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954,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采石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南朝重镇一巨石,即今寥落苍烟横。
閒门月出醉渔子,古戍日高眠老兵。
疾帆飞渡曹武惠,短裤跃起常开平。
群雄浪捲去无迹,风打荻花秋乱鸣。

余忠宣公墓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国步仓黄至正时,龙舒重镇费支持。
曾无残卒去降虏,却有老臣来守祠。
半壁江淮馀片土,四山风雨肃灵旗。
墓门咫尺清池在,惨挈全家共涕洟。

黄州舟夜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拂暝帆樯卸近津,山闉沙濑步逡巡。
武昌树远天垂幕,彭蠡潮来浪捲银。
从古英雄皆逝水,即今风月尚娱人。
依然一觉坡仙梦,鹤翅横江大似轮。

武陵谒刘宾客祠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永贞严谴下江津,才士由来易误身。
八友朝权新进局,三唐诗律中兴人。
竹枝蛮女传遗曲,桃树仙宫锁古春。
合与罗池柳侯庙,遐荒宦迹共嶙峋。

镡城谒王龙标祠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我亦旗亭旧酒狂,少年欢梦堕微茫。
偶来蘅沚逢秋社,为访蓉楼吊夕阳。
谪宦此间堪寄傲,诗人从古例投荒。
夜郎更有吟魂在,指点蛮云去路长。

初抵贵阳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少年湖海气全删,忽又探奇入百蛮。
葛镜一桥龙背水,奢香九驿马头山。
诗成楚些巴歈外,岁尽盲风毒雾间。
差喜不毛仍此地,石田多半破天悭。

四壁灯围一室春,乡情浓入绮筵新。
严宣觞政僮旁笑,醉吐花茵主不瞋。
若果百年皆此夕,何妨万里作羁人。
酒酣忽忆茅衡畔,米券煤逋慁老亲。

论诗赌酒动相瞋,意气常从隙处亲。
不见贾生才自大,忽传苏老死偏真。
三年别绪成终古,一辈狂名惜此人。
知有呕心遗句在,伊谁地下慰沈沦。

南明河上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知为春愁为旅愁,南明河上日嬉游。
云间钟磬扶风寺,树杪帘栊甲秀楼。
垒筑香泥偏有燕,矶鸣湍水不宜鸥。
青山满目身无赖,閒逐戎羌赛武侯。

半载相依万里行,蟨蛩心绪各分明。
芳春啼宇催人急,岐路离觞驻马倾。
谈绮暖烘花四座,灯情娇夺月三更。
天涯别是销魂事,却有琵琶管送迎。

如此天涯漫致询,却将何语为君陈。
沈沈瘴雨常疑夜,惨惨蛮花也算春。
山不成名偏遇我,魅犹遁迹况求人。
客愁都入高堂梦,莫过柴门话苦辛。

寄怀詹二文照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羡君此福几生修,依恋双亲到白头。
粗粝亦堪供色养,门闾从不起离愁。
精操酒政森成律,勤课经畬岁有秋。
我独天南多滞迹,望云终日倚山楼。

海内龙门入望遥,却从远徼仰星轺。
温公洛下名增重,裴令淮西谤乍消。
阃外铙歌腾六诏(时公新平永昌回民之变。),阶前干羽格三苗(时将来黔阅兵。)
箐林都在春风里,翻使中原羡峒猺。

其二
七言律诗
吴侬无限旧舆情,妇稚茅檐遍颂声。
一自蜺旌河上去,重听雁户泽中鸣。
商愁宵警常停贩,农困官租欲辍耕。
底事疮痍纷满眼,难将功罪问羊城。
⑴ 辛丑岁,公以严办烟匪,挂吏议,谴戍伊犁,道出苏州,曾走送金阊舟次,旋奉旨留办河务。

其三
七言律诗
天上刚风一霎间,荷戈西出玉门关。
三边动色思筹笔,四海同声庆赐环。
入觐尚须依北阙,救时休便卧东山
畸人不解谀词颂,为向韩门特破悭。
⑴ 来书有引退之语,改号「俟村退叟」。

