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沈瑜庆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将之岭东劝学,沈涛园廉访以长句见送,次韵奉答,兼柬岑云阶、张坚白(乙巳、丙午、丁未稿,清光绪卅一、卅二、卅三年) 晚清 · 丘逢甲
十年重作广州客,斜日朝台感今昔。
上将高谈横海坛,经师别换名山席。
要令五管盛文治,万派新潮海天碧。
少年豪想鲲鹏化,群蛮犷俗豚鱼格。
朝廷正用名臣后,畀养人才培国脉。
使节联翩后先至,侯伯谷蒲耀圭璧。
并念先公竹马儿,虽作荒伧犹护惜(沈文肃、岑襄勤巡台时皆曾一见。)
平生空慕仓海君,无力能褫虎狼魄。
新交子房偏我厚,卧我元龙楼百尺。
门前更留京兆马,明月清尊永佳夕。
青眼高歌送我东,惜我才薄无能役。
神州百年感桓温,广武一叹同阮籍。
昌江道中怀人 其三 沈涛园 清末民国初 · 王允皙
七言绝句
一诗二字三书癖,复次玄谈与弈棋。
若问涛园全胜处,一生凭仗好襟期。
涛园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王允皙
识君始春官,文囿日翱翔。
怨君久在仕,云路成参商。
丧乱得数见,抑抑神摧伤。
昔逢长安道,贫薄无一觞。
四维既以坏,七尺为卷藏。
公死必天上,我死惟路旁。
我心冬江浪,已冻无轩昂。
公魂晚日珥,虽缺犹辉光。
报公馀此诗,此诗非挽章。
涛园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王允皙
甲午吟馀皇,成诗何其哀。
庚子保南介,筹策何其才。
崎岖军国事,欲以精诚开。
十年馀破车,闵默随风埃。
路人识中丞,空馆归去来。
破车今亦无,影入蒿与莱。
再来逢路人,寒涕同漼漼。
涛园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王允皙
晚翠千载人,临命能慨慷。
崦楼三年志,求仁无怨伤。
此义昔邱山,今弃如毫芒。
岂知精气在,冥漠犹公旁。
礼法泉壤有,日月泉壤光。
泉壤有赓和,忠爱声锵锵。
惜哉世莫传,传之为俗坊。
涛园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王允皙
涛园前后松,颜色青嶷嶷。
昔年种松人,今作松间飔。
飔来如语言,仰诉先忠知。
全归事则已,永结脩门期。
南魂有北眷,西日无东辉。
静夜不可闻,松语酸人脾。
背城幽筑占春深,僵石疏花柳十寻。
旧主尚闻尊酒帝,荒盦今已属诗淫。
相从餔啜誇馀子,每喜风骚得嗣音。
更酹清觞慰猿叟,斜街花事未销沈(石遗精庖,梁髯誇为冠绝。何道州题:「草堂小秀野,花事下斜街。」石遗属爱苍中丞书之。)
背城幽筑占春深,僵石疏花柳十寻。
旧主尚闻尊酒帝,荒盦今已属诗淫。
相从餔啜誇馀子,每喜风骚得嗣音。
更酹清觞慰猿叟,斜街花事未销沈(何道州联:「草堂小秀野,花事下斜街。」石遗取为楹帖,嘱涛园中丞书之石遗室精庖,节庵誇为冠绝。)
按:此诗已见集中。
父母不逮事,百事不足为。
不讳王父母,此语深可悲。
恭维吾祖德,敢云吾知之。
外舅沈涛园,激扬多厚期。
本于先公意,诏我家乘遗。
谓言乘积累,宜作为歌诗。
小子实兢兢,靡日而不思。
命名不得咳,抱孙未亲怀。
永念临殁叹,况积孤生哀。
慎重良有以,闻见求无歧。
托始三四岁,所记可依稀。
闻人说公公,作官在安徽。
信归向儿道,公公念著儿。
分付教尔雅,明年为延师。
堂上张小照,于此识须眉。
憨跳畏嗔喝,每过首必低。
寿辰五月八,学把阿婆卮。
酒阑凶问至,惊哀终日啼。
是年唯己卯,此后多伤凄。
吾父麻衣归,迁居旗下街。
庭中龙眼树,书案设当阶。
手写不记纸,泪下时如糜。
窃窥颜色恶,侧坐不敢咍。
心目忆可见,祸酷痛交摧。
易箦执手泣,太息儿尚孩。
年至十二三,书簏恣翻披。
吾父曩所述,手泽如新题。
先府君年谱,男某谨次排(东流随宦记,言土瘠民贫。)
粤寇凡三至,城内冢垒垒。
生齿既未复,文教非苟施。
邑中邓析子,好持官是非。
好召与之语,餔以酒肉糜。
襦裤尔所利,鞭箠官有威。
感愧或遁去,自此狱无欺。
又云戊寅案,文书存可稽。
别本逾寸厚,细抄累万微。
叙述似未竟,欲传恨不才。
童騃究未省,今知意在斯。
犬牙相错地,自古言多违。
争桑处女丧,沤麻吾水兹。
寺门夜载稿,界上晨亡尸。
岂尝饱毒手,直是支诬词。
阅实赦无罪,诪张谓有私。
风流秋浦咏,响绝不可追(池州府吴姓)
视钱即甚悦,含怒故多訾。
人情易反复,如萍随风吹。
独持南山笔,岳岳难得移。
媚人犹及止,杀人奈何哉。
安庆孙太守,控告义所希(孙谷庭先生致书皖藩,甚激切。)
手录存十纸(祖父手录),兼有当时诗。
天知民不愧,睡起心自夷
□如引舟去,寄语泪勿垂。
白骨可覆视,黄泉岂遂埋。
忝名为父母,那忍事委蛇。
民冤苟不雪,罪大亦何辞。
列书达制府(申请揭验),制府惊且疑。
为民能如此,岂非良有司。
事实良未明,万一亦可危。
私谊况桑梓(沈文肃公督江),人言有阶梯。
移文召伍伯(调江西著名仵作),破棺求瘢痍。
万目见日月,一朝抉云霾。
父老喜害去(池守褫职),道路迎君回。
还愁升擢去,岂悟运化推。
廉吏竟如此,天道谅可知。
先世有薄田,亦足供岁时。
为官而禄薄,不以家人随。
五年古彭泽,清对菊花杯。
中间更事故,斗米岂胜炊。
负郭既不保,没身反得痱。
嗟此实明德,感念空增欷。
匆匆二十年,一得而九遗。
诚当书此事,留布诸方来。
民情苟不诬,知有望江碑。
天阍苟不远,恩泽感妄几。
吾父一片心,不与七尺隳。
七月急归去,寻检旧书斋。
情知渐徙失,谅未付尘灰。
老师吴峰五,表叔魏幼施。
当时皆目见,故实良可咨。
县社有鸡豚,官府有档批。
成诗馀涕泪,令名思用贻。
⑴ 卸事将赴省,寄孙太守、林司马调阳诗,后半云:「未必同舟皆按剑,谁知阴雨独吟诗。此心天鉴民无愧,□□何妨睡起迟。」
畏庐爱苍招集江亭(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宝琛
七言律诗
万苇摇春了不殊,西山如笑向髭须。
得乘佳日循城堞,谁料残年见阙觚。
饮啖尽容吾辈健,行藏未悔半生迂。
盲僧能说同光盛,歌者何戡恐亦无。
注:【题】《近代诗钞》「爱苍」作「涛园」。
共 117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