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捷

相关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张问仁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问仁(1541年—?
),字为春,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匠籍。
顺天府乡试第三十六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一名,登二甲第十名进士。
授户部主事。
因张居正曾请他教习其子,后连坐降为兴国州同知,转凤阳通判。
复调顺天,之后升任户部郎中,管理临清钞关。
因病归乡。
有子张捷登。

人物简介

维基
高允兹(17世纪—1653年),字不疑,山东莱州府胶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三年(1630年),高允兹举庚午科山东乡试,崇祯七年(1634年)登甲戌科进士,授完县知县,因守禦有功,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巡按南直隶苏松等处,因父母去世回乡。
服阙,改任云南道御史。
弘光时,不依附张捷,大悲案爆发时要求立刻处决大悲,不令人民生疑;外任湖西道副使后不久南京就失陷,和谭国祯训练乡兵自保,因兵变、国祯死而作罢。
隆武年间他巡按下游,上疏闽南抽税害处,隆武帝下令严厉执法,同时请求免去汀州借助得免。
福京失陷后,降清,顺治十年(1653年)海时行反正明朝,他大骂对方而死。
雍正年间入祀昭忠祠,至嘉庆六年(1801年)获世袭恩骑尉。

人物简介

维基
徐景濂,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福建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天启元年正月考选试御史,四月补浙江道,五月疏攻给事中魏大中、朱钦相、御史温皋谟,并及辅臣韩爌,被下旨斥责,夺俸一年。
二年十二月巡按漕储,三年二月以年例升广东右参议,五月称病,恳乞原任休致。
四年十一月起复原官,五年四月升太仆寺少卿。
崇祯二年被韩爌列名逆案被削籍。
南明弘光时(1645年)吏部尚书张捷题覆|杨维垣请恤「三案」议,予赠荫祭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2—约1646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沾化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天启初为兵科给事中,魏忠贤党“十孩儿”之一,献计汰军以削经略孙承宗之权。又劾罢周启元、韩爌等,代主事曹钦程疏劾周宗建、黄尊素等。崇祯间入逆案。入清,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得授顺天府丞。以老乞休。寻以故革职为民。
维基
李鲁生(1572年—1646年),字尊尼,山东济南府滨州沾化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历鱼台、邯郸、祥符、仪封知县,天启三年考选,六月授兵科给事中,投靠魏忠贤,列“十孩儿”之一。
当时京城有“官要起,问三李”之说,“三李”即指李鲁生和礼科给事中李恒茂、御史李蕃。
顾炎武在《圣安本纪》中也有“一周二李,其权莫比”的记载,其“一周二李”即指周昌晋、李蕃、李鲁生。
四年弹劾应天巡抚周起元,致其削籍。
荐举阮大铖、陈胤丛、陈尔翼、张素养、李应荐、马逢皋、李嵩、杨春茂、高弘图、王大年、张捷十一人。
五年廷推,疏议大学士韩爌,削其籍。
十二月议改书院为忠臣祠,祀故辽阳死难文武诸臣。
六年二月升吏科右给事中,十一月升兵科左给事,疏请用蒙古攻东奴,以舒属国之困。
七年与检讨李明睿典试湖广,八月叙宁锦大捷功,升一级,赏银十五两,升太仆寺少卿。
崇祯元年(1628年),以阉党被弹劾,削籍为民,遣戍山西平定州,遇李自成乱,逃回故里。
顺治元年,在乡杀李自成所置县官,受王鳌永招抚,授顺天府丞。
二年七月,升顺天府尹。
三年五月,以年已七十五告老。
七月由于受到顺天督学曹溶滥送贡监贪腐案牵连,被削籍为民,寻卒。
著有诗集《海月楼集》。
