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选项

位置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共114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七言律诗(续上)
姑溪楼(1168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四面楼成已壮观,兹楼仍更出云间。
一条溪引五湖水,千里江分两岸山。
是处风烟俱秀发,旧家气象顿追还。
公馀幸此同登览,一醉休辞酒量悭。

和天予孺子亭三首 其一 (1169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南州高士务躬行,不事王侯祇力耕。
西岭已如刚节峻,东湖还似古心清。
正惭老拙非良牧,安有仁恩及庶氓。
若也当年能逐迹,他时容或可齐名。

其二 (1169年)
七言律诗
东汉诸公孰最贤,南州高士独推先。
蒲轮徒枉当年聘,尘榻从教尽日悬。
吾道固应天未丧,此时争奈木将颠。
栖栖尔辈成何事,那似清风万古传。

其三 (1169年)
七言律诗
我来湖上访前贤,正值清秋欲暮天。
十顷败荷攲浅水,千章古木锁寒烟。
遍寻陈迹俱亡矣,独立幽亭祇黯然。
清德照人增我愧,暮年独未返林泉。

三复诗翁白雪篇,渴尘俄得醉心泉。
高人固已追摩诘,好句还应压玉川。
快似凉风来木末,清如皓月出云边。
呼儿好为藏巾笥,莫许闲人取次传。

其二 (1170年9月)
七言律诗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
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
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
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陪任漕胡仓登滕王阁秋屏列岫(1169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滕阁秋屏已快哉,更登列岫少徘徊。
溶溶一水檐前去,隐隐千帆坐上来。
每恨长年成契阔,颇欣今日得追陪。
能并四乐由来少,且对江山举一杯。

登列岫(1169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此邦已是富烟光,那更斯亭冠此邦。
正向座中窥列岫,恰从檐下瞰长江。
闲穿松径云生屧,宴坐蒲团月满窗。
想得山人应笑我,老来强拥碧油幢。

滕王阁三首 其一 (1169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昔日骄王镇此州,特营高阁瞰清流。
一时杰出称雄观,千古争传作胜游。
遍览遗踪容可想,回思往事却堪羞。
时人漫说珠帘雨,空惹骚人拄笏愁。
⑴ 原作朱,据宜秋本改

其二 (1169年)
七言律诗
高阁秋登第一回,顿令心目豁然开。
山腾翠霭浮空去,水引清风入座来。
九夏炎光今已矣,一时佳兴更悠哉。
和君妙句如冰雪,想见胸中绝点埃。

其三 (1169年)
七言律诗
向来高阁久成空,今日雕栏势尚雄。
触影自怜人已老,题诗还愧我非工。
江山满目长悲古,樽俎开怀幸对公。
莫惜踌躇连日醉,此回别后几时同。

贺梁氏书楼初成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
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
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
此地旧多仙窟宅,对君疑是老仙翁。

我心祇是忆天台,欲去无从首重回。
若得此时追五柳,绝胜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发催人老,夜夜青山入梦来。
纵有万钟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⑴ 原校:一作惭愧邦人言过矣,衰翁百念久如灰

再题周处士山居 其一 (1168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山锁烟萝自古青,更临绝顶敞檐楹。
前瞻江气连云起,回顾湖光照日明。
坐久已惊毛骨爽,归来犹觉梦魂清。
从今便拟休官去,梦伴幽人度此生。

其二 (1168年)
七言律诗
闲驱小队出城闉,春色三分已二分。
到处有花浑灼灼,望中无木不欣欣。
故池尚想玄晖宅,荒草空悲太白坟。
满目青山谁是主,独输高士卧烟云。

和李子仪到山居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接得新诗喜有馀,诗中字字说山居。
固知还舍方为乐,亦悟浮名总是虚。
无计林间闲放鹤,何时湖上静观鱼。
我心万事都无累,祇欠归来得自如。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1168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
岂敢嘲风仍咏月,祇思问舍与求田。
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浩然。
多谢君诗过褒拂,愈令惭汗出如泉。

和方叔载读小集(1168年)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江城留滞两经年,强把诗篇拟昔贤。
岂有高歌翻白雪,祇凭短句问青天。
优人献伎徒供笑,丑妇添装岂解妍。
君欲学诗须学古,不应读此向窗前。

老去逢春倍感时,兴来聊复对芳菲。
月明更觉花枝好,风动还惊雪片飞。
一笑休辞今夕醉,四并须信古来稀。
乘闲莫惜频相过(原误作遇),要共携壶上翠微。

五月五日领客泛舟 宋 · 吴芾
七言律诗
要同佳客濯清泉,却下危楼上画船。
拭目已看云际月,洗心还爱水中天。
更无暑气侵尊俎,但有薰风入管弦。
我欲就闲行作别,且拚一醉共陶然。


共1146,分5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