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353,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古风(续上)
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
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
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
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
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

① 原作依,据四库本改
稽山高入云,鉴湖阔浮空。
禹秦有馀迹,晋宋多钜公。
我来岁及周,梦寐怀清风。
兹欣天气佳,扶桑欲曈昽。
驾言天衣游,盍簪尽鸳鸿。
经夕戒行李,如期集仙宫(自注:早会于天长观。)
联骑出城南,行行指秦峰。
千岩竞吐秀,眼界清无穷。
招提在何许,十里松阴浓。
林端忽钟磬,与客为先容。
群簪拥花界,双佩鸣寒空。
试将比天台,大略如思丰
首读邑浩碑,妙理开昏蒙。
细观元白诗,丘壑罗胸中。
萧壁尚堪面(自注:寺有面壁二大字。),梁薪几经烘
兹宫现有相,禅客谈无同。
朝阳最崭绝,白云抹其胸(自注:朝阳峰最奇。)
杜鹃天下无,至今映山红。
鸡僧始开山,道业闻清衷。
思举照不起,高价倾江东。
袈裟缕黄金,宫女自针工。
昭明亲抱送,礼意何太恭。
白马忽渡江,台城丧英雄。
国破遗衣在,丹青落尘容(自注:寺旧有梁昭明太子画像。)
我辈皆书生,意气飘如虹。
蜡屐共寻幽,宁求香火功。
载酒怀贺老,招隐思戴颙。
赋诗效吹台,一饭敢不忠。
况我贤使君,德宇尤疏通。
楚醴饷百榼,白衣走山中。
嗟余何为者,天资愧倥侗。
谬与酒中仙,偶同蕺山松(自注:蕺山有八松。)
同年妙词章,况有山水供。
古诗如古琴,山高水溶溶。
背囊小奚奴,捧砚长须僮(自注:叔奇题名。)
胜游与佳作,二美今具逢。
品题遍群英,波澜及孤踪。
掬水弄华句,比拟何凡庸
兹会如兰亭,同行类荀龙。
盛事在诗史,奚用呼画工(以上《梅溪先生后集》卷三)
⑴ 原作八,据四库本改
⑵ 自注:天台国清山水秀绝,有思丰堂,尤可观览。
⑶ 自注:寺有梁时薪火,见李公垂诗。
⑷ 自注: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乃于良史游天衣寺诗也。

经年游宦思家乡,枕间魂梦长飞扬。
瓯越相望数百里,鱼雁来往安能常。
水绿莲红王俭幕,我愧才疏笔常阁。
居官不事羡长卿,执一无权犹子莫。
昔年姜被今独眠,何时更作三珠连。
左原风物亦不恶,溪莼抽丝蕨吐拳。
阿连春草诗篇好,劝我归来宜及早。
代笠亭前烟雨中,共把锄犁宁待老。
⑴ 原作官,据四库本改

去岁秋大水,民食方苦艰。
丁壮尚流离,而况白与班。
今春又不雨,事与安危关。
使符下列郡,呼雩舞童鬟。
投文责老龙,贪睡何痴顽。
我闻救灾术,乃在人事间。
兴师古有卫,决狱唐称颜。
年因吊伐有,雨送轺车还。
嗟此旱魃虐,和气知谁干。
半岁幸一雨,人心宁不欢。
麦秀禾可植,田里庶少安。
上纾当宁忧,吏责亦稍宽。
我家箫峰下,山长路漫漫。
东皋有先业,颇亦知艰难。
归耕愿及早,免起将芜叹。

寰瀛三十六名郡,越在东南雄四镇。
宛委周回三百里,草木山川有光润。
秦山鉴水蕴秀异,人物风流夸汉晋。
传闻禹穴自太史,好古无人若为问
杖屦飘然寻洞天,照眼千岩若攒刃。
细看盘石心愈疑,遐想丹书气犹振。
禹贡无传岂其阙,遁甲所书何足训。
彝伦叙自九畴锡,水土平繇五行顺。
洛书六十有五字,王业巍巍此途进。
八卷飞沉天与泉,兹说荒唐理难信。
吾侪去古恨大远,企首难窥禹墙仞。
穴傍有井清且甘,一酌端能洗骄吝。
⑴ 自注:韩退之诗云越俗不好古,流傅失其真。

