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黎延祖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
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
国士只今惭马队,凌江不用奋长离。
耆旧海南偏,相思二十年。
来攀贝多树,别负荔枝天。
江晚饶芳草,山村(一作春)有杜鹃。
别离无限思,都付疍人船(以上《陈独漉先生年谱》)
黎方回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七言律诗
板桥东望是扶胥,照水无劳拔白须。
此日合为山院长,当年曾是羽林孤。
柳栽宣武围皆抱,柏近王裒树亦枯。
酌酒寿君还自笑,一般霜雪各头颅。
先世诗篇刻已成,罗浮归去好躬耕。
知君幽意无终极,更向丹崖自勒铭。
丰啬从来理必均,况于取义与成仁。
舍生已是前人事,应将长生与后人。
张公捉笔初无意,乱点离离墨光渍。
袖手方回惨澹思,满堂忽作飞腾势。
尤工画鹰与画马,岂有鬼神立其臂。
是何意态奇且杰,历落高深见胸次。
盖闻夫子侠者流,少年唾手燕然地。
纵横青史一千年,颠倒文韬三万字。
破胆亲持与众尝,许身不惜为人碎。
老来伏枥有馀悲,纸上鹰扬犹负气。
叩心自昔飞炎霜,白虹乃为荆轲至。
况君精诚委笔墨,僧繇破壁将无是。
我有填胸万古愁,百神不语群仙醉。
请君放笔作双鸾,夜半骑之问天帝。
托宿依山寺,开帘薄雾封。
山声摇海月,客梦入秋钟。
泉落赴幽谷,鹤归巢古松。
缅然二三子,遥隔数青峰。
① 时奉命援虔,提督诸军,同吏部龚建木参将、弟遂琪游击、甥刘师雄星驰度岭
提兵又过飞来寺,报国深惭似去年。
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以上《莲须阁集》卷一○)
按:此诗康熙本无,据清康熙三十三年陈恭尹选黎延祖校刊本《番禺黎氏存诗汇选·黎遂球》、道光本卷一○补。提督,道光本作“统率”,今依《番禺黎氏存诗汇选》。
(吕永光整理)
赠严广舆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① 昔先高士,于姑夫谢方壶先生诸暨署中,师事沈禹图先生。一时同盟,有严鲁孺、葛冰壶、王伯良、沈仲嘉诸公,谊等骨肉。广舆为鲁孺公子,兹远来叙旧,赋此以赠
风雅有渊源,交道匪儿戏。
义合伦所关,情钟澹成味。
昔我先君子,弱冠游诸暨。
谢公敬爱客,渭阳好尤至。
把臂欣诸贤,岸帻睨群吏。
一时竹箭材,尽誓金兰利。
沈公拜受经,王子估游艺。
严陵足可加,葛洪丹共秘。
小谢更谐谑(方壶先生弟为谢见婴。),俯仰空天地。
或偕圣湖游,或以诸侯寄。
先子拜盟书,谓欲垂世世。
谢公被流言,清廉反为累。
厥后迁且归,骑鲸在狂醉。
孑孑牛衣人,孀兰照枯泪。
夙昔诸君子,存问勤书使。
先子崇大雅,中岁不得志。
硕鼠横当途,狙狯妄要质。
遂掷侧注冠,永矢丘园贲。
城市且稀踪,鱼雁于何置。
惟有方诸生,犹传红豆字。
南北诸乐词,至今尽存笥(王伯良先生号方诸生。)
注:黎延祖原按:延祖奉先大京兆省居五世。甲甲变后,先人遗书片纸不存。同里谢奕脩孝廉先携家寄迹萍洲,书籍多存。先忠悯赠严广舆先生长篇一百二十韵,向无遗稿。偶过谢子村居,搜简旧□,得先子手笔,只存前幅,其后幅为蠹害,不辨字句。今付剞劂,以志不忘。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