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武三思

相关人物:共 51 位
共 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06 【介绍】: 唐襄州襄阳人,字孟将。
登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
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
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
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
卒谥文贞。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少补太学生,博涉经史。
登进士第,调清源丞。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中贤良方正科,擢拜监察御史。
圣历初,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以诛张易之、拥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迁中书令。
神龙二年(706),为武三思所排,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卒。
谥文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
柬之所存之诗均为乐府体,辞彩斐然,颇沿齐梁旧习。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五
柬之字孟将。
襄州襄阳人。
少补太学生。
第进士。
累补青城丞。
永昌元年以贤良徵。
时年七十馀矣。
试策第一。
擢拜监察御史。
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召还。
狄仁杰荐为司刑少卿。
迁秋官侍郎。
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迁凤阁侍郎。
中宗即位。
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
封汉阳郡公。
迁中书令。
监修国史。
进封汉阳郡王。
加特进。
令罢知政事。
授襄州刺史。
寻为武三思所搆。
贬新州司马。
愤恚卒。
年八十二。
景云元年赠中书令。
谥曰文贞。
建中初又赠司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18 【介绍】: 唐晋州临汾人,字荣期,本名馀庆。
少举童子科。
长师事王义方。
高宗上元初,应八科举皆中,授武陟尉。
尝乘县令赴州,开仓赈济灾民。
武则天时,为左卫长史、弘文馆直学士。
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忤旨,下迁水部郎中。
武三思用事,以贤见忌,出守豪、蕲二州刺史,所至礼化大行。
睿宗初,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累封平原郡公。
有《三国春秋》、《明堂新礼》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8—721 原名馀庆,字荣期,排行四,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客居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高宗上元三年(676)应八科举,授武陟尉。永隆元年(680)应岳牧举,对策擢上第。武后垂拱中,累补左卫胄曹参军,入阁供奉。历司宾寺主簿、左卫长史兼弘文馆直学士、正谏大夫兼右控鹤内供奉,左迁水部郎中,出为棣州刺史。中宗时,为濠、蕲二州刺史。睿宗即位,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封平原郡公。玄宗开元九年(721),卜居尧山、沮水间,卒。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勃、骆宾王交往。著有《明堂新礼》3卷,又文集10卷等,均已佚。《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员半千字荣期,晋州临汾人。卒玄宗开元间(《旧唐书》谓卒开元二年,《新唐书》则谓卒开元九年),年九十四。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半千字荣期。齐州全节人。本名馀庆。少师事王义方。义方谓曰。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因改名半千。上元初举八科皆中。授武陟尉。又应岳牧举。对策擢上第。垂拱中累补左卫冑曹入阁供奉。长安中五迁正谏大夫。除棣州刺史。中宗时为濠蕲二州刺史。睿宗立。徵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平原郡公。开元九年卒。年九十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0—700 【介绍】: 唐并州太原人,字怀英。狄知逊子。举明经。为并州都督府法曹,转大理丞,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时称平恕,迁侍御史。历宁州、豫州刺史。所至皆有政绩。武则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神功初复相。后出为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等职,率军追击突厥兵。入为内史。封燕国公。卒谥文惠。追封梁国公。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0—700 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举明经,授汴州判佐,转并州法曹参军。高宗仪凤中,为大理丞。迁侍御史,度支郎中,出为宁州刺史。武后时,入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抚使。转文昌右丞,出为豫州刺史。左授复州刺史,徙洛州司马。天授二年(691),拜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贬彭泽令。征为魏州刺史,转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入为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拜纳言。圣历初,为河北道元帅,还授内史。三年(700)卒,赠文昌右相,谥文惠。中宗追赠司空,睿宗追封梁国公。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仁杰善举贤才,能诗文。《新唐书·艺文志》录有《家范》1卷、文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仁杰字怀英。
并州太原人。
举明经。
授汴州判佐。
天授二年累迁至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为来俊臣诬搆下狱。
免死贬彭泽令。
神功元年擢鸾台侍郎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加银青光禄大夫。
武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
仁杰切谏。
请立庐陵王。
后感悟。
卒复唐嗣。
寻拜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圣历三年卒。
赠文昌右相。
谥曰文惠。
中宗反正。
追赠司空。
睿宗朝追封梁国公。
豆卢钦望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30—709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
豆卢宽孙。
武则天圣历二年拜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寻授太子宾客。
中宗时擢尚书右仆射。
居相位十余年,因张易之、武三思等专权,独谨身自全。
神龙二年拜开府仪同三司。
卒谥元。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钦望。雍州万年人。累官越州都督司宾卿。长寿二年拜内史。封芮国公。坐阿附李昭德贬赵州刺史。入为司府卿。迁秋官尚书。中宗还东宫。拜太子宫尹。进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罢为太子宾客。中宗复位。擢尚书左仆射平章军国重事。进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安国相王府长史。卒年八十。赠司空并州大都督。谥曰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715 【介绍】: 唐雍州蓝田人。
举明经。
武则天垂拱初为监察御史,累官左肃政台御史大夫。
遇事敢言。
武三思意,出为岐州刺史。
复为右台大夫。
中宗时,节悯太子败,诏珦穷其党羽。
时睿宗居藩,被牵连,珦密奏保释。
擢户部尚书,封河内郡公。
卒谥文。
全唐文·卷二百
珦。雍州蓝田人。第明经。调鄠尉。垂拱初拜右台监察御史。累擢户部尚书。赐爵河内郡公。授太子宾客检校詹事。以老致仕。开元三年卒。年八十一。赠兖州都督。谥曰文。
周允元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5 【介绍】: 唐豫州安城人,字汝良。
弱冠举进士。
武则天延载初任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则天宴宰相,诏各述书传中善言,允元日:“耻其君不如尧舜。
武三思以为语有指斥,纠而驳之。
则天曰:“闻其言足以诫,安得为过?”卒,则天为七言诗悼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0—716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
弱冠以明经及第,调隆州参军事。
武则天长安时擢秋官侍郎,忤张昌宗,出为定州刺史。
中宗神龙初,擢大理卿,忤武三思,出为青州刺史。
前后为刺史十三郡,皆以清廉著闻。
累官工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8 【介绍】: 唐雍州万年人。
阎立德孙。
武则天圣历初为豹韬卫将军。
时突厥默啜请和亲,则天遣知微摄春官尚书,护送武延秀赴突厥纳女。
默啜怒延秀非天子子,囚之,挟持知微攻占赵、定二州。
朝廷以知微卖国,夷其族。
知微不知,逃还,则天以其随敌入寇,令百官脔割,然后斩之。
子则先以武三思婿免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绛州太平人。
字仲晔。
举明经。
武周圣历元年,为卫州刺史,时值秋季,河北征民工修城以防突厥,晖悉令罢散,归田收获。
历任泰州刺史、洛州长史,拜中台右丞。
中宗神龙元年,与张柬之等杀张昌宗、张易之,迎中宗复位,擢侍中,封平阳郡公。
旋以武三思僭,阳尊为郡王而罢知政事。
后复被诬以谋废韦后罪,贬崖州,矫制害之。
敬元礼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番禺人。
官吉州参军。
唐中宗神龙二年,武三思掌权,诬桓彦范谋废韦后,连累御史李福业,福业流番禺,匿元礼家。
后为吏所得,俱坐死。
福业将刑,谢元礼曰:“子有亲,吾甚愧恨。
”元礼曰:“公穷而归我,我得已乎?”见者伤之。
共 5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