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刘虞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后汉书》曰:献帝初童谣。公孙瓒以为易地当之。遂徙镇焉。乃修城积谷。以待天下之变。建安三年。袁绍攻瓒。瓒大败。缢其姊妹妻子。引火自焚。绍兵趣登台斩之。初。瓒破黄巾。杀刘虞。乘势南下。侵据齐地。雄威大振。而不能开廓远图。欲以坚城观时。坐听围戮。斯亦自易地而去世也。
燕南垂。赵北际。
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
⑴ ○《后汉书》公孙瓒传。《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御览》百六十二、七百六十七。《乐府诗集》八十八。《诗纪》八。
上河剌史诗允源 元末明初 · 元天锡
七言排律
观夫贤士大夫应时而出。德被生民。功施社稷。勒之金石。书之竹帛。光耀后世。垂之无穷。此人情之所感。今古之所同也。古之为人臣者。分符列郡。旁施政教者多矣。其宽政则鲁恭为中牟令。专以德化而不任刑。波点之为东海守。其理宽大而不细苛。刘宠为会稽守。简除烦苛。郡中大化。龚遂为渤海守。专以文法。一切便宜。崔景真为平章守。人有罪过。但用蒲鞭者是也。其善政则黄霸为颍川守。力行教化。其才长于利人。卫飒为桂阳守。其所施令。莫不合宜。韩延寿为更都守。为天下最。梁彦光为鄱阳守。称为理最。刘广为莒州刺史。善政为第一者是也。其感政则郑弘为准阳守。随车致雨。孟尝为合浦守。去珠复还。戴封为西华令。蝗不入境。刘琨为弘农守。暴虎负子渡河而去。玉皋为重泉令。鸾翔于庭。政称三异者是也。其报政则唐彬为邺县令。道礼齐俗。期月乃成。第五访为新都令。手反化行。邻县归之。宓子贱为单父令。鸣琴不下堂淮而邑理。顾凯之为山阴令。昼夜垂帘。务简事理者是也。其廉政则胡威迁徐州刺史。世尚清洁。勤于政化。刘虞拜幽州牧。弊衣绳履。食无鱼肉。羊续为南阳守。悬鱼杜意。时苗为寿春令。留犊而去者是也。其有劝课农桑则张湛为渔阳守。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召信臣为南阳守。躬耕劝课。开通沟渎。赵轨为峡州刺史。灌田五千顷。人赖其利者是也。又有辨狱止讼则玉涣为洛阳令。能断法理。莫不曲尽。周处为广汉守。郡多滞讼。一朝决遣者是也。又复民有歌曰。官有殊政。厥德仁明者。郭贺之守荆州也。昔无襦今五裤者。廉范之守武都也。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含哺鼓腹。焉知凶灾者。岑熙之守魏郡也。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威。民怀其惠者。朱晖之为临淮也。蔽芾甘棠。勿剪勿伐者。召公之化民不忘也。又有陆云之为凌仪令。羊祜之为荆州刺。笋勖之为安阳守。各留遗爱。吏民思之。为立祠碑。第五伦之罢会稽也。父光攀辕相泣。相随数百里。姚元崇之罢荆州也。所乘鞭镫。民皆截留。侯霸之罢临淮也。百姓卧辙不许去。伟哉此徒。赫然德誉。光辉传记。寥寥万古。激砺后人。然各能一艺。远播遗风耳。今我刺史之镇兹邑也。天姿粹敏。风彩轩昂。以秋水之清。冰轮之白。晴雷其令。时雨其恩。绥抚吾民。酌古良牧之政宜于今者。宗而奉之。考诸理国之设称于人者。承而守之。民间旧有不便事理。一皆革去。如其非道。一毫之物。不取于民。或有邦国之须。不得已敛役。则计定日时。榜示于内。牒传于外。咸使闻知。民皆悦从。事无不立。弊无不蠲。二年之间。民不见吏。往日逋逃。趋风慕义。尽还本土。凡使客迎送之费。不抽民户。皆以公钱支应。男有馀粟。女有馀帛。冻馁之患绝矣。因以删除苛法。宣畅和风。其为民吏或有罪过。宽容且慈。不加刑罚。论之以理。导之以德。此其政之宽也。惠均于鳏寡。威振于顽犷。恪勤匪懈。