王梦锡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梦锡(16世纪—17世纪),字讷吾、锡侯,南直隶镇江府金坛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王梦锡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5年)联捷进士,获授工部主事,历任员外郎、郎中,外调江西南瑞佥事、广东参政、广东按察使和四川右布政使。
弘光帝继位,召用王梦锡为添注太仆少卿,擢官太常卿、副都御史,因贪污被弹劾,同时又因和张捷有姻亲关系被降级。
南京失陷,他前往绍兴谒见监国鲁王,代替李白春为户部尚书,尽力接济沈宸荃的兵饷,兼任兵部尚书。
绍兴失守,他在南京半壁庵出家,到郑成功攻南京时计划为其内应,事发被杀害;他的仆人朱遵义保护其家人而被擒,严刑下不屈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兆升(16世纪—1645年),字宁侯,号升之,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12年),杨兆升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初授浙江兰溪县知县,天启四年(1624年)丁父艰,服阕,天启七年(1627年)补桐乡县知县,崇祯元年(1628年)调知乌程县,任内为政宽厚、开化人民,所到地方都有声誉。
崇祯四年(1631)以治行最,徵拜南京礼科给事中,居南垣五载,与同邑秉政钜公不协,因病乞假归乡。
安宗时,起为户科给事中,升太常少卿兼都给事中,奉命考核南直隶驻守武官,凡经兵部督抚的不才者,以及经其他衙门滥授官者都削官为民,不法者查明究治。
之后调任户科,随即连续弹劾钱元悫、万元吉、张捷推荐逆臣,不跟从听察。
时阮大铖发起“顺逆案”,原北京降顺官员被废锢捕杀,支持此议的礼部右侍郎管绍宁与杨兆升被恨入骨。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京沦陷,杨兆升归乡,原中书舍人宗灏北逃降清,并随清军南下,出任常州府知府,立即推行“薙发令”,闰六月二十九日,逮捕管绍宁与杨兆升二人全家,将其全部屠杀。
杨兆升临刑时依然不屈服,说:「存此数茎白发,下见先帝九京,有馀荣焉,与薙发苟活者所得孰多?
」最终被打死。
他的妾侍姚氏入官,出家矢志为尼。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宝应人,字君徵,一字圣任。师从刘宗周、黄道周。与倪元璐、马世奇等切磋学问。天启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曾任御史,巡按浙江。后掌河南道事,以严正为群小所惮。《有读书札记》、《醉陶集》。
维基
乔可聘(1589年—1675年),字君徵,号圣任,直隶扬州府宝应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行二,庚子年八月十五日生。
天启元年,乔可聘中式辛酉科乡试二十七名,治易经。
天启二年(1622年)联登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授中书舍人。
崇祯年间上疏弹劾吕黄钟、张捷;改任河南道御史,巡按浙江。
队伍走到金华时遇上水涨,船只无法通过,也找不到纤夫,兰溪知县盛王赞持笏在雨中大声说:「村民正在耕作,县令请求亲自协助。
」他立刻乘肩舆冒雨离去,之后在朝廷推荐盛王赞,其时人们都称赞他们的行为。
不久,乔可聘因为部下贪污被贬为应天府知事,后升大理寺副。
安宗继位,乔可聘官复原职,管河南道事,疏请取消厂卫、停止宴会,未获理会。
御史黄耳鼎外任官职时,弹劾刘宗周,牵连大量大臣,乔可聘指出刘宗周在朝廷态度严肃,为社稷做事,但黄耳鼎讨厌外转,因此诬陷善类,抒发私欲,并非人臣;同时请求让自己出任黄耳鼎的转官,事情最后终止。
黄澍亲自弹劾马士英,马士英恨之入骨,而黄澍巡按湖广的名声不好;刘侨为迎合马士英而指控黄澍,奏章送到司法。
刘宗周怨恨刘侨,打算救黄澍,可是乔可聘说:「刘侨是在迎合马士英,不过黄澍贪污有證据,请传何腾蛟查奏。
」人们都说他的言论得体。
当初刘宗周弹劾叛从大顺或清朝的二十三人,到李沾代行职权时打算推翻,乔可聘监持不可,在御史台和章正宸侃侃而谈,小人都忌惮他们。
左良玉率军东下,马士英撤走所有江北兵力防禦,当时清兵日渐逼近,乔可聘和成友谦共同上疏请求留下江北兵力,固守淮安及扬州,控制颍州、寿州,命刘良佐还镇。
