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曹勋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曹耜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六四
曹耜(一一三七——一一九七),字仲本,世为开封人,以父曹勋葬天台(今浙江天台),遂为天台人。
绍兴十九年以郊恩奏补成忠郎。
乾道五年为明州通判,八年为临安府推官。
后出知严州、徽州、衢州,入为司封郎官,改工部郎中。
绍熙元年差知常州,以论罢。
庆元元年差知蕲州,待次里第。
三年以疾卒,年六十一。
见楼钥《攻愧集》卷一○三《工部郎中曹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1895 【介绍】: 清浙江长兴人,字吉大,号叔宪,晚号辟非老人,松隐先生,自署无意识界老衲。
官河南知府。
精鉴赏,家富收藏,喜治经,攻小学,善篆隶,名于时。
五十后始从事绘画,山水人物颇有古意。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八
张度,字吉人,号叔宪,又号辟非,长兴人。历官河南候补知府。
谢杰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三八
谢杰,字景英,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居台州(今浙江临海)。
良佐后裔,与陈傅良、楼钥为忘年交。
曾任提干、参议等幕职,淳熙中通判信州、温州。
奉祠主管云台观,卒。
见《止斋集》卷四一,《松隐》卷一三,《攻愧集》卷八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四,雍正《浙江通志》卷六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颍昌阳翟人,字元宠。
曹勋父。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
以閤门宣赞舍人为睿思殿应制,以占对开敏得幸。
官至道州刺史。
有《箕颖集》。
全宋诗
曹组,字元宠,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始登第,郊礼进《祥光赋》,诏给事殿中,为睿思殿应制。登仕未久而卒。有《箕颍集》二十卷,已佚。事见《挥麈后录》卷二、清雍正《河南通志》卷六五。今录诗九首。其与李质奉诏同作《艮岳百咏》因无法区分主名,今俱系李质名下。
词学图录
曹组,字元宠。颖昌(今许昌)人。有《曹元宠词》,今辑本《箕颖词》。
庾荜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南朝梁新野人,字休野。
博涉群书,有口辩。
举秀才,累迁尚书殿中郎。
齐武帝永明中,曾以散骑常侍使魏和亲。
出为荆州别驾,清身率下,妻子不免饥寒,受明帝褒美。
后迁通直散骑常侍。
荜早历显官,乡人乐蔼有干用,素与荜不平。
蔼仕不得志,荜轻之。
入梁,蔼以西曹勋为御史中丞,荜始得会稽行事。
会职事微有谴,帝以蔼为其乡人,使宣旨诲之。
荜大愤,发病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释道昌诗,据《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三九八四
道昌(一○九○——一一七一),俗姓吴,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幼礼澄公为师,十三受戒。
后师湖州道场妙湛大师,遂嗣其法。
历主何山、瑞光、育王、蒋山、径山、灵隐诸道场,赐号佛行大师。
稍倦应接,告老退隐,自号月堂。
后出主净慈。
乾道七年卒,年八十二。
曹勋松隐》卷三五《净慈道昌禅师塔铭》,《补续高僧传》卷一○等。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道昌。号月堂。湖州宝溪吴氏子。得法于雪峰慧和尚。所至以行道为己任。不发化主。不事登谒。每岁食指随常住所得用之。衲子有志。充化导者多却之。有以佛令比丘持钵资养为言者。师曰。我佛在日犹可恐。今为之必有好利者。而至于自鬻也。径山净慈育王。皆师说法处。而曲高和寡。法嗣无闻。或谓和尚行道经年。门下未闻。有弟子得不辜妙湛乎。师不对。他日再言之。师曰。子不闻。昔人种瓜。而爱甚者。盛夏之日方中而灌之。瓜不旋踵而淤败。何也。其爱之非不勤。然灌之不以时。适所以败之也。诸方老宿。提挈衲子不观其道业内充。才器宏远。止欲速其为人逮。审其道德则淫污。察其言行则乖戾。谓其公正则邪佞。得非爱之过其分乎。是正犹日中之灌瓜。予深恐识者笑。故不为也。后有同乡僧名悟者。称得师道。住杭之五云山。略展规模。然亦终不振。师每念丛林下衰。纲纪大坏。皆繇为师者不统之以道。故使在下者。得以非义乘之玩习。既久。遂谓当然不知其悖。故师行事发言。终其身不妄。盖于时事。深感于中。为后学法有不得不然者耳。名闻于朝。赐号曰佛行。后无疾而化。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一
