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嗣昌

相关人物:共 88 位
共 8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9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用晦。
崇祯四年进士。
授御史。
曾抗疏劾论杨嗣昌等人。
十一年,巡按山东。
方行部章丘,闻清兵逼济南,驰还,预守城事。
城破死。
维基
宋学朱(1594年—1639年),字用晦,号旭初,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宋学朱巡按山东,防守济南,城破殉国。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补礼部主事,升精膳司员外,崇祯十一年改云南道监察御史。
为党人所忌。
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宋学朱正巡按山东,至章丘时,济南告急。
学朱急驰前往,上疏求援,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
学朱自叹必死,与布政使张秉文、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守城。
不久,城陷,学朱偕周之训力战南门城上,殉国。
济南知府苟好善、推官陆灿、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39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谦止,号峚阳。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崇祯中,为温体仁诬以杖母不孝罪,遭磔死。在诏狱中作《峚阳草堂说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谦止,武进人。天启壬戌进士,选庶吉士谪荣阳寻伏法有峚阳草堂集
维基
郑鄤(1594年—1639年),字谦止,号峚阳,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横林镇(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
东林党人。
天启壬戌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崇祯年间因被控「杖母」和「奸妹」,凌迟处死。
有《峚阳草堂诗集》。
郑鄤少有才名,随父讲学东林书院。
母吴氏,是大学士吴宗达胞妹。
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九岁中式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有直谏声,文震孟及黄道周皆与之游。
后因随文震孟上言,而被降调。
吴宗达与温体仁合谋,告发郑鄤「假借扶乩的判词,使母遭受杖打。
」郑鄤杖母不孝的罪名上达朝廷。
崇祯八年(1635年)温体仁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弹劾郑鄤「杖母」罪,又加上「奸妹」,共两大罪(「奸妹」确定为诬告,「杖母」则不得而知),十一月,郑鄤被捕,刑部尚书冯英接案后,不敢忤逆于温体仁的权势,却也不欲诬陷郑鄤,于是将弹劾之辞“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原封不动承上,并在报告中对案情只字不提,单单称赞郑鄤学识人品。
然宠臣杨嗣昌此时亦参与附和温体仁等人,上书中伤郑鄤与黄道周,崇祯帝不疑,因而大怒,责令重判郑鄤,并责冯英徇私枉法,诏吏部议处,后被发戍边。。
崇祯十一年八月初六日再提审郑鄤,诉杖母、奸妹之罪之外加控以“奸媳”之罪,即其儿媳韩氏(韩钟勋之女,与郑鄤之子订了娃娃婚)。
法司原拟大辟处死,崇祯帝加等凌迟,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初二凌晨,被凌迟处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宦官。
崇祯时为内侍,有知兵之名。
崇祯五年,督诸将讨叛将孔有德。
次年,克登州。
九年,命为总监御清兵,懦怯不敢战,惟割死人首冒功。
十一年,清兵再入关,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和,致宣大总督卢象升孤军无援,苦战死。
十七年,李自成攻京师,奉命监宁、前诸军,中道弃关走。
福王时,召为京营提督,后降于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胤昌。明福建晋江人,字为磐,号素庵。天启二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有《易史象解》、《经史耨义》。
维基
林胤昌(1595年—1657年),字为磐,号让庵(或素庵),福建晋江县人,进士出身。
治诗经,行二,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正月二十九日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乡试二十二名,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户部观政,六月授南京户部广东司主事,调南兵部职方司。
崇祯元年(1628年),补吏部稽勋司主事,后补吏部验封司郎中、擢文选郎中。
因忤逆杨嗣昌,被削籍为民。