马士英于弘光帝面前指二人大骂,举朝都为之气慑。
南京失陷,回乡终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永言。崇祯元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首陈保固民心一疏,言甚剀切。又疏纠辅臣夺情,罢归。后起太仆寺卿,寻晋大理寺卿。前后上八十余疏,曾言张献忠系诈降,熊文灿不当轻信,后果如其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永言,江都人。崇祯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历官大理少卿
维基
姚思孝(?
—17世纪),字永言,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姚思孝是天启七年(1627年)的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成进士,授庶吉士,迁任户科给事中。
张捷打算起用吕纯如,他指出言吕纯如涉及钦定逆案,不可起用;侍郎郭巩因为逆案贬谪戍边,同乡为他讼冤,杨嗣昌在朝廷得知后驳回。
不久姚思孝以进谏忤旨,被贬为江西布政照磨,移官南京国子助教,转任南京太仆寺丞。
弘光帝即位,擢任姚思孝为光禄少卿,再晋官大理左少卿。
阮大铖罗织僧人大悲罪状,他的名字列入五十三参中名单,但结案后未呈上。
左良玉带兵东下,马士英调黄得功、刘良佐防禦,令淮安、扬州空虚,清兵乘机南侵。
弘光帝召见群臣,他和李之椿、乔可聘、吴希哲等人哭著联名上书请示保卫两地;弘光帝表示同意,然而马士英大声斥骂他们:「你们这些台省专喜欢说些不切实际的话,而且你们都是为左良玉党羽游说,不可听取。
」姚思孝拿起朝笏追打马士英,说:「腹心之患,何故坐视。
」结果计划终止。
南京失守,姚思孝出家为僧终老。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九五
卢兆龙,字本潜。香山(今中山市)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著有《桐封集》、《游五岳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光绪《香山县志》卷一三有传。
维基
卢兆龙,号本潜,广东广州府香山县小榄人。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广东乡试第七十七名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
筮仕清江县,性严毅廉介,课农桑,轻徭役,免罪赎,犯者赴官道旁植柳一株。
有鞠土神杀淫僧诸案,远近神之。
政暇则集诸生谭说理要,行取工科给事中,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会试分考,晋吏科都给事中,京察掌计典,抗论权要,直声震朝野。
时太冢宰缺,少宰张捷疏举吕纯如,兆龙率六科交章论吕尝党魏害正,上手定珰案,墨沈未乾,而臣子自违背之,何以示天下后世。
并劾妄举,事遂寝。
前后掌垣八年,多所建白,烈皇帝特赐黄金百金,金扇一,御书“刚大精神、直方气骨”以宠异之。
册封益、桂两藩。
著有《桐封集》、《游五岳集》。
崇祯三年四月,礼部尚书徐光启奏遣中书姜云龙同掌教陆若汉、通官徐西满等.,前往澳门置办火器,及取善炮西洋人赴京应用,遭到礼科给事中卢兆龙多次上疏要求停止调遣澳门葡兵。

人物简介

维基
刘宗祥,号梧阳,明朝湖广省黄州府黄冈县(今湖北省黄冈县)人,同进士出身。
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
授金坛知县,正直不避权贵,奸猾敛迹。
时海盗王武烈为乱,宗祥捕得之,馀党愤起,人皆危惧,宗祥悉平之。
崇祯年间,任江西道试御史。
后实授监察御史。
崇祯五年,巡按江西,条陈兴利除害数事,称旨。
继按四川,入觐,面劾少宰张捷行私,坐免。
时侯良柱、秦良玉讨平奢贼,赏格不行,宗祥上其状,始录前功,事见《明史》。
进太仆寺少卿,管东路。
崇祯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任江西巡抚,致仕归。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