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黄道周

相关人物:共 87 位
共 8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刘宪章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宪章(1591年—1660年),字端甫,号澹安。
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复社成员。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
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七十一名同进士出身,授中书舍人。
十三年(1640年),任颁诏。
敕授徵仕郎。
十四年(1641年),任册封。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充壬午科顺天乡试分考官。
考选广东道监察御史,巡视皇城。
实行保甲,国戚、奸民都不敢横暴。
不避时讳、不受私嘱、不惮权贵,数十次上疏论人才得失、民生利弊。
力救刘宗周、张玮、金光辰,举荐惠世扬、黄道周
崇祯十六年(1643年),任癸未科会试监试官。
巡按直隶真顺广大,巡按真定府时,奏请免除助饷8000两,免徵运解天津豆料。
缉拿占产夺妻的巡抚属役张九成,杖杀窝藏盗匪的成五云,奏请处决大盗张申。
流寇起,协同督抚练兵防禦,三关告急,巡察三关、邢襄。
敕授文林郎,有敕命三道。
后补河南道御史,以年迈引疾归乡。
为复社成员,列名武进县第二位。
清初巡抚、巡按联合举荐,奉诏起籍,以卧病为由未就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林铭球,字彤右,一字紫涛。普宁人,原籍漳浦。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官大理寺右副。著有《谷云草》、《浮湘》、《怡云堂》、《铁崖》等集。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维基
林铭球,字彤石,号紫涛,本姓蓝,先世为福建漳浦县人,登第后始籍广东潮州府普宁县人,同进士出身。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补海丰监诸生,举天启四年甲子乡试第七名,忌者以异籍攻之,被除名。
崇祯即位,伏阙上书,准附福建会试。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奉使谕祭唐藩,又命册封岷藩,擢江西道监察御史,申救蓟辽总督洪承畴免逮,荐黄道周起废籍召用。
兵科给事中魏呈润以争监视宣府中官王坤、劾御史胡良机事贬外,铭球论救之。
巡视西城,巡按宣大,移按湖广,奉敕监军。
十一年戊寅(1638年),总理熊文灿招抚张献忠,铭球与分巡道王瑞楠、总兵左良玉谋俟献忠至,执之。
文灿不从。
后张献忠果据榖城以叛。
十二年己卯,监临楚闱。
因与岷藩结怨,左都御史受贿赂,借口楚饷稽迟,镌秩左迁河南臬幕。
旋以护陵功,起补光禄寺监事,转大理寺右寺副。
闯军陷京师,被迫任伪职,后遁归。
乙酉(1645年),南京弘光政权覆灭,铭球在乡集子弟为兵,守望相助,救揭阳郭之奇于贼中。
清兵入潮广,与之奇谋起义兵,图恢复,以积劳忧愤,悒悒寝疾卒,年六十。

人物简介

维基
侯鼎铉(16世纪—17世纪),原名侯宗源,字伯远,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侯鼎铉是太仆少卿侯先春之孙,赠户部主事侯世美之子,黄道周门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中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担任黄冈知县。
当时流寇肆虐,人民生活困苦,他薄罚缓征,革除耗羡,俸馀捐出建筑堤坝堡垒,使得境内安宁;某天有官员带来诏令索取兵船数百,要求徵用商船,他说:「你们以商船为家,夺去等于是割取你们性命!
」拒绝官员,对方很快离去。
之后侯鼎铉迁任湖州推官,多次平反冤狱,改革当地粮运宿弊,并仿效祖父的白粮事宜;再入朝担任户部广西司主事。
弘光年间他和葛遇朝、张弘弼、吴国斗、雍鸣鸾、赵明远、许承钦、任弘震、区志远、秦堈、夏时泰、曹玑、陆禹思、张大章、何应璜、方岳朝、周宪申、蔡元宸、陈宗大、赵翼心、盛黄、周伯瑞、张永禧、刘世斗、傅如汤、张鼎隅、赵悦心、王泰际、章甫、徐懋贤、倪元善一同在户部共事,转为员外郎,南京失陷后出家为僧,有儿子侯曦。

