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濆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李应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6 【介绍】: 清四川成都人。
乾隆间由行伍擢千总,从攻台湾林爽文、廓尔喀,授都司。
嘉庆间镇压白莲教,官至福建汀州镇总兵。
旋与朱濆战于海上,中炮死。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
杨廷理,字清和,号半缘,又号更生,柳州人。乾隆丁酉拔贡,历官福建台澎兵备道,罢,复起建宁知府。有《知还书屋诗钞》。
全台诗
杨廷理(1747~1816),字清和,一字半缘,号双梧,晚号更生。
广西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参考连横《台湾通史》〈列传〉、刘汉忠〈杨廷理的「劳生节略」及「东游草」〉,《台湾文献》第四十七卷第一期,台北,1966年、何培夫〈杨廷理开兰治绩及其风范〉,《台湾文献》三十四卷第三期,1983年、杨永智《明清台南刻书研究》,东海大学中研所硕士论文,2001年。〗。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生,次年朝考一等一名。
初任福建侯官知县。
分别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嘉庆十二年(1807)、嘉庆十四年(1809),三度来台,前后十六年,即使日后宦海浮沉,其心思始终不离台湾,可说是清代治台官员中,最熟悉台湾事务者。
先后曾担任台湾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福建台湾府知府、护理福建分巡台澎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噶玛兰通判等多种职务。
第一次来台时,适值林爽文、庄大田起事,廷理以招募义勇,守城有功而累升道台,后因侯官任内亏空褫职,谪戌伊犁八年。
第二次、三次来台,除击溃海盗朱濆,平定淡水的漳、粤、泉分类械斗外,其力主开发噶玛兰,关系台湾开发颇钜。
其经历之广可谓历来游宦之罕见者,此所以许乔林许之曰:「祈连万里,台澎三至,游岑嘉州未到之境,创蓝鹿洲未建之勋哉!
」(许乔林《知还屋诗钞》序)  廷理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十月初升任台湾知府,随即主持岁试,并委由海东书院掌教曾中立编辑优等文章,亲自校订,以为课艺,计有《台阳试牍》初集、二集、三集,并重刻《柳河东先生集》,著作有《东瀛纪事》一卷、《议开台湾后噶玛兰节略》一卷及《叙刊年谱》。
生前自刊诗集九种,包括《西来草》、《东归草》、《南还草》、《北上草》、《再来草》、《双梧轩诗草》、《东游草》,另有未刊本《候虫吟》,于林爽文之役中佚去。
道光十六年(1836),杨廷理第五子杨立亮请许乔林据各集重加汇辑刊刻,稍删其涉应酬者订为《知还书屋诗钞》十卷,内含《西来草》三卷、《西来剩草》一卷、《东归草》一卷、《南还草》一卷、《北上草》一卷、《东游草》一卷、《拾遗草》一卷及附录杨廷理自撰年谱《劳生节略》一卷,其中《拾遗草》三十首是他从书箧中拾得《候虫吟》的片稿。
台湾省文献会所印《知还书屋诗钞》除包含上述《诗钞》十卷、《劳生节略》一卷外,尚有附录《再来草》一卷、《东瀛纪事》一卷、《议开台湾后山噶玛兰节略》一卷、补遗诗(包括《噶玛兰厅志》、艺文总集《峤西诗钞》、《三管英灵集》、《柳州文艺集》中偶关杨廷理之诗作,凡未见于《知还书屋诗钞》者一并录入)、补遗文。
  今此处所用版本即以文献会出版《知还书屋诗钞》为主。
诗钞中或有增字、缺字者,于注中标示出;又诗钞中点校者对该诗作之按语,亦一并附上。
诗钞每卷皆清楚地载明时间,且诗注甚详,或引前人之诗、佛典、道书等,或记个人生活琐事,种种丰富的生活经验,皆在其诗注中毫无隐瞒;而卷名以「西来」、「东归」、「南还」、「北上」、「东游」为题,更表明了他的官辙无定,四方奔驰的浮宦生涯。
廷理在台之诗作主要见于《东游草》中,时间为嘉庆十一年至十八年(1806~1813),其前自序云:「予以诗纪事,据事直书」,又云取司空图《诗品》之语,作品以「实」、「率」为期,因此《东游草》可说是记录杨廷理开发噶玛兰心路历程的重要作品。
(余美玲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0—1808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字超人,号西岩。
乾隆三十六年武状元。
嘉庆间擢浙江总兵,后兼署福建水师提督,率水师镇压蔡牵朱濆起事,造大船名霆船,转战浙闽海上。
嘉庆十二年十二月,中炮死于潮州之黑水洋。
谥忠毅。
有《李忠毅公诗集》、《水战纪略》等。
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四