之后不再出仕。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十月卒于家,年六十三。
著有《茧草经史耨义》等书,子林逢泰、林逢济。
丁启睿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永城人,丁魁楚从子。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崇祯十一年代孙传庭巡抚陕西,以杨嗣昌荐,代郑崇俭督军,累加兵部尚书。
时形势紧张,他无法措置。
旋被迫进军朱仙镇,督诸将拒李自成军,不战即溃。
以此下狱,旋得释。
南明弘光时曾充事官。
维基
丁启睿(1595年—1647年6月23日),字性如,号圣临。
明末河南永城人。
丁魁楚之侄,弟丁启光。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八月生。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四十七年进士。
历任南京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
崇祯初年,任山东右参政,因罪贬为山西副使。
崇祯九年(1636年)宁夏兵变,丁启睿斩王辑等为首者六人,功升任右布政使,随巡抚孙传庭镇压农民起义军。
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升任右佥都御史,代孙传庭巡抚陕西。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杨嗣昌荐为兵部右侍郎,代郑崇俭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次年升兵部尚书。
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数次围攻开封,丁启睿督催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傅宗龙等人率兵解围。
后左良玉逃走,其他各军阵脚大乱。
九月,李自成军在马家口决开黄河,水灌开封,开封失陷。
丁启睿与杨文岳逃奔汝宁,明军一路死伤无数,傅宗龙战死,启睿的敕书、尚方宝剑等全部丢夫。
崇祯大怒,将其革职入狱,不久释放。
明亡后,丁启睿靠马士英当上事官,总督河南,后因擒斩归德伪官,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南明弘光朝廷灭亡后,启睿归乡里。
顺治四年(1647年)五月二十一日,因与部分降清官员涉入「王道士案」,以谋反跟兄弟儿子一起被处死。
杨卓然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卓然,字自立,号芝先,湖广辰州府泸溪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
通政司观政,授杭州府推官,七年拾遗,八年起补太湖县知县,十二年升工部屯田司主事,十三年改兵部职方司主事。
杨嗣昌督师湖广,用为监军,于潜山、太湖招抚革里眼、贺一龙等革左五营。
不久五营复叛,被革职罢归。
南明弘光时,起为河南提学副使,改枢密副使。
明亡后流寓扬州,忧郁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江西德化人,字彦清。天启五年进士。崇祯中历兵部职方郎中,出阅蓟辽军务,尽晓边塞形势、战守机宜。十一年冬,以清兵入内地,擢密云巡抚,至即发监视中官邓希诏奸谋,帝遣中官孙茂霖核实,光抃反得罪,遣戍广东。十五年,兵事急,复官,拜兵部右侍郎,总督蓟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时蓟州已陷,清军四出。光扑所督诸路援军,相互观望。次年,邀击北撤清军,兵败,坐诛。
维基
赵光抃(1595年—1643年),字彦清,号石谷,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人。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江西乡试举人,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乡人曹钦程父事魏忠贤,骤得太仆少卿。
光抃语之曰:「富贵一时,名节千古,君不可不审。
」钦程恶之,即日出光抃父赞化为南宁知府。
南宁恶地,赞化侘傺而死。
光抃奔丧归。
崇祯初,服阕,除工部都水主事,榷清江关,又丁祖母李宜人丧归。
崇祯十年服阕,起升兵部职方员外郎,进职方郎中。
光抃喜谈兵,才气雄豪,出语无忌,兵部尚书杨嗣昌奇服之,曰:「吾不及光抃。
」屡疏荐之。
十年秋,升太仆寺少卿,遣阅蓟、辽戎务,尽得边塞形势,战守机宜,列十二事以献。
明年冬,清兵入密云,总督吴阿衡败殁,廷议增设巡抚一人,驻密云,遂擢光抃右佥都御史任之。
至即发监视中官邓希诏奸谋。
帝召希诏还,而令分守中官孙茂霖覈实。
茂霖为希诏解,光抃反得罪,遣戍广东。
后希诏卒诛。
崇祯十五年(1642年),兵事益棘,宜兴周延儒再柄国,有言荐光抃者,周以其年家子也,特起之戍中,微示意曰:以四万金进,可得永督。
光抃家素来富饶,闻命,持数万金入都为军资。
既至,帝召见德政殿。
奏对称旨,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通州、天津诸镇军务。
时清军已克蓟州,分兵四出,命光抃兼督诸路援军。
诸援军观望,河间迤南皆失守。
光抃不敢救,只领兵尾随清军而南。
又闻塞上警,又驱而向北。
廷臣交章劾光抃,谓列城被攻不救,退回高阳,坐视沦覆。
明年复论光抃及范志完。
四月,清兵北旋,光抃、唐通、白广恩等八镇兵邀于螺山,命放大将军炮,无敢应者,光抃下马自执炬放之,敌相顾指曰:好汉!
好汉!