绿暗梅欲雨,风薰麦初秋。
官舍厌卑湿,僧庐访清幽。
儒餐惯蔬饭,道话便茶瓯。
鉴湖倘容觅,杖屦时来游。

堂堂紫微公,气节横清秋。
风流属犹子,胸壑罗奇幽。
诗篇粲华萼,名字宜金瓯。
州县聊尔耳,行矣天池游。

堂堂范公真天人,配我仁祖为元臣。
材兼文武怀经纶,先忧后乐不为身。
上与夔卨相等伦,正色朝端批逆鳞。
三黜愈光名愈闻,一麾东游禹所巡。
作诗怀蠡祠季真,卧龙山麓井久湮。
绠而汲之清且新,堂于其旁记厥因。
名标清白垂不泯,规尔官师意谆谆。
洗贪濯盗思还淳,人亡迹在嗟己陈。
断碑往往埋荆榛,后人不识真天人。
但能日饮堂中春(自注:越以清白堂名酒。),使君好事贤且仁。
治民律己惟公遵,登堂感槩怀斯人(原作文,据四库本改)
刻石绘像扬清芬,丹青炳耀如麒麟。
凛然如生见如亲,躬修祀事率幕宾。
手酌寒泉羞涧蘋,一酌清我僚吏民。
再酌为国清簪绅,要将清白风无垠。
庶俾范公遗志伸,公乎为仙为明神。
为泽为瑞为星辰,当宁焦劳思若人,九原唤起清边尘。

姬嬴遗迹存者希,世传石鼓稽山碑。
石鼓揄扬得韩子,文与二雅争驱驰。
秦碑夸大颂功德,埋没草莽无人知。
或言山顶石犹在,上有虎豹龙蛇螭。
神藏鬼护荆棘蔽,崖悬磴绝登无岐。
广文好奇穴探禹,梅仙喜事僧寻支
我赞其行要亲睹,勿受世俗流传欺。
望秦秦望两崭绝,何山壁立东南涯。
礼碑屹植最高处,不知磨灭从何时。
剔苔扫墨了无有,模糊片纸亦足奇。
浓云霮䨴黯将雨,古木槎牙蟠老枝。
归来走笔出险语,诃政叱斯同小儿。
诗成得得写寄我,词严意伟法退之。
我闻秦人灭六国,酷若犬磔临江麋。
先王法为秦所负,负秦况有秦有司。
五经灰飞儒溅血,尧舜周孔何能为。
上蔡猎师妙小篆,奴视俗体徒肥皮。
东封太山南入越,大书深刻光陆离。
沙丘风腥人事变,鬼饥族赤谁嗟咨。
汉兴万事一扫去,惟有篆刻馀刑仪。
磨崖欲作不朽计,其如历数不及期。
蚩尤五兵纣漆器,人物美恶宁相疵。
我虽过秦爱遗画,南山入望频支颐。
不须峄阳访枣刻,不用迁史观雄辞。
虚堂默坐对此纸,闭眼暗想君勿嗤。
要知秦碑没字本,却类周雅无辞诗。
⑴ 原作出,据四库本改
⑵ 自注:支遁昔游越中,好山水。梁仙宿云门,访古迹于僧(原作曾,据四库本改)。
⑶ 原作望秦,据四库本乙。

凤凰梧栖竹实食,胡为使之在枳棘。
开轩种梧高几尺,凤兮凰兮聊尔息。
莫羡风微燕雀高,一飞定展冲天翼。
览辉瑞世鸣朝阳,此梧长向人间碧。

留别民事堂(1159年12月7日) 南宋 · 王十朋
二年宦东州,民事了无补。
俯仰愧斯堂,何以报明主。
故家萧峰下,归耕及春雨。
平生畎亩心,感槩聊自许。

宿灵岩赠长老敏行(1159年12月) 南宋 · 王十朋
篮舆谢公岭,杖屦矩罗室。
净名访维摩,一庵仅容膝。
寻僧画屏中,往往多八十。
平生看不足,灵岩最奇绝。
老禅蜀中来,心印传佛日。
脚力穷天下,称此为第一。
兹山昔未开,藏闭最深密。
倘不遇熙朝,造物肯容出。
孙公赋天台,胜地尚遗佚(原作俟,据四库本改)
我欲续金声,愿借山中笔(以上《梅溪先生后集》卷四)

