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486,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复题冶亭二首 其一 (戊寅)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孔明八百桑,渊明五十亩。
庾郎二十七,鲑菜惟有韭。
吾生眷菰芦,菰芦亦何有。
不须买陂塘,即此落吾手。
有蒲应有鱼,有竹或有䶉。
绕塘生青草,得句梦中否。
先生肯窥园,弟子当载酒。
醉上听蛙亭,独立忽已久。

其二 (戊寅)
园丁不畏劳,伛偻覆其背。
往来屡抱瓮,颇有忘机态。
麦黄瓜蔓水,捞取萍满载。
借问此何为,言饷鱼仓内。
一担数十钱,亦复同卖菜。

大雨泊下坝(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冻雨打篷声愈繁,孤篷冒雨波欲翻。
天色陡为山雨昏,维舟断港水所吞。
后者麇至前者奔,菰蒋寒响打水村。
一星灯火枫树根,饱饭菰米腹可扪。
羌无兼味充盘飧,渔兄渔弟来叩门。
买鱼下酒价已论,榜人忽忽空酒尊。
须臾雨小如雪喧,卧听一夜流潺湲。

晓发下坝(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大雨不止仍倾盆,榜人解缆枫树根。
两山急溜纷縻绠,松毛落厚黄泥屯。
行人绝迹高下原,长亭短亭列远村,十十五五茅之墩。
就中缚屋似笼樊,高者却立低者蹲,旁有杂树无不髡。
障泥作坝泥水浑,长绳牵船难为掀。
水牛大力举轩轩,骑牛齐驱如援猿。
涉波鞭箠如笞豚,踰沟顷刻声腾喧,浪花倒拍船头喷。

吴山晚眺(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木落山气苍,叶乾人步响。
斜阳满山径,在地人影长。
凭楼俯襟带,左右瞭指掌。
晴湖青濛濛,澄江白晃晃。
烟开塔旋螺,风平帆张鲞。
市廛背填咽,颇脱局促想。
当年有美堂,宾佐此吟赏。
东南第一州,休沐挹朝爽。
迩来马曹辈,手版持倒仰。
人事有古今,登临感吾党。

同人泛湖至孤山 其一 (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日落山萧条,人过叶破碎。
登顿已百步,尚未艮其背。
疾行望里湖,小艇已湖内。
空亭弄寒碧,水色独微晦。
淡浓晴雨外,更有此殊态。

其二 (己卯)
里湖何吐吞,里山若回护。
空谷答人语,不识何以故。
疾徐与高下,一一了弗误。
小坐山霭沈,归鸟不返顾。
尚过处士桥,一拜处士墓。

其三 (己卯)
君诗梅花开,君墓梅下展。
薜墙湖光上,苔径尘色鲜。
梅花殊未发,思发不能遣。
至今石上根,肯媚雨馀藓。
想于月昏黄,老子兴不浅。
诗魂不用招,香影灭没践。
小立骨已凉,欲往情愈缅。
昔人评君诗,篱落水边善。
祗恐持问君,无暇烦言辨。

游飞来峰冷泉亭至灵隐寺(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①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亭中联语。
倚健不觉远,遂至灵鹫峰。
峰飞来何处,泉冷亦何从。
冷泉上有亭,其右名春淙。
两亭合流处,回抱峰数重。
看峰坐空亭,木落见冬容。
坦步入高寺,黄叶何蓬松。
岿然罗汉堂,碧殿响秋蛩。
矫想十年事,劫火经熊熊。
龙象黯以寂,猿鸟悲无悰。
淮海久不作,客儿杳行踪。
长吟太白诗,愁倚两三松。

江上怀冬心先生宅(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人生乐志皆予求,使居背山而临流。
背山山色看不足,面江江外山遭周。
谁与诗人谢鹿鹿,澜浪烟霏饱心目。
独抱冬心向寂寥,不见钱塘金廿六。
钱江书堂在何许,几棱荒田数区屋。
云门洛思沃州山,涉波搴裳就相逐。
微生骨相何清癯,安排渔具与农书。
松江通潮田却无,小鸡山下空樵苏。
木莲花谢水周林,昨来一舸狎樵渔,西湖却过拜林逋。
题诗数语亦草草,寒瘦颇与先生俱。

泛湖曲赋别西湖(己卯)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晴湖不如游雨湖,雨湖不如游月湖。
我来看月兼听雨,泛湖往往晴烟铺。
今朝言把江头橹,破冢布帆去如舞。
三老长年迟不来,更与湖山叙宾主。
桥门十二东复东,瓜皮小艇夕阳中。
平波拍拍聚群鸭,何时重把竹枝弓。

徐大屡以书招游武夷作诗报之(庚辰)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笥河先生谪仙人,自言死为武夷君。
驰书极道武夷乐,先生弟子洪稚存。
二公足迹半天下,帝许看山兼校文。
奇观眼底无万数,赏心乃在幔亭云。
此邦山水复有几,幔亭差足张吾军。
十年能著几两屐,至今禽向难为群。
昨宵打门送急递,故人书到溪之漘。
为言旧约息壤在,幔亭下界招曾孙。
聚粮三月且勿尔,乾鱼急裹礼所云。
呜呼,笥河胜情不可作,北江胜具不可闻。
我今才薄更踯躅,后人谁替杜审言。