旁施美化。凡所处画。悉皆合宜。务为敏速。事简理最。此其政之善也。大抵食前方丈。厚己薄人。人所同也。公则不然。到任初日。先制公衙供给之事。禁断酒肴。凡百杂冗。一一蠲免。不纳苞苴。身远嫌疑。虽他郡守令所寄之物。终不容私以补官用。朝与夕惟一饭一羹。厨火萧疏。机案凄凉。此其政之庶也。禁察非法。邪佞化为忠直。惩诫顽凶。奸猾变为循良。体狱有阴功。神明扶佑。决讼至公正。民庶得宜。毒民害物者绝于四境。此亦报其政也。劝课农桑则土地尽辟。风雨顺时。飞蝗不入。人不失时。去其凶秽。霜又延降。五谷丰熟。此亦感其政世。然则所谓宽政善政廉政报政感政。公于一己俱已备焉。吾于一眼悉得见之。于乎。当国步多艰之际。深念圣明君之忧勤。抚我残封。操持劲义。尽忠竭力。贤劳庶务。使吾残民咸得苏息。其为惠爱。曷胜言哉。由是政声传闻于庙堂。以至士庶。中外迩遐皆称叹美。方知盛誉光辉青史。传万古而不朽也。公之德行。又有古人所未及者。扬历班行。每当要地。提按四道。采访二方。再执兵权。树立大功。出入中外十年之间。一国重权。皆归掌握。立成之节。表于朝端。与大人相国观风一时。为郡一时。人皆曰。如此荣宠。三韩千载。一家而已。虽使照天蜡烛。水精灯笼。复生于世。岂敢与公当也哉。仆亦化下一愚民也。涵泳恩泽者久矣。将欲颂德。操管所窥。有何益于褒青赞白乎。然默默而不传。则后之人焉能尽知今日之美论哉。因成二十四句一章。以示吾侪二三之子庶有感于将来者。谨写其诗奉呈机下。(刘随为成都通判。严明通达。人谓之水精灯笼。田元均凡有政讼。问之尽情。人谓之照天蜡烛。)
利见龙飞第廿年,喜予方遇使君贤。
恩波浩浩涵千里,寿域熙熙咏二天。
成俗化人诚尽美,孝家忠国亦俱全。
乘时号令晴雷殷,冠世功名白日悬。
囹圄久空闲木索,闾阎再活足财钱。
煌煌一邑风还变,赫赫三韩道已传。
拄笏朝朝山气爽,鸣琴夜夜月华圆。
于民心重徵租绝,父老谈高颂德连。
政价罕今尤罕古,义声无后更无前。
龙楼凤阁应催竉,兽穴禽栖总得便。
我欲立碑官路畔,吏当卧辙野亭边。
韦弦薤水犹多事,燕坐棠阴自寂然。
大雷贼刘虞平饮至诗 明末清初 · 阮自华
七言律诗
山城节钺倚云隈,江浦雷霆动地来。
部下官材皆国士,帷中素女赡兵才。
投鞭赤壁流先断,试剑丹阳石自开。
欲笑楼船过汉跸,溟濛风雨射蛟台。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兵略部
袁术 清 · 缪沅
公路浦前白日昏,千重骇浪犹腾奔。
袁曹昔时争战地,秋原尚作黄云屯。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
谬算适足羞先公,强云图谶天所赞。
里谣谁记当涂高,僣号不闻阎象谏。
符命之说诚荒唐,当车有臂疑螳螂。
江淮冻饥士卒死,宫中日夜为荒亡。
蛾眉皓齿竞害宠,冯家小女悲悬梁。
灊山之败所自致,江亭奔窜如亡羊。
堆床十斛仅麦屑,一勺入口无蜜浆。
当时割据意何取,离离满目悲禾黍。
我来袁浦为吊古,老龙昼眠蛟夜舞,鲸波蚀尽战场土(众尊为帝,而欲奔匈奴以自绝者,刘虞也。因当涂高谶语,而欲自称为帝者,袁术也。汉末群雄,惟术为至愚至妄,身死后妻孥不保,亦惟术为至惨。篇中综本传始终言之,不漏不支,自然中节。)
献帝拘幽帝业虚,远藩奉表帝刘虞
坚辞欲避匈奴去,忠荩偏遭贼瓒诛(为公孙瓒所杀。)
⑴ 虞亦帝室之胄,为幽州牧,有仁政,青、徐士庶归者百万。袁绍、韩馥奉表称帝,虞责诸人大义。
燕南垂,赵北际。
猛鸷公孙曾割据,中央如砺拟赤符,妄以童谣应祥瑞。
雄心枉自杀刘虞,兵败身燔竟何济。
此日空留战伐名,浟浟河水有馀清。
垂杨万树渔千户,眼底何曾话易京。
劝食升米把酒止,古来作吏俗而已。
矧我作吏赤紧全,请言其俗一冁然。
三年没阶趋下风,九转丹成拜跪工。
金鸡初鸣出门去,夕阳来下牛羊同。
有时供具应四方,缝人染人兼酒浆。
有时迎谒跪道左,掀公于淖犹衮裳。
祝融不许子同梦,新宫半夜郁攸光。
捕蝗那管汝暍死,刘虞露冕横秋阳。
