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范围
 
位置
句 第 更多分类

作者
朝代

体裁
韵部
詩詞庫  唐诗选 皮日休(选39首) (阅读本作者全集请点击:皮日休

共3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
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渔泂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由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颜,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干者十数侯,绕者二万里。道之不行者,有困辱危殆。志之可适者,有山水游玩,则休戚不孤矣。咸通九年,自京东游,复得宿太华,乐荆山,赏女几,度轘辕,穷嵩高,入京索,浮汴渠至扬州。又航天堑,从北固至姑苏。噫!江山幽绝,见贵于地志者,余之所到,不翅于半,则烟霞鱼鸟,林壑云月,可为属厌之具矣。尚枵然于志者,抑古圣人所谓独行之性乎?逸民之流乎?余真得而为也。尔后闻震泽包山,其中有灵异,学黄老徒乐之,多不返,益欲一观,豁平生之郁郁焉。十一年夏六月,会大司谏清河公忧霖雨之为患,乃择日休,将公命,祷于震泽。祀事既毕,神应如响,于是太湖之中,所谓洞庭山者,得以恣讨。凡所历皆图籍称为灵异者,遂为诗二十章,以志其事,兼寄天随子。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汎,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澹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𡾼𡾼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一作岸)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
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𢶉(一作掷)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
枕下闻澎湃(一作汃),肌上生瘆𤶬。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
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
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
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
洞气黑昳𥄴,苔发红鬇鬡。
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
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
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
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
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
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
屦泥(去声)惹石髓,衣湿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
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其八 缥缈峰(870年)
头戴华阳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侣,来上缥缈峰。
带露嗅药蔓,和云寻鹿踪。
时惊𪕍𪕌鼠,飞上千丈松。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户冬切)(音隆)
古穴下彻海,视之寒鸿濛。
遇歇有佳思,缘危无倦容。
须臾到绝顶,似鸟穿樊笼。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风。
众岫点巨浸,四方接圆穹。
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岚为吴宫。
一阵叆叇气,隐隐生湖东
激雷与波起狂电日红
礊礊雨点大,金髇轰下空。
暴光隔云闪,髣髴亘天龙。
连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为一雪山,欲与昭回通。
移时却𢷈下,细碎衡与嵩。
神物谅不测,绝境尤难穷。
杖策下返照,渐闻仙观钟。
烟波濆肌骨,云壑阗心胸。
竟死爱未足,当生且欢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① 在大姑山,晋王彪二女,相次而殁,有灵,因而庙焉。
洛神有灵逸,古庙临空渚。
暴雨驳丹青,荒萝绕梁梠。
野风旋芝盖,饥乌衔椒糈。
寂寂落枫花,时时斗鼯鼠。
常云三五夕,尽会妍神侣。
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
俄然响环佩,倏尔鸣机杼。
乐至有闻时,香来无定处。
目瞪如有待,魂断空无语。
云雨竟不生,留情在何处。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引用典故:王佐士
兹山有石岸,抵浪如受屠。
雪阵千万战,藓岩高下刳。
乃是天诡怪,信非人功夫。
白丁一云取,难甚网珊瑚。
厥状复若何,鬼工不可图。
或拳若虺蜴,或蹲如虎貙。
连络若钩锁,重叠如萼跗。
或若巨人骼,或如太帝符。
膀肛筼筜笋,格磔琅玕株。
断处露海眼,移来和沙须
求之烦耄倪,载之劳舳舻。
通侯一以眄,贵却骊龙珠。
厚赐以琛赆,远去穷京都。
五侯土山下,要尔添岩龉。
赏玩若称意,爵禄行斯须。
苟有王佐士,崛起于太湖。
试问欲西笑,得如兹石无。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其十二 种鱼(870年)
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池中得春雨,点点活如蚁。
一月便翠鳞,终年必赪尾
借问两绶人,谁知种鱼利。

糟床带松节,酒腻肥如羜。
滴滴连有声,空疑杜康语。
开眉既压后,染指偷尝处。
自此得公田,不过浑种黍。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茶中杂咏 其六 茶灶(870年) 唐 · 皮日休
五言律诗
案《周礼》,酒正之职,辨四饮之物,其三曰浆。又浆人之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郑司农云:「以水和酒也,盖当时人率以酒醴为饮,谓乎六浆。酒之醨者也,何得姬公制?」《尔雅》云:「槚,苦茶,即不撷而饮之。」岂圣人纯于用乎?抑草木之济人,取舍有时也。自周已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医之不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余始得季疵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磶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于方册。茶之事,由周至于今,竟无纤遗矣。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有《茶歌》,余缺然于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于诗,亦季疵之馀恨也,遂为十咏,寄天随子。
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水煮石发气,薪然杉脂香。
青琼蒸后凝,绿髓炊来光。
如何重辛苦,一一输膏粱。


共39,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