人物简介

维基
陈天定(?
—17世纪),字祝皇,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天定在天启四年(1624年)考中举人,次年(1625年)的会试中式,但因为魏忠贤势力炽盛,他没有参加对策就归乡。
当时海盗肆虐,他和施邦曜商议捍禦策略,在城内训练乡兵,建筑土堡、镇门在岸边;贼人夜间在渡头泊船,二人带著乡兵击败对方,自此海盗不敢再侵犯。
崇祯四年(1631年)陈天定补试成为进士,礼部观政,五年获授行人,十二年(1639年)转任吏部验封司司主事,历任文选主事,杜绝腐败的惯例,被时人称为「开门吏部」。
黄道周遭贬谪到江西,解学龙推荐他,令崇祯帝愤怒;下旨要求刑部追究同党而牵连他,很快恢复官职。
弘光年间,他转为考功员外郎,和林明兴主持广西的乡试;隆武帝继位,命他负责册封靖江王朱亨歅,入朝担任太常少卿,升太仆卿。
福京失陷后与门人方进出家为僧,法号圆慧,很快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殿臣,字心水,号天石,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举人,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以行人擢试御史,疏言计臣当择人如刘晏为度支,军兴不乏而未至病民,不然因贼设兵,因兵增饷,贼未及剿而民且揭竿应之矣。
又请复驿递,驿递者流贼所从起之由也。
初举礼部时,出黄道周门下,道周得罪,赋诗有「如公真不欺明主,在帝何曾杀谏官」之句,当轴颇侧目,出提督南京学政。
左迁山东佥事,以亲老乞归。
国变后奉父避乱入山,为海师缚去,索万金,以友人周容救免,久之,悒悒成疾卒,喜读白、苏二公诗,颜其阁曰「香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3—1644 【介绍】: 明浙江上虞人,字玉汝,号鸿宝、园客。工书画。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崇祯初,疏攻魏忠贤遗党,为东林辨诬。进侍讲,复请毁《三朝要典》,遂焚其板。又上制实、制虚各八策。八年,累进国子祭酒,为温体仁所忌挤,落职。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虽勤于职事,而时势已去,亦无计可施。李自成克北京,自杀。谥文正,清谥文贞。有《鸿宝应本》、《儿易内外仪》、《倪文贞集》。
维基
倪元璐(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书法家,进士出身。
黄道周、王铎并称「明末书坛三株树」,又与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合称「晚明五大家」。
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生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授庶吉士,四年任编修,五年册封德藩,给假养病。
七年四月假满,五月江西主考。
崇祯元年(1628年),升翰林院侍讲,元璐请求毁去《三朝要典》,逐来宗道、杨景辰等阉党。
历迁南京国子监司业、右中允。
崇祯四年(1631年)进右谕德,充日讲官,七年进右庶子。
崇祯五年,元璐四次奏疏乞归,不准。
曾说“吾平生不热爱官,不喜居要人牢笼之内。
”崇祯八年(1635年)迁国子监祭酒。
后被温体仁嫉妒,因而去官闲住。
崇祯十五年(1642年)重新启用为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次年至京,面陈制敌机宜。
五月,破格提拔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充任日讲官。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陷京师,倪元璐荡尽家产,募得数百死士,驰赴北京勤王。
倪元璐入都时,强邀祝汤龄前往,但被婉绝。
元璐得知崇祯殉国,“束带向阙,北谢天子,南谢太夫人”,复题案曰:“南部尚可为。
死,吾分也。
毋紟棺,以志吾痛,”当日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安庆府怀宁人,字六御。家贫嗜学,饶经济,为诸生时即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崇祯四年进士,授广东灵山知县,练兵设险,民赖以宁。累拜监察御史,侃侃能言。巡按福建,防海安民,惩贪剔蠹,不惮余力。
维基
汪游龙(16世纪—1640年),字六御,号时庵,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人。
汪游龙是崇祯三年(1630年)应天乡试举人,次年联捷(1631年)进士,授灵山县知县。
灵山与安南接壤,蜑户和黎人经常作乱。
汪游龙练兵储粮,地方得以安定。
不久,调任番禺县。
海盗刘香老入侵,他亲自出战,刘香老被擒。
升福建道监察御史,番禺人民号哭送别。
巡按福建时,遇上黄道周弹劾杨嗣昌被贬,他上疏营救。
卒于任内。
下僚为其收葬,遗物只有衣服数件。
黄文焕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永福人,字维章。
天启五年进士。
崇祯中,由山阳知县擢翰林编修,因查究黄道周“党与”,牵连下诏狱。
获释后,流寓南都以终。
有《赭留集》,皆在狱时所作诗文。
又有《诗经考》、《楚辞听直》等。
维基
黄文焕(?
—17世纪),字维章,号坤五,福建福州府永福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黄文焕学识渊博,在是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历任海阳、番禺、山阳知县,迁任翰林院编修。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文焕因为黄道周劝谏崇祯帝一事被连坐,和涂仲吉同时入狱;弘光年间获释,擢官中允、詹事,南京失陷后隐居到去世,有《四书诗经》、《嫏嬛》、《陶诗杜诗注》、《楚词听直》、《赪留集》、《老庄注》、《秦汉文评》、《馆阁文集》等著作流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州镇海卫人,字元子。博综群书,尤邃经学。天启五年进士,值魏忠贤乱政,不谒选而归。崇祯时授户部主事,迁工科给事中,农民军破凤阳,辅臣不严惩巡抚杨一鹏等,楷劾辅臣包庇。杨嗣昌主与清议和,夺情入阁,楷亦劾之。丁忧服阕,仕福王、唐王,以忤郑芝龙,请告归。清军陷漳州,郁闷而死。著有《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
维基
何楷(1594年—1645年),字玄子,号黄如,福建漳州镇海卫所(今龙海市隆教畲族乡镇海村)人,祖籍福建晋江,进士出身。
博览群书,尤精于经学,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时值魏忠贤乱政,辞归。
崇祯时,授户部主事,任工科给事中。
率直敢言,杨嗣昌夺情入阁。
何楷弹劾杨嗣昌,结果被降为南京国子监丞。
与林兰友、黄道周、刘同升、赵士春称“长安五谏”。
不久因父丧服阙,乃归乡讲学于紫芝书院。
南明隆武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隆武帝朱聿键授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不久去职,还归途中被郑芝龙派部将杨耿截去一耳。
何、郑自此为世仇。
隆武帝误闻何楷被盗杀,哭了几天。
时人有对子曰:“都院无耳方得活;皇帝有口只是啼。
”清军入闽南,破漳州,愤恚卒。
尚大伦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安阳人,字崇雅。
崇祯四年进士。
历官刑部郎中。
国子监学生有因上书救黄道周而被捕者,大伦请恕之,忤尚书意,罢官归。
李自成攻占安阳时被杀。
维基
尚大伦(?
年—1643年),字崇雅,河南彰德府安阳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河南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
工部观政,授安肃县知县,十年降职为山西布政司照磨,十一年升河间府推官,十二年升刑部陕西司主事,升福建司郎中。
当时刑部大狱有太学生白梦谦,因上书申救黄道周被逮捕入狱,大伦为其辩解,违背当事者的意愿,于是罢官归乡。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安阳时被杀。
共 87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