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乔应甲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郑继芳(?
—1611年),号环枢,光禄寺厨籍直隶河间府盐山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顺天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授知淄川县,调益都县,行取云南道御史,巡按浙江。
时有钱塘人傅时为苏杭织造太监孙隆义子,藉其势三十馀年,冒充颖国公傅友德子孙,授职百户,豪富不仁。
继芳访参,将其置诸法,贵要不能救。
参与万历党争,劾奏东林工科给事中王元翰贪婪不法,后有人以他的名义伪造信函,送到了浙江道御史刘国缙和户科给事中王绍徽手中,礼科都给事中胡忻又将这份书信送至吏部尚书孙丕扬手上,并在书信末尾加上“嘉禾先生近生一子,想丈所欲闻者,并报”,嘉禾先生即沈思孝,曾与孙丕扬在万历二十三年的外计中发生激烈冲突,两人俱无子嗣,所以胡忻故意加上这句话以激怒孙丕扬,孙丕扬果然信以为真,筹划借来年的京察处置郑继芳、刘国缙、王绍徽。
之后孙丕扬偶然将这封书信出示给吏部左侍郎萧云举时,萧云举仔细查看了许久后,提笔写道:“得非诈乎(孙丕扬时年八十,年老且耳背)?
”孙丕扬出其不意,惊异莫名,随后才醒悟被人利用。
万历三十九年辛亥京察由孙丕扬与都察院署事左副都御史许弘纲,吏部左侍郎萧云举、右侍郎王图等人主持,在此次京察中,浙党、宣党、昆党的骨干汤宾尹、徐大化、张嘉言、刘国缙、王绍徽、乔应甲、岳和声等或以浮躁论处,或被转出京城任职,因此三党认定孙丕扬果然因为轻信郑继芳的伪书而展开报复,随即纷纷上疏弹劾攻击。
在此次党争中,东林党与浙党两败俱伤,各有损失,宣、昆党则全灭。
孙丕扬、许弘纲、王图、王国等人则因被弹劾而辞官。

人物简介

维基
项应祥(1554年—1614年),字汝和,号东鳌,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人,同进士出身。
万历八年(1580年)登庚辰科进士。
初授丹阳知县,丁忧归。
服阕,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华亭县知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选授户科给事中。
二十五年六月复除礼科给事中,二十七年三月升礼科左,五月升任吏科都给事中,三十一年与乔应甲捲入第二次妖书案。
三十二年七月升太常寺添注少卿,三十六年八月升右通政,不久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三十七年七月以病乞休。
徐待聘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26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廷珍。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历知乐清、上虞、分宜三县。累官为湖广、陕西按察副使。有《雁山志胜》。
维基
徐待聘(1555年—1626年),字廷珍,号海虞,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军籍。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历知乐清、上虞、分宜三县,皆有遗爱。
升刑部主事,转工部郎中,管节慎库,勾稽出入,洗手奉职。
迁湖广佥事,分守荆南,当奢酋驿骚,缮兵庇饷,山南晏然。
升陜西按察副使,巡抚乔应甲希魏忠贤意,追故侍郎王之寀赃,期旦夕办。
待聘故缓其狱,与应甲抗不少屈,寻引疾归。
著有《雁山志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6—1627 【介绍】: 明陕西长安人,字仲好。冯友子。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御史,以上章言帝失德,帝大怒,欲廷杖之,因阁臣劝解得免。后被削籍。居家杜门谢客,钻研理学。光宗立,起尚宝卿。天启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恭定。有《元儒考略》、《冯少墟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历官副都御史谥恭定有少墟集
维基
冯从吾(1556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
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进士。
改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八月授河南道监察御史。
巡视中城,有宦官求见,但被他拒绝。
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弹劾不去。
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遂被调往外地。
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便不再发生。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冯从吾上疏告戒明神宗:“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禦,章奏留中不发。
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藉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
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
天下后世,其可欺乎!
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神宗盛怒,想要在大殿之上杖责冯从吾。
恰逢仁圣太后寿辰,加上阁臣们竭力化解才得以倖免。
随即便告老还乡,后被起用为巡查长芦等地盐政。
冯从吾洁身自好,任内惠利商人,违法乱纪之事均有所收敛。
不久,冯从吾返回京师,适逢神宗因军政之事大罢谏官。
冯从吾也因而被革职,仍然是因为之前上疏谏言的缘故。
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
罢官归乡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古代贤人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体察考验自己的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
在家闲赋了整整二十五年。
万历四十八(1620年)明光宗登基。
冯从吾被起用为尚宝卿,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因为兄长去世而未赴任。
不久改任大理寺少卿。
天启二年(1622年)擢左佥都御史。
不到两个月,又升任左副都御史。
廷议梃击、红丸、移宫等三大案,冯从吾说:“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
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
”自此以后朝中群小皆畏惧他。
不久,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的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疏诋毁书院。
冯从吾说:“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
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
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
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
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
”于是冯从吾再次称病求归,明熹宗温言安慰挽留。
但是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又相继努力诋毁邹元标。
冯从吾又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
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
”于是再次上疏请求归乡。
天启四年(1624年)春,起任南京右都御史,都接连推却不任。
被熹宗召见授予工部尚书。
恰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相继离开朝廷,冯从吾连续上疏,极力请辞,熹宗遂同意其致仕。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党张讷上疏诋毁冯从吾,冯从吾被革职。
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就立刻派遣乔应甲任陕西巡抚,想搜集各种罪證获罪于他,但都没有收穫。
于是便毁掉了书院,推倒了圣贤塑像,将其扔到了城墙边角。
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得病去世。
崇祯初年(1628年)明思宗恢复冯从吾官职,并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恭定。
与邹元标、钟羽正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
袁鲸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袁鲸,字石麟,湖广常德府龙阳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丹阳县知县。
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考选为山东道御史,疏纠陕西巡抚宋槃,并及南太仆寺卿刘宪宠贪秽状,上令宋槃致仕,刘宪宠禠职。
七月以黔难未平,楚力已匮,条陈四议:一曰分兵屯运、一曰开例纳米、一曰分设鼓铸、一曰佥官解运。
疏末复论韩策、汪先岸,谓韩策为赵南星手引,以外藩而巧躐乎上卿,汪先岸与汪文言同宗,合开典而尽坑其馀贿所,宜立加禠斥。
六年闰六月疏纠吏部尚书王绍徽与原任陕西巡抚乔应甲声气同出处同,一内一外,呼吸相通,相比相信之深,无如此两人者,因列绍徽纳贿鬻官秽状,绍徽遂以赃私狼藉,著冠带闲住。
寻巡按甘肃。
七年八月以殿工加恩,加升一级、赏银十五两、纻丝一表里,升太仆寺少卿照旧管事。
又与总督史永安、巡抚胡廷宴、巡按御史庄谦、帅众合词请建魏忠贤生祠于固镇太白山龙池之西,内有“惟岳齐天,用象生申之翰;如泉满地,式弘赉傅之霖。
绩在东陲,惠流西鄙。
”等语,获赐祠名懋彝。
崇祯二年(1629年)四月以阉党被削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