衣服学为成庆画,参军来从屋漏旁。
周官三百六十职,佛经万劫千灾殃,顷刻教汝一身当。
大府文深日怒嗔,小吏文巧舞杀人。
鼓吹一部肉雷响,铁锁千行环佩喧。
高坐腰舆织路途,居家日日别妻孥。
猪肝久食客无聊,重叠书来请绝交。
有时切切私自语,明日出门无所去。
里保催公速下乡,死人横陈三两处。
乐府古题序(案:丁酉。):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馀。而作者之旨,由操而下八名,皆起于郊祭、军宾、吉凶、苦乐之际。在音声者,因声以度词,审调以节唱,句度短长之数,声韵平上之差,莫不由之准度。而又别其在琴瑟者为操引,采民氓者为讴谣,备曲度者,总得谓之歌曲词调,皆斯由乐以定词,非选调以配乐也。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后之审乐者,往往采取其词,度为歌曲,盖选词以配乐,非由乐以定词也。而纂撰者,由诗而下十七名,尽编为乐录、乐府等题,除铙吹、横吹、郊祀、清商等词在乐志者,其馀木兰、仲卿、四愁、七哀之辈,亦未必尽播于管弦明矣。后之文人,达乐者少,不复如是配别,但遇兴纪题,往往兼以句读短长,为歌诗之异。刘补阙之乐府,肇于汉魏。按仲尼学文王操,伯牙作流波、水仙等操,齐犊沐作雉朝飞,卫女作思归引,则不于汉魏而后始,亦以明矣。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剩,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曹、刘、沈、鲍之徒时得如此,亦复稀少。近代唯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倚傍。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昨梁州见进士刘猛、李馀,各赋古乐府诗数十首,其中一二十章,咸有新意,余因选而和之。其有虽用古题,全无古义者。若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特书列女之类是也,其或颇同古义。全创新词者,则由家止述军输、捉捕词先蝼蚁之类是也。刘李二子方将极意于斯文,因为粗明古今歌诗同异之音焉。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
剜剜深脐脂燄燄,人皆数(一无数字)叹曰。
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膏销骨尽烟火死。
长安城中贼毛起,城门四走公卿士。
走劝刘虞作天子,刘虞不敢(一作取)作天子。
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董逃人莫喜。
胜负相环(一作翻)枕倚,缝缀难成裁破易。
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
赣岂无杰才,少有中我律。
君以谒求交,相见便相入。
赣岂无杰观,少有投我笔。
君以题求诗,相许便相及。
况加积(四库本作精)业斋,亦入缘督集。
岂其夤缘深,姑以臭味密。
初知若久要,三岁如一日。
质稳不受浮,疑非自赣出。
辟雍诸伟人,大抵旧相识。
其高固天资,所揉亦气习。
谁使地块高,未放天马逸。
今听鹿鸣歌,催赴兰省急。
行时梅欲华,到时梅欲实。
愿言子如梅,华实俱蔚蔚。
笔头驱六丁,榜首争甲乙。
青衫拜白头,人子愿始毕。
修途莫之量,前辈顾所立。
⑴ 原作愿子,据四库本乙
题刘壮肃奏议后 其一 (己酉) 清末至民国 · 陈衍
七言绝句
蜡炬谈兵幕府秋,刘虞残客老田畴。
可怜谁卖卢龙塞,桑海茫茫万事休。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