学问称博洽,向后无此刘。
太一然青藜,迟君天禄游。
给札试玉堂,故事久不修。
遴选先实才,闻之辄掉头。
我乃行秘书,肯随铅椠流。
三日扫虚室,伫想心悠悠。
张罗君不顾,窃食吾怀羞。
西风吹兼葭,倚玉嗟无由。

平生少相识,摸索能记刘。
东南小蓬莱,二年同宦游。
濯缨鉴湖水,佩兰以洁修。
自倚肮脏门,不撼富贵头。
西泛吴江澜,委身谩乘流。
回首望故乡,天高路遐悠。
慷慨君自喜,伊优吾亦羞。
乘桴倘有志,愿言呼仲由。
⑴ 原作官,据四库本改

蜀山高岩岩,英物世非少。
青藜卯金子,高步绝云杪。
思苦鸣辄悲,词深谊难晓。
知音有古人,纸上自倾倒。
我昔贤关游,相逢粲衣表。
东归拜言赠,箧笥至今好。
重来已鬼录,魂魄蜀天渺。
蓬山访高躅,空舍不停绕。
定寻穷孟郊,相酬类双鸟。
莫作人间来,世路转难拗。
⑴ 雍正本、光绪本作依

西南有佳士,岷峨秀匈中。
标高语更妙,写出岷峨容。
青天道路难,冥冥慕蜚鸿。
翩然下人间,海阔洪涛舂。
寻幽入禹穴,杖屦谁相从。
万卷蟠腹笥,一榻眠禅丛。
时来访予语,自愧贤非戎。
世态冷处薄(原作簿,据四库本改),交情淡中浓。
去岁鉴湖别,分甘老岩松。
行藏果谁使,离合情无穷。
田园有深约,耘耔当自充。
异时瓯蜀间,林下见两翁。

黄花过后梅花前,云披爱日烘青天。
月良阴剥阳欲旋,蓂馀八荚时半千。
郁葱佳气烛星躔,帝子来从天日边。
淑质岐嶷貌端然,少亲师傅学问专。
六籍奥旨能心传,百家诸司(四库本作史)咸穷研。
馀事翰墨工诗篇,平居为善心拳拳。
君亲忠孝尤两全,放远声色尘管弦。
明窗自结贤圣缘,吾皇知子能择贤。
断自宸衷爱不牵,九重一日丹诏宣。
欢声喜气溢幅员,愿王自爱思无愆。
仰佩天眷奉周旋,保持王体如临渊。
日亲端士远佞便,纸上兴衰鉴古先。
诞宸(四库本作辰)朱邸锡玳筵,鼎来福禄方绵绵。
不须丹灶求神仙,不用贝叶慕真诠。
诚存性尽万善圆,身与国寿俱千年。
⑴ 原作具,据四库本改

不为怕寒贪睡迟,东君妙意端可知。
雪英零落眼界寂,放此孤瘦红南枝。
蓬莱更向逸远地(自注:园在著廷后。),草木宁有夭饶姿。
冰容戏作桃杏色,醉脸雅与神仙宜。
江兄蜡友已前辈,黄生后出非同时。
丹心独与劲节侣,疏影共浸清涟漪。
骚人相顾最不恶,何用车马纷蚩蚩。
典衣莫惜共携酒,对华一展思乡眉。
⑴ 原作昔,据四库本改

吴山苍苍烟霭横,皇都日日春风生。
利涂捷径走轮毂,古道荆棘惟君行。
吴江洪涛拍天汹,万楫千帆日相踵。
六鳌入钓犹不归,急流知退惟君勇。
斜川胜事今临川,锦袍风月追谪仙。
芋魁豆饭吾亦有,脱屣有愧君翩然。
我辈情钟惜离索,为国惜贤情更恶。
江头送别春尚寒,回首冥鸿已寥廓。
⑴ 原作抱,据四库本改

照眼非梅亦非菊,千叶繁英刻琮玉。
色含天苑鹅儿黄,影蘸瀛波鸭头绿。
日烘喜气光烛须,雨洗道装鲜映肉。
此梅开后更无梅,莫惜攀条饮醽醁。


共353,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