李长庚,字超人,号西岩,同安人。乾隆辛卯武进士,官至浙江提督。追封壮烈伯,谥忠毅。有《诗文遗集》。
全台诗
李长庚(1751~1807),字超人,号西岩,福建同安人。
乾隆三十六年(1771)武进士。
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福建海坛镇总兵,嘉庆五年(1800)擢福建水师提督,不久调浙江。
长年致力于追剿海盗蔡牵与朱濆之工作。
嘉庆十二年(1807)十二月二十五日,追讨蔡牵至黑水洋,不幸中炮身亡。
追封三等烈伯,谥号「忠毅」。
  李长庚出身行伍,但是颇能著作,有《水战纪略》、《李忠毅公遗诗》。
论者谓其诗有雅歌投壶之风。
以下乃据典藏于福建厦门大学图书馆之《李忠毅公遗诗》抄本而来。
该诗稿多已蠹蛀毁损,但犹能从诗作中见其征剿蔡牵,宵旰忧劳之苦心,有助于台湾史事之理解。
(施懿琳撰)
黄飞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1 【介绍】: 清福建连江人。
行伍出身。
嘉庆间以熟谙水师,由参将升副将,署黄岩镇总兵。
与李长庚等攻蔡牵、朱濆,平之。
官至阳江镇总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7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
出身行伍,以屡获海盗,擢闽安协副将。
嘉庆间,从李长庚击蔡牵、朱濆,累擢浙江提督。
旋偕福建提督王得禄合击蔡牵于渔山外洋,蔡牵裂舟自沉。
封三等男。
卒谥刚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20 【介绍】: 即爱新觉罗·颙琰。
清朝皇帝。
高宗第十五子。
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
六十年,策立为皇太子。
次年正月受禅,改元嘉庆。
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
四年亲政。
同月,赐权臣和珅自尽,抄没其家。
自即位之初,白莲教军起事,历时九年,用军费银二万万两。
浙闽沿海有蔡牵、朱濆军,活动亦经数年。
十八年,天理教徒起事,其一部突入皇宫,更为前所未有之事。
嘉庆后期,鸦片输入渐形严重,内地银两渐形短绌。
政府财政日益困难,河患频繁,漕运不畅,统治衰落之形势已无法扭转。
卒谥睿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2—1809 【介绍】: 清福建同安人。
初在闽浙沿海起事。
嘉庆间建造大海船,与朱濆会合,屡次打击清军。
寻集船百余艘攻入台湾,得当地农民军首领洪老四、吴维泗响应,号镇海王。
旋与清军战于黑水洋,击杀清军水师提督李长庚。
后为清将王得禄、邱良功所败,自裂其船,沉海死。
洪蕃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 【介绍】: 清福建海澄人。
乾隆武举人。
嘉庆间累官碣石镇总兵,与孙全谋、李光显等屡与蔡牵、朱濆在闽粤洋面交战。
后以老病致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2—1830 【介绍】: 清浙江归安人,字心友,号兰渚。乾隆间钦赐举人,五十五年成进士。嘉庆间累官福建巡抚,署浙闽总督,支持王得禄、丘良功镇压蔡牵。道光间官终仓场侍郎。有《省缘室全集》、《拜飏存稿》。
维基
张师诚(1762年9月11日—1830年2月8日),字心友,号兰渚,浙江归安(今属湖州市)人,进士出身。
张师诚生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丑时。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南巡恩试,张师诚中第为举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再高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
散馆授编修。
嘉庆十一年(1806年)张师诚前往福建担任福建巡抚。
嘉庆十二年(1807年)他积极陈整饬两地积弊事宜,并有效制止蔡牵及朱濆等海贼。
嘉庆十四年(1809年)升任闽浙总督。
同年,他与名将王得禄、邱良功合作会攻,彻底消灭蔡牵势力,嘉庆十六年(1811年)又把本来为平埔族的噶玛兰地区(今宜兰县)置厅管辖。
嘉庆十八年(1813年)他坐视福建詹天香民变,降级留任。
嘉庆十九年(1814年)因该罪过降调江苏巡抚,后又历数官职,官至仓场侍郎,于道光十年(1830年)申时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7—1827 【介绍】: 清浙江瑞安人,字蓉隽。
乾隆末由武举效力温州水师,为李长庚所识拔。
嘉庆间巡洋十余年,屡败蔡牵、朱濆于浙闽粤洋面。
道光初官至福建水师提督。
被劾落职。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