释道昌,字月堂。
姓吴氏,归安人。
幼投鹿苑,礼澄公为师。
年十三,祝发受具,坚持净节,不异成人,踰年行脚,不禅 寒暑,寻访耆宿,究取上乘。
时妙湛佳(住)湖州道场,声誉甚盛。
昌往谒之,一日问妙湛曰:“不起一念,时还有过也。
”无妙湛曰:“须弥山尔,作么生会。
”昌于言下领略,自是机峰捷出,有辩无碍。
罢参归霅川,土人莫倚,施米、麦、豆六百斛,恳之主何山。
左丞叶公寄栖卞山,与昌甚契,每鱼鼓相从,伊蒲共僎,为方外忘形之交,继主平江瑞光,移穹窿,又迁四明居育王山,皆创成法席,一新寺宇。
先是,妙湛住净慈,有大通所传云门大师摩衲已八代相授,至是妙湛对雪峰,大众以此衣授昌,众谓不失其宗,人以为荣。
叶公帅建康,时蒋山新经戎烬,屋仅数椽,叶公奏请昌住此山,不数年楼阁化城,若自天降,宝祖规制,尽复旧观。
翠华驻临安,灵隐方丈虚席,诏补其处。
时丞相汤公,慕昌践履笃实,德腊俱高,欲以激昂。
有众为奏,授“佛行大师”之号。
时年已七十馀矣,乃以耄辞,选林泉幽胜为出尘之所,退居其间。
因以“月堂”号所居,杜门谢客,以娱晚景。
会净慈阙主,十方衲子恳府帅王公入山敦请,昌不得已,乃承命复出。
辛卯岁正月,忽击鼓辞众,远近咸集,无不泣留。
侍者宗本求语,昌曰:“吾平生拈古颂古,其语已多,尚何言哉。
”端然而化,年八十有二,僧腊六十九,葬于寺之东隅,松隐曹勋为之铭。
董仲永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三七五
董仲永(一一○四——一一六五),字德之,号已定居士,开封(今河南开封)人,舜臣子。
以父荫授入内内侍省左班殿直,以扑护禁掖火有功迁右侍禁。
钦宗覃恩,转西头供奉官。
高宗即位,转东头供奉官。
累官至左武大夫、昭庆军承宣使,终入内内侍省押班。
乾道元年卒,年六十二。
见《松隐》卷三六《董太尉墓志》,《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六、职官五四之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泰州人,字嘉甫,自号松隐居士。
入太学,升上舍。
靖康之难,携二子走行在,丞相范宗尹以遗逸荐。
高宗绍兴中隐居象山,特恩授怀宁簿。
无仕进意,手植万松于径,行吟其间。
好《左传》、《史记》、《汉书》,耽杜诗。
素习养生,精医卜之书,手制药饵,惠利甚博。
有《尚书类数》、《传信方》、《改注杜诗》及《松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6—1139 【介绍】: 宋高宗后。
开封祥符人。
邢焕女。
高宗为康王时所聘。
金人入京师,从三宫北迁。
徽宗遣曹勋归,后脱所佩金环付,以与康王早相见为愿。
高宗即位,遥册为皇后。
后卒于五国城,金人秘之,高宗虚中宫以待者十六年。
显仁太后回銮,始闻,谥懿节,改谥宪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吉州安福人,字才美。寓鹿门山。高宗绍兴末京西招讨吴琪招其充忠义军破虏统制,之邵率所募千人入西京,修葺北宋诸帝陵,创置永安军,收复郑州等地。日与敌战,屡胜,终以兵粮不继而归。
全宋诗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少贫,佣书于里中富豪。高宗时,知均州兼管内安抚。罢官归,旋起知雷州。事见《夷坚志·支甲》卷八。
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戴之邵,字才美,吉州安福(今江西吉安西北)人。
少家贫好学,倜傥有豪气。
绍兴末,吴珙招充忠义破敌统制,之邵遂率所募千馀人入西京,修葺诸陵,创置永安军,收复郑、密等州,屡战屡胜,以兵粮不继而归。
高宗授以右承务郎。
隆兴间擢知均州,乾道中知雷州。
有惠政。
历太府丞、刑部郎官,将漕荆襄,卒。
见《夷坚志》甲卷八,曹勋松隐》卷八,《宋史全文》卷二四下,《明一统志》卷五六,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九。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