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88,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活火新茶好自煎,秋槐亭馆烛初然。
蟾宫本隔三霄上,鸥舫谁联一水边?
诗社梦回迷似雾,酒人头白散如烟。
犹思凤阙春浓日,红杏花开避马前。

锁院风高翠插天,故藩宫殿本神仙(试院本前明藩邸旧址。)
地经明月存千古,人过秋风促一年。
丛桂已开江上屋,碧菰新出海西田。
难将薄宦酬佳节,灯火楼台意悄然。

酒初停处漏初停,曲乍听时雨乍听。
不信凉生惊簟滑,何尝暑退已灯青?
山中知己些些月,天末怀人落落星。
本有秋心抱炎日,长林丰草不凋零。

中元之夕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瓜果纷纷祭一杯,烛灰先引客心灰。
白头故与秋相犯,青镜难教月不来。
枌社鼓钟三面合,蕉窗帘幕四边开。
彩云未远银河在,莫上空王选佛台。

使君风味雅称贤,诗比梅花骨更妍。
也信度支盐筴利,不窥职币水刀钱
读书稽古缘多悔,论世知人近自然。
愿与纵谈寒禁口,雨霏衣袖雪漫天。
⑴ 广之盐使僚属,故引度支、职币二官名。

其二
七言律诗
十年乡里岁时谙,粤海归来老尚堪。
架上少书翻律读,座中无佛对花参。
定知春有千场梦,可惜眠无一夜酣。
莫把阴霾种愁怨,古来烟月在江南。

路转峰回入翠微,因过竹院叩禅扉。
僧闲不为吟诗瘦,径僻翻怜宿草肥。
幽意每经茶灶静,尘心那化雨花飞。
秋风落日闻疏磬,笑问支公归未归?

蚕豆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正是催蚕上箔天,离离麦陇露华妍。
山茶谷雨分差后,燕笋春风种及前。
陌上提筐新柳色,灯旁说豆祖师禅(赵州事。)
酸咸若配冬菹味,晚食尤宜下箸便。

叠韵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种豆春秋各一天,低花三月早姿妍。
一筐不向桑阴下,数亩常横麦陇前。
筵几糕餈新供宴,庵园蔬笋合通禅。
蚕娘无涉圃先出,祇惜衰翁欠齿便。

过毗卢寺有感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野寺疏林落日圆,轻车重憩寺门前。
雨淋破壁诗难见,尘锁空房榻尚悬。
草色似怜游屐改,松枝曾拂酒中偏。
回思小阁清斋夜,不听钟声已十年。

看牡丹作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年来憔悴看花眼,每到花时忆往时。
半折画裙帘底见,一双红袖雨中垂。
春生粉靥晨中薄,香度云鬟夜枕移。
今日东风淮上路,不堪惆怅似天涯。

啼鹃不到黄河北,花事摧残亦可怜。
红杏几曾邀雨露,紫薇空是署神仙。
天香荏苒留衣袖,世路崎岖信马鞭。
谁为王孙种芳草,长安春色自年年。

平桥道中示内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篷窗晴色近黄昏,别路风光欲断魂。
芳树浅笼春水岸,乱鸦争下夕阳村。
我思挂剑当桥柱,君欲题诗在寺门。
儿女英雄两无赖,不关春草误王孙。

杨花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春恨星星不自持,东风无力绾柔丝。
高楼消息传多误,中路恩情感渐移。
青眼有时仍属我,白头相向也怜伊。
芳踪纵使甘飘泊,如此分飞怨未宜。

秋蝉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寻常怕唱《哀蝉曲》,为厌蝉声聒耳悲。
况是听来三伏后,不堪疏到五更时。
晓风残月今如此,大柳高槐尽可知。
羽化未成元鬓改,年年空叹转丸迟。

秋蝶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低飞无计避高秋,也趁西风自在游。
强觅芙蓉来水曲,懒寻薜荔到墙头。
衣裳零落春何在,金粉销凝梦已休。
莫向青陵台畔去,乱烟衰草不胜愁。

十年前事浑如梦,题到秋中意转哀。
曾避先生闲斗去,也邀雏婢共听来。
朝朝折草探尘壁,夜夜笼灯拨露苔。
今日王孙寻不得,旧家门巷满蒿莱。

湖中夕泛呈同游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月上湖堤秋夜迟,新凉烟景不胜悲。
曾经打桨迎桃叶,争忍当筵唱《柳枝》。
黯黯虫声沿碧涧,萧萧灯影出红篱。
长年行乐仍多感,何况清游只暂时!

淮阴道中 清 · 汪端光
七言律诗
离愁乡思两难捐,迢递长淮望眼穿。
烟树远平高岸草,风帆斜趁里湖船。
萧萧春色桃源驿,漠漠轻寒谷雨天。
却忆故园行乐处,牡丹池馆又经年。

半天风雨聚浮鸥,胜会空怜客远游。
白草车寒霜入鬓,黄河舟小月当头。
故山一别梅应病,长路千盘母更愁。
行矣黑貂裘渐敝,功名惭愧说吴钩。


共88,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