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师丹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房凤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琅邪不其人,字子元。
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
后以明经通达,擢为光禄大夫,迁五官中郎将。
刘歆建议列《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哀帝问诸儒,皆不对,而凤许之。
歆与凤等乃移书责太常博士。
后为大司空师丹所劾,歆等惧诛,求出补吏。
凤出为九江太守,终青州牧。
申咸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全汉文·卷五十
咸,东海人。
成帝时为博士给事中。
哀帝初,以毁薛宣,为宣子况客杨明遮斫于宫门外,断鼻唇,身八创,寻坐理师丹,贬秩二等。
炔钦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齐人,字幼卿。
许商门人。
善为文,仕为博士,徒众甚盛。
哀帝时,师丹下狱。
钦上书,言不宜贬黜,尚书劾钦不敬,诏贬秩二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5—后5 【介绍】: 西汉鲁人,字子夏。
孔子后裔,孔霸少子。
明经学,举议郎。
成帝即位,举博士,以高第为尚书。
绥和二年累擢为丞相。
后以毁谮免。
哀帝元寿元年复为丞相。
师丹、何武等拟定限田、限奴婢方案,遭皇室大臣阻挠,未能实行。
平帝时,王莽备礼事之,恐而称疾固辞。
久居大位,弟子多为博士大夫者,终无所荐举。
全汉文·卷十三
光字子夏,安国从曾孙。元帝时为议郎,举方正,除谏大夫,左迁虹长,自免归。成帝即位,徵拜博士,以高第为尚书,转仆射,迁尚书令诸吏光禄大夫,领尚书事。永始中为光禄勋,迁御史大夫。绥和初左迁廷尉,进左将军,代翟方进为丞相,封博山侯。建平中免。元寿初徵拜光禄大夫给事中,进御史大夫,代王嘉为丞相,定三公官,更为大司徒。平帝即位,徙太傅,又徙太师,归老,元始五年卒,年七十,谥曰简烈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扶风安陵人。
班况长子。
少受《》于师丹
受《尚书》、《论语》于郑宽中、张禹,以王凤荐,拜中常侍。
伯家本北边,志节慷慨,数求使匈奴。
成帝河平中,单于来朝,帝使伯持节迎于塞下。
后出为定襄太守,有治绩。
迁水衡都尉。
卒年三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 【介绍】: 西汉京兆杜陵人,字子元。
任侠好交,为督邮书掾。
成帝初为大将军幕府属,历任栎阳、云阳、平陵、长安四县令,累迁冀、并二州刺史。
后以高弟入为左冯翊,其治敢诛杀,常以奇谲服人。
哀帝即位,迁为京兆尹。
初依附傅太后权势,谮奏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等,先后代师丹为大司空,代光为丞相,建平二年,封阳乡侯。
同年,以结信贵戚,倾乱政治罪下狱,自杀。
全汉文·卷四十七
博字子元,杜陵人。元帝时为亭长,迁功曹,历太常掾,察廉补安陵丞。后去官,入京兆,历曹史列掾,出为督邮书掾。后为郡功曹。成帝即位,除栎阳令。徙云阳平陵,入为长安令。迁冀州刺史,徙并州刺史,护漕都尉。迁琅邪太守,入为左冯翊,拜大司农。左迁楗为大守。徙山阳太守,病免。复征为光禄大夫,迁廷尉,进后将军,坐王立事免。哀帝即位,起为光禄大夫,迁京兆尹,超拜大司空,迁御史大夫,代孔光为丞相,封阳乡侯,坐承傅太后指奏事下狱自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 【介绍】: 西汉河内温人,字稚游。
哀帝祖母傅太后从父弟。
哀帝立,为卫尉,迁右将军。
不满傅太后干政,以光禄大夫养病。
后拜大司马,封高武侯。
时外戚丁、傅皆骄奢,忌喜之恭俭。
太后欲称尊号,喜与丞相孔光、大司空师丹坚持不可,遂策免。
平帝立,召还。
后复遣就国。
卒谥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26—前1 【介绍】: 即刘欣。
西汉皇帝。
元帝孙。
好文辞法律。
即位初,削外戚王氏之权,罢王莽、王根大司马职,免王况为庶人。
重用孔光、师丹、何武等,实行限田、限奴婢等。
不久起用外戚傅氏、丁氏辅政,听信方士之言,改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后又宠幸董贤,赏赐无度,朝政日衰。
在位七年。
全汉文·卷九
帝讳欣,元帝庶孙,定陶恭王子。绥和元年徵立为皇太子,二年四月即位,改元二:建平、元寿,在位六年,谥曰孝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