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江万里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平阳人,字能一。
博洽好古,为江万里诸人所知。
累官知信州。
元初居乡里,以翰墨自娱。
有《云根痴奄集》。
全宋诗
林千之,字能一,号云根,平阳(今属浙江)人。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士,历南康、江阴教授,连江丞,判嘉兴。入为枢密院编修,出知信州。秩满归里,宋亡,以翰墨自娱。有《云根痴庵集》,已佚。事见清乾隆《平阳县志》卷一六、民国《平阳县志》卷二八。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二五一
林千之,字能一,温州平阳(今浙江平阳)人。博洽好古,工文词。宝祐中自武学赐第,改文科。历南康军、江阴军教授,累官枢密院编修,知信州。入元不仕,以翰墨自娱。著有《云根痴庵集》。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九、一八二,《宋季忠义录》卷一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鲍度,度宗咸淳六年(一二七○)官侍郎,徇贾似道意劾左相江万里
事见《宋史·宰辅表》五。
全宋文·卷七九三七
鲍度,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登淳祐七年进士第。历官殿中侍御史,咸淳中知庆元府。官至侍郎。见《咸淳临安志》卷三三,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一二八。
赵介如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浮梁人,字元道。
江万里弟子,其学静深有本。
宋理宗宝祐间进士,通判饶州。
入元,为双溪书院山长,从学者甚众。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赵介如,字元道,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东北)人。登宝祐元年进士第。依附贾似道,为门下客。历通判饶州。德祐初知漳州。时贾似道谪漳,介如护之,未果,为郑虎臣杀。入元,起为双溪书院山长。见元蒋子正《山房随笔》,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八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康军都昌人,字子玉,号古崖。
江万里弟。
历守大郡,所至以循廉称。
知南剑州,内宽外明,政教备举,以兴学为第一义,增置学田,以助廪饩。
元兵至,冒险难赴饶州兄所,与子江铎俱被执,不屈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宁建安人,字道生。
高抗不仕。
丞相江万里荐为郎,先致书,再遣使。
本方坐门前石矶垂钓。
使者至,问本之居,本答以“前村即是”。
及使者去,本即持竿渡溪而去,不知所终。
全宋诗
詹本,字道生,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度宗咸淳间左丞相江万里荐为郎,走避不赴。
事见《谷音》卷下。
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2—1297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会孟,号须溪。
少补太学生。
理宗景定三年廷试,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
江万里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不仕,隐居以终。
工词,多抒家国之恨,沉痛真率。
有《须溪集》、《班马异同评》、《放翁诗选后集》等。
全宋诗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生年据本集卷九《百字令》自注“仆生绍定之五年壬辰”,卒年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因母老,请为赣州濂溪书院山长。
五年,应江万里邀入福建转运司幕,未几,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为临安府教授。
四年,入江东转运司幕。
五年,为中书省架阁,丁母忧去。
元成宗大德元年卒。
遗著由子将孙编为《须溪先生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所录,辑为十卷,另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
新元史》卷二三七、《宋季忠义录》卷一六有传。
 刘辰翁诗,《须溪集》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有关书引录,编为第一卷。
《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以宜秋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编为第二、三、四、五卷。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诗选
辰翁,字会孟,庐陵人。
年十七,登陆象山之门。
年二十四,补太学生。
宋景定壬戌,年二十九,廷试对策,忤贾似道,置丙第,以亲老请濂溪书院山长,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又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托方外以归,隐居不仕。
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
会孟天资超特,人物伟然,以文章居当世之第一流。
宋社既屋,肠断哀些,抆泪讴吟,积至万首。
文祖先秦、《战国》、《庄》、《老》等书。
字体奇逸,自成一家。
有《须溪集》二百卷。
草庐先生吴澄称其文典雅温润,明白敷畅,读之可见其为正人,非虚誉也。
词学图录
刘辰翁(1232-1297) 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人。有《须溪集》、《须溪词》。
全宋文·卷八二六二
刘辰翁(一二三二——一二九七),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少补太学生,景定三年第进士。
以亲老请为濂溪书院山长。
江万里、陈宜中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
宋亡,遂不复出。
当贾似道当国,辰翁对策极言时弊,以是得鲠直名,文章亦见重于世。
元大德元年卒,年六十六。
好评点诗文,多达数十种。
著有《须溪集》。
见《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三五,《宋季忠义录》卷一六,《宋元学案》卷八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抚州临川人,字元宪,号蕙山。
可叔弟。
工文词,善兵法。
江万里荐为朝请郎,贾似道逐万里,目其为同党,遂弃官不复仕。
有《愁吟集》。
全宋诗
艾可翁,字元宪,号蕙山,临川(今属江西)人。
可叔弟。
江万里荐入仕,贾似道逐万里,目为党人,遂弃官不复仕。
著有《愁吟》,已佚。
事见《江西诗徵》卷二三。
今录诗二十八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吉,字几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有《懒真小集》,江万里为之序。
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
今录诗十七首。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高吉,字几伯,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江湖诗派诗人之一,著有《懒真小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诗十余首,收入《江湖后集》。见《江湖后集》卷一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信州永丰人。宁宗嘉定间进士。为郢州推官。元兵至,守将潜逃,从龙抱印登城,大呼:“张巡、许远之事,正在今日。”咬指血书“死战报国”四字。与子熙力战而殁。
全宋诗
黄从龙,字伯云,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专精《毛诗》,深于六义,曾获江万里称誉。
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别附卷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皆深究义趣,了然于心。中年以后,清浚回到四明一带,在今宁波东逗留五年后,“爱东湖青山境致清绝,往挂锡焉。”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天渊,黄岩人。说法四明万寿寺归隐清雷峰洪武中召为天界僧官左觉义命住持灵谷寺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清浚。
字天渊。
台之黄岩人。
具戒游参。
见古鼎铭公有所入。
命司内记。
说法于四明之万寿。
未几。
弃众归隐清雷峰中。
荐绅先生。
挽留不可得。
宋公濂。
作文送之。
其略曰。
余初未能识天渊。
见其所裁舆地图。
纵横仅尺有咫。
而山川州郡。
彪然在列。
余固已奇其为人。
而未知其能诗也。
已而有传之者。
味冲澹而气丰腴。
得昔人句外之趣。
余固已知其能诗。
而犹未知其能文也。
今年春。
偶与天渊会于建业。
因相与论文。
其辩博而明捷。
宝藏启。
而琛贝焜煌也。
云汉成章。
而日星昭焕也。
江万里
风利水驶。
龙骧之舟。
藉之以驰也。
因徵其近制数篇读之。
皆珠圆玉洁。
而法度谨严。
余益奇其为人。
传之禁林。
禁林诸公。
多叹赏之。
余窃以为。
天渊之才。
未必下于秘演浩初。
其隐伏东海之滨。
而未能大显者。
以世无仪曹与少师也。
人恒言。
文辞之美者盖鲜。
呜呼。
其果鲜乎哉。
方今四海混同。
文治聿兴。
将有如二公者。
出荷斯文之任。
倘见天渊所作。
必亟称之。
浩初秘演。
当不专美于前矣。
或者则曰。
天渊浮图氏也。
浮图之法。
以天地万物为幻化。
况所谓诗若文乎。
是同然矣。
一性之中。
无一物不该。
无一事不统。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诚不可离而为二。
苟如所言。
则性外有馀物矣。
人以天渊。
为象为龙。
此非所以言之也。
天渊将东还。
士大夫多留之。
留之不得。
咏歌以别之。
以予与天渊相知尤深也。
请序而送之。
共 1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