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霸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19 【介绍】: 宋江陵府公安人,字晦之。
少从柳开游,嗜学甚力。
真宗诏有司征天下士,其名列第四。
历任房州文学参军、昭信县令,后摄理真州事。
有《洪范王霸论》。
全宋诗
张景(九七○~一○一八),字晦之,江陵公安(今属湖北)人。真宗初年进士,调馆陶主簿。坐公累贬全州,赦还为房、襄二州参军,楚州宝应主簿,知泗州昭信县。天禧二年卒,年四十九。事见《宋景文集》卷五九《张公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七一
张景(九七○——一○一八),字晦之,江陵公安(今湖北公安)人。咸平元年进士,调大名馆陶县主簿,贬全州,会赦还,为房、襄二州文学参军。中废,因陈尧咨荐,复选楚州宝应主簿,改大理评事、知泗州昭信县,移掌真州榷茶务。天禧二年九月以疾卒于官,年四十九。景幼丧二亲,贫不治产,从柳开学,有集二十卷。事迹详宋祁《张公墓志铭》(《景文集》卷五九),《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丁锬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隆兴府新建人,字仲熊,号瓮天。
以伊洛之学,倡于江右,弟子云集。
与陆九渊为友。
领淳熙、庆元、嘉定三举,官曲江县主簿。
朱熹知南康军,聘掌白鹿书院,不就,时与往复论学。
有《春秋要辨》、《易通释》、《书辨疑》、《王霸论》、《性理大旨》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1013 【介绍】: 宋京兆人,字得中。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累官太常博士,曾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得太宗嘉赏。
历知曹、解、颍、蔡四州。
恬于荣利,好吟咏,每游山水,留题自称“岩夫民伯”。
善修养之术,奉命参预校定《道藏》。
官终判太府寺。
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
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
有集。
全宋诗
李建中(九四五~一○一三),字得中,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后移居洛阳(今属河南)。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解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后历道、郢二州通判,两浙转运使,知曹、解、颍、蔡四州。真宗景德中,进金部员外郎,掌西京留守御史台。官至工部郎中、判太府寺。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九。有集三十卷,已佚。《宋史》卷四四一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全宋文·卷一○五
李建中,(九四五——一○一三),字得中。其先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避地入蜀。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释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历通判道、郢二州,入为太常博士,直集贤院,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金部员外郎。加司封员外郎、工部郎中,参与校定《道藏》。大中祥符六年卒,年六十九。建中好古勤学,善书札,尤工行笔,有《土母帖》等传世。有集三十卷。《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末宋初藤州镡津人。
王霸大略,以能诗名于楚越间。
晚岁寓居潭州攸县司空山,好神仙之事,常辟谷累月。
宋太宗雍熙间,服药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
五代末至宋初在世。
王霸大略。
以能诗名于楚越间。
所作《题庐山瀑布》诗,为时人所称。
寓居潭州攸县司空山。
好神仙之事,常辟谷累月。
宋太宗雍熙间服药而卒。
宋僧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六有其传。
诗话总龟》卷一一引《雅言系述》、卷一五引《雅言杂载》存其诗3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蟾,寓居潭州攸县司空山。好神仙事,多辟谷累月。雍熙中服药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5 【介绍】: 唐河东人。
乡举进士。
玄宗天宝末,安禄山奏为河北海运判官。
