜秽久弗治,乘轩有辱人共嗤。
宠深禄极危所基,尔胡翩翩如未知。
云逵雾海恣远飞,流行坎止当见几。
停餐不唶禁脔肥,彼梁有鱼勿朵颐。
鹙鹜腥饱不若饥,溪水可浴松可依。
腰缠不重无我疑,鹤归兮勿迟,爰止爰止慰我思。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鹤部


共82,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