终不敌败走。
帝闻,大怒。
清军退兵后,京城解严,遂与范志完并获罪免职。
帝召见雷演祚,演祚诋志完,而称赞光抃。
帝曰:「志完、光抃逗遛河间,独罪志完,渠服其心乎?
」遂并逮光抃。
光抃尝荐广恩,广恩抗不赴召,帝以是益恶光抃,卒与志完同日斩西市,人咸以为冤。
有《木笔斋集》 。
福王时,太仆少卿万元吉言光抃受事破军之馀,身先被创,与误国志完骈首西市,迄今文武贵贱咸为抱冤。
给事中熊维典亦以为言,乃复其官。
钱增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钱增,字裒卿,号曼修,苏州府太仓州人。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应天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
通政司观政,五年授行人司行人,十年行取考选,授兵科给事中,十三年升户科右给事中,不久回籍。
后起升刑科都给事中,曾弹劾杨嗣昌误国,年四十二时,乞终养归乡。
清顺治九年(1652年),当地抚按交章举荐他当官,以母亲年老推辞,死后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维基
汪承诏(?
—1650年代),字仲宣,号西源,宁国府宁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汪承诏是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获授湖广湘阴知县,调武昌知县,迁广东道监察御史。
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兵下济南,德王朱由枢被俘,派宦官王朝进、张福禄等人从广宁入朝上书,请求和谈。
汪承诏上疏说:「将上书烧掉,不要外传,并把王朝进等人发配远方,无法与敌方通讯。
万一皇上顾念宗亲,可以另外派遣边境的人适量给予用品,说明恩德。
若说:『德王不幸,社稷失守,远走沙漠,但愿戎狄除去灾祸,加以降礼,德王应该优游塞外,以终天年。
皇上已抚养王嗣继承爵位,待其成长就会带领军队守在边疆,发泄王愤。
』这样对方一定明白朝廷大义,可断绝敌方贪婪和欺侮。」。
上奏报闻后,改任汪承诏为河南道御史,巡按湖广,为杨嗣昌监军。
杨嗣昌生病,他前往荆州输调兵粮分配各将令。
不就朝廷将他革职,他为求立功赎罪,请求调用施州土司兵。
回北京后,李自成点名录用,他拒绝并回到南京,起用故官;南京失陷后归乡。
郑成功攻南京,他计划充当内应,被擒拿到南京杀害。
张若麒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胶州人。
明崇祯四年进士。
为刑部主事时,受杨嗣昌心腹王升指使,劾黄道周“假托道学以把持朝廷”,遂得擢至兵部职方司郎中。
洪承畴援锦州,主持重。
若麒伪造捷报,屡促速战,致全军覆没。
败后论死系狱。
李自成入京师,授为山海防御使。
清授顺天府丞,官至通政使。
维基
张若麒(?
—1656年),字天石,山东莱州府胶州人。
明末清初政治家。
先祖为漕汶张氏。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山东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三甲进士,知直隶清苑县,八年调卢龙县。
为官清明。
崇祯十年,以考核最优行取刑部主事。
少詹事黄道周因曾弹劾兵部尚书杨嗣昌,王升指使张若麒谈劾黄道周“假托道学以把持朝廷”,黄道周被削职六级,逐出北京,于是若麒由刑部主事调任兵部职方司主事。
崇祯十一年,升兵部职方司郎中。
崇祯十四年(1641年),加光禄寺卿。
是年,以兵部职方司郎中监辽东军。
松锦大战时,被陈新甲派至洪承畴监督,并急令张若麒催战,以袁崇焕斩毛文龙之事谈款逼迫洪承畴出战。
张若麒倚仗陈新甲,架空洪承畴,夺其兵权,并和马绍愉干扰战事。
结果明军大败,致洪承畴降清,若麒坐船逃至宁远,被论罪下狱。
李自成攻破北京,出狱,授官山海关防御使,张若麒作为李自成的代表赴吴三桂军中议和。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一,张若麒出城五里迎接多尔衮。
顺治元年,任顺天府丞,暂管府尹事。
入清后,历官大理寺少卿、太仆寺卿、通政使。
顺治九年(1652年)八月因母病乞假回乡。
顺治十三年,为京察之年,以久病退休,卒于家。
共 8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