三迁大理评事。
郭子仪辟为从事。
肃宗时拜谏议大夫。
代宗广德二年,为散骑常侍、河中尹,兼御史大夫。
永泰元年,与裴冕等待制集贤院。
官终户部尚书。
璀廓落有口才,好谈王霸之略,居职责成属吏无过而已。
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璀。河东人。乡举进士。天宝末为河北海运判官。三迁大理评事。至德初累转吏部侍郎。广德二年为河中尹兼御史大夫。永泰元年授散骑常侍集贤院待制。大历五年迁户部尚书。十年卒。赠太子太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蜀人,字厚之。初隐庐山,不为章句学。德宗贞元中李巽荐其材,辟西川掌书记,历协律郎、监察御史。工诗。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0—822以后 苻,《全唐诗》、《全唐文》讹作“符”,岑仲勉《跋唐摭言》已辨正。自称庐山山人,字厚之。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凤翔(今属陕西)人,家于成都(今属四川)。代宗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德宗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贞元八年(792)依山南东道节度使樊泽,上书求修孟浩然墓。屡充幕职,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宪宗元和四年(809)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柳宗元称其“艺术志气,为时闻人”(《贺赵江陵宗儒辟符载启》)。事迹散见苻载《荆州与杨衡说旧因送游南越序》、《唐摭言》卷二等。《全唐诗》存诗2首。
唐诗汇评
符载(760-822以后),字厚之。凤翔(今属陕西)人,郡望武都(今属甘肃)。大历末与杨衡、王简言、李元象栖于青城山,建中初又同隐于庐山,称“山中四友”。后屡充幕职。贞元十九年依西川节度使韦皋,以协律郎摄监察御史为节度支使。元和四年为荆南节度使赵宗儒记室。有集十四卷,《全唐诗》存诗二首。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八
载字厚之。蜀人。隐居庐山。李巽观察江西。辟掌书记。试太常寺协律郎。授监察御史。

作品评论

唐摭言
合淝李郎中群,始与杨衡、符载等同隐庐山,号“山中四友”。
北梦琐言
唐武都符载,字厚之,本蜀人,有奇才。
始与杨衡、宋济栖青城山以习业。
杨衡擢进士第。
宋济先死,无成。
符公以王霸自许,耻于常调,怀会之望。
韦南康镇蜀,辟为支使,虽曰受知,尚多偃蹇。
韦公于二十四化设醮,请撰斋词。
于时陪饮于摩诃之池,符公离席盥漱,命使院小吏十二人捧砚,人分两题,绕步池滨,各授口占,其敏速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岭表剑浦人,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少游学于长安,南唐李昪升元中,隐居洪州西山。工诗,兼通释志、天文历象。有《文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3?—879? 字嵩伯,长江以北人。举进士不第。文宗大和初南游,足迹遍于江南、岭南等地,作诗投献赵棨、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方伯连帅。与任畹友善。约宣宗大中三年(849),隐居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与蔡京、贯休往还。令山童卖柑以为山赀,日以读书种兰吟诗饮酒为事。卒,方干、曹松、杜荀鹤均有诗哭之。其事迹多与南唐另一陈陶相混,后人多将二人误为一人,其集中亦混入南唐陈陶及他人作品,尚有待甄辨。今人陶敏有《陈陶考》。陶工乐府,《陇西行》传诵甚广。其著《文录》10卷,已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1卷。《全唐诗》存诗2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4?—968? 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或云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好游学,善解天文,长于雅颂。自负台铉之器,不事干谒。南唐烈祖时,宋齐丘秉政,陶鄙其为人,遂隐于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以吟咏自适,专以服食炼气为事,宋初犹在。或云仙去。生平事迹见于《钓矶立谈》、《江南野史》卷八及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由于此陈陶与唐诗人陈陶时代接近,均隐居洪州西山,此陈陶传记中误载唐陈陶史料,后人多误二人为一人,此陈陶诗亦误收入唐陈陶诗集。如《续古二十九首》云“生值揖逊历,长歌东南春”,即指吴杨溥禅位于南唐徐知诰事,是诗当为此陈陶所作。