其四
七言律诗
孤寒八百首重回,独荷南金远赐来。
知己一人零有涕,读书十载报无埃。
粮艘弊重京储急,番舶兵骄海市开。
祗共徐扬诸父老,盼公移节大江隈。

黑白惟从局外看(用来书中语。),偏教蒿目叹无端。
心深莫道旁观易,名重应知末路难。
破甑边情谁复顾,漏卮财力渐将乾。
一身久系苍生望,好为东南自劝餐。

是谁饶舌到公卿,知我吟縢滞远行。
漫喜春官开药笼,偏逢秋士忆莼羹。
味如鸡肋留何益,累及猪肝去始清。
独怪泥涂牛马走,大罗天上记分明。

前人谓夜郎之桑、濮,在黄丝驿以东归化营,风俗淫谬,固亦不减古所云也。客有嫪恋于此者,暇日从而往观。「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失笑遄返,杂缀成诗。
异样烟花亦惹愁,岑云孖雨结绸缪
宛从魔母窥淫室,却在夭家问野楼
锦带缠胸交十字,银环押耳妥双钩
鬼竿影里呵交去,赢得槟榔一笑投
⑴ 苗谓山之高者曰「岑」,水之分流者曰「孖」。
⑵ 夭苗一名夭家,云出自周后,故多姬姓。女子十三四,构竹楼野外处之,苗童聚歌其上,情稔则合。黑苗谓之「马郎房」,獞人谓之「麻栏」,獠人谓之「干栏」。
⑶ 田山姜《黔书》阳载:「洞苗妇锦服短衫,系双带于背,胸前刺绣一方,饰以金钱。」以予所见,双带斜作十字形,交于双乳间,背缀小锦一方,负物则横贯其中,以为纽。
⑷ 耳环大如钩,下垂至肩,富者多饰以珠贝,累累如璎珞。
⑸ 春时立木于野,男女旋舞以为乐,獠人曰「罗汉楼」,龙苗曰「鬼竿」。呵交,谓饮酒也。
⑹ 狆女飨客,以槟榔为上品,咀之辛香满口。盖水浸令软,石贲灰裹蒌叶藏之,昵者始出赠焉。

其二
七言律诗
问是槃瓠几派分,踹堂欢舞一群群
桶裙低露双趺雪鬉剃松堆半笠云
䤃菜登柈腥欲避,刺梨酿酒啐成醺
恰逢蝎子花开日,嫭扒芦笙宛转闻
⑴ 槃瓠,高辛氏之蓄狗也。衔犬戎吴将军头献阙下,帝酬其功,妻以少女。槃瓠负女入南山,生六子六女,自相夫妇,此群苗鼻祖也。详见范史《西南夷列传》。唐宋以前曰蛮曰獠而已。前明就三苗地设府、县、卫,支派遂分。花、白、青、黑、红,以色名;宋、蔡,以国名;龙、仲、韦、谢,以姓名;马镫、狗耳、锅圈,以饰名。又有𦍕獚、木老、紫姜、郎慈、八番、九股、六额子、僰、㺜、猺、狪、狑、𤝎之属。种类虽蕃,风俗略同,故注中杂引诸书,不尽区别之。
⑵ 每以令节,男子吹笙撞鼓,苗妇随之,婆娑进退,疾徐可观,名曰「踹堂之舞」。
⑶ 苗女不履不袜,徒跣而行。围峒锦于腰,重叠百褶,旁无襞积,谓之桶裙。仅及膝者为短裙苗,拖至地者为长裙苗。长裙苗即狆家也。
⑷ 敛马鬣杂人发束为髲,大如斗,缀于顶前,上覆竹笠,旁以五色药珠为饰,贫者以薏苡代之。此系盛妆,惟跳月时始用之。
⑸ 凡渔猎所获,下至蚔蝝蠕动之物,咸糜于一罂,俟其蝍蛆腥臭,始告缸成,名曰「䤃菜」,珍为异味,愈久愈贵。问其富,则曰「藏䤃桶几世矣」。
⑹ 刺梨,一名送春归。干如蒺藜,多芒刺,葩如荼蘼,红紫相间,鲜艳夺目。他省名野玫瑰,皆花而不实,惟黔中实如安石榴而差小,味甘微酸,酿酒极香韵,然不耐饮,虽大户不及一升便头岑岑欲吐矣。饮无杯斝,或用牛角,或插竿于瓮,蹲而啐之。只宜冷饮,热则其臭剌鼻也。
⑺ 黔、粤山壁间三四月多黄花,蕊吐赪绒,蒙茸如绣,许鹤沙《东还纪程》作「蝎子花」,闵鹤瞿《粤述》作「屈子花」。自予视之,即药草中之金石斛也,根如兰,叶如柳,茎多节而丛生。
⑻ 《黔书》谓「苗俗不娴音律,而芦笙之制,六管比栉如羽,独合于古」。余取视之,六管如环,并非排列,惟长管冒匏,短管置簧,稍异耳。跳月时,笙梢悬一葫芦,中贮水,吹久则簧燥,须时时以水润之。滇、僰间谓「好」曰「嫭扒」,见杨升庵《寄字韵》。


共954,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