一滩闯然来,一篙镇其恶。
众滩遂奔赴,崖柴互联络。
篙工巧回闪,四面犹惊薄。
暴腮鲤登门,蜕骨蛇赴壑。
江潭识穷薄,性命付所托。
狰兽极奔骇,狞鬼肆拿攫。
划然磨砺过,如以项就锷。
寻常石如拳,震撼亦匪弱。
会当扬巨刃,水底稍镌凿。
纷纷面排者,虽险亦宽廓。
不知天地心,劖刻此何乐。

其二 (辛巳)
两山箭离弦,拽𥮘防奔峭。
由来选长年,佥曰出闽峤。
我今辨土音,某某指临眺。
豫章好身手,华羽偶呼啸。
楚材而晋用,贾勇如剽姚。
撇漩复捎濆,其力足排奡。
衔枚聚群力,邪许嗤鼓噪。
就夷出舍险,厥险亦殊妙。
鹧鸪尔何知,冒雨张皇叫。

其三 (辛巳)
南方草木繁,猥琐乃无状。
一舟坠盘涡,湁潗迷背向。
蒙排出三入,悬布登其上。
数石已黯淡,拗怒况列嶂。
三日行诸滩,头地此独让。
倒戈出前途,斜击更队仗。
万钓争一折,屡折势益壮。
未知破冢行,安稳果无恙。
行矣或怔忡,不行复惆怅。

题万年冲祐宫(辛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连山喷苍霾,过雨犹奔逐。
眼前幔亭峰,隐约露其腹。
腹毛厚松杉,数屋黄泥筑。
闹滩阻登眺,枉道从二曲。
石磴几蜿蜒,楼观想高矗。
岂知万年宫,即此黄泥屋。
孙桷剥虫白,宾径暗莓绿。
穿漏瓦如星,断壁带类镞。
吁嗟高会后,金管咽断续。
三座红云裀,二序紫霞褥。
张孙右鹤驾,彭赵西龟箓。
五岳许平交,七真皆眷属。
人间信可哀,消歇到仙躅。
乾鱼空坛墠,金龙枉巫祝。
咸平天宝间,典礼徒肃肃。
鉴池渺紫房,天柱盘毛竹。
方舆检胜览,掩卷不能读。

登眺隐楼怀二蓝先生(辛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行行百花庄,望望眺隐楼。
山麓渐膏腴,松槚无与俦。
一径入深松,峰峦松外周。
溪曲行将尽,依然碧玉流。
割取作条脱,百万价可售。
路梅老成阴,岩桂馥而幽。
罨画得书屋,杂花相夷犹。
二蓝遂终古,谁此置壑邱。
旧句在前楹,对之思悠悠。

水帘洞歌(辛巳)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水帘之水一百丈,宽窄一丈而强焉。
縆如偪阳布忽悬,迸如晋阳决汾川。
白如玉气出于阗,又如海水立屹然。
我来雨后万道汇奔泉,观之忘返谓之连,洞彻上下与中边。
大风捲云吹之偏,忽而白龙蜿蜒下九天,忽而一群堕鹤之蹁跹。
忽而长虹俯饮于九渊,忽而白猿连背之相牵。
颇觉尽态而极妍。
不知天台之石桥、雁宕之龙湫、黄山之天都、匡庐之开先,奇观数者谁居前。
行将胜览求其全,一一尽著之于篇。

三月三日登江亭(癸未)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长安何处不尘土,爽垲犹数陶然亭。
地偏更饶水草趣,稍觉景物如江城。
今朝三日天气清,水边风物空复情。
登亭突兀出林杪,西山爽气来窗棂。
陶家之土谁所化,一篑顿起再成英。
道咸以来数十载,敦槃坛坫差零星。
偶然命侣事游眺,此亭密迩相逢迎。
每当积雨之既晴,芦芽短长同青青。
小车来去似泛艇,疑有曲汊兼回汀。
儿童三五时坐钓,生鱼吠蛤飞蜻蜓。
去我所居几牛鸣,冲泥步屧门无扃。
梨花满地已如雪,明当重来倒酒瓶。
⑴ 「穿苇小车疑泛艇;出林高阁似登山。」亭中楹联传诵者。

晤芸敏闻兰生有蜀道之行书寄(癸未)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古来诗人每入蜀,少陵玉溪及放翁。
少陵秦州同州来,五盘阁道天下雄。
玉溪晚依柳仲逞,睥睨井络天彭中。
渭南半世在梁益,剑门细雨窥蚕丛。
新城尚书称宗工,凤翔宝鸡去堂堂,江陵白帝来悤悤。
王公出蜀昔何处,王生入蜀今何从。
道咸丧乱既云已,久无豺虎仍巴賨。
蜀中名胜几兴废,登高能赋非诗穷。
輶轩使者难仆数,叉手八韵习雕虫。
未知白华止堂后,于古今体谁磨砻。
君今壮游远行踪,我将倦飞回孤篷。
长安索米苦不饱,归欤踽踽悲无悰。
讯君作诗逢吾宗,我谓雕刻伤天公。
仲宣体弱善自保,登楼勿复嗟飘蓬。
题诗一路傥相忆,不辞万里来邮筒。


共486,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