全粤诗·卷一四
陈陶,字嵩伯。岭南人。世居岭表,以儒业名家。唐宣宗大中时,挟册游学长安,声诗历象无不精究,常以台铉之器自负,恨世乱不得逞。南唐升元中,南奔将求见烈祖李昪,自度不合,乃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宋马令《南唐书》卷十五、宋陆游《南唐书》卷四有传。诗十卷,后人编为二卷。
唐诗汇评
陈陶(803?―879?),字嵩伯,长江以北人。初举进士,不第。大和初南游,足迹遍今闽、浙、苏、皖、赣、桂、粤诸省,作诗投献赵棨、桂仲武、罗让、周墀、韦廑等方伯连帅,与任畹友善。大中中,隐于洪州西山,与蔡京、贯休往还,令山童卖柑为山赀,日以读书种兰吟诗饮酒为事。卒,方干、曹松、杜荀鹤均有诗哭之。其事迹与南唐另一陈陶相混,宋以后多将二人混为一人。陶工诗,长于乐府,有《文录》十卷,己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二卷,亦混入南唐陈陶及他人作品。

作品评论

北梦琐言
大中年,洪州处士陈陶者,有逸才,歌诗中似负神仙之术,或露王霸之说,虽文章之士,亦未足凭,而以诗见志,乃宣父之遗训也。
沧浪诗话
陈陶之诗,在晚唐人中最无可观。
唐才子传
陶工赋诗,无一点尘气,于晚唐诸人中,最得平淡,要非时流所能企及者。
《唐绝诗钞注略》
陈宏渚刻陈集书后云:陶瑰响骤发,杰思突来,如《鸡鸣曲》、《陇西行》,千古绝调也。
《诗学渊源》
陈陶……诗宗元和,格调高于诸人,而诙奇间类长吉,乐府诸作尤神似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4 【介绍】: 唐曹州冤句人。本贩私盐,曾读书,应进士不第。僖宗乾符初王仙芝起事,巢聚众响应。五年仙芝战死,巢遂为全军统帅,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转战中原及江南,六年进入岭南,克广州,众至百万。继而回军北进,入湖南,沿湘江而下,经鄂州东行。广明元年连克饶、信等州。渡淮北上,称率士大将军,旋改天补大将军。攻克洛阳、潼关,入长安,即位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中和三年撤离长安,旋克蔡州,围陈州,三百日不下。因腹背受敌,屡战失利,次年退至泰山狼虎谷,不屈自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4 排行六,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出身盐商之家,少时与王仙芝以贩私盐为事。善击剑骑射,喜任侠,屡举进士不第。僖宗乾符二年(875),天下饥荒,巢聚众数千人起义以应王仙芝。仙芝为唐军所害,众推巢为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广明元年(880),巢攻入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朱温叛,与李克用等率军攻巢,巢被迫退出长安。中和四年(884),兵败退至狼虎谷,为其甥林言所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巢自幼能诗,其《题菊花》一诗,《贵耳集》卷下云为5岁时作。《全唐诗》存诗3首,其中《自题像》一首原为元稹诗,系后人所窜入。
唐诗汇评
黄巢(?
-884),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
出身盐商家庭,曾应进士举,不第。
乾符二年(875),率众参加王仙芝义军。
仙芝战死,枝推为义军首领,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
广明元年(880),攻入长安,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中和四年(884),兵败自杀于泰山狼虎谷。
巢能诗,《全唐诗》存诗三首,其中《自题像》一首乃后人伪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侯官人,字智周。幼而秀异,五岁口占诗,六岁援笔立成。又精于琴棋草隶,不烦师授。年十七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4—850 字智周,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父肃,为闽府大将,好聚书。
林杰5岁就学,6岁赋《王霸坛》诗,为人所爱,遂见器于福建观察使唐扶,后又受观察使卢贞、黎干所嘉奖。
稍长,与李远、赵格相唱和,副使郑立为撰《奇童传》(已佚)以贻之。
17岁将西入长安,未启程,卒。
郑立有《哭林杰》诗。
又善书法、词赋。
事迹略见《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闽川名士传》、《唐诗纪事》卷五九。
全唐诗》存诗2首,残句2。
全宋诗
林杰,字智用,五岁即能诗,年十七得疾卒。事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