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徵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郑颋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1 【介绍】: 隋唐间郑州荥阳人。隋末入佐李密军。炀帝大业十三年,为李密左司马,改长史。唐高祖武德元年二月,与房彦藻等人奉李密之命东出黎阳,分道招慰州县。在偃师城为部下所劫,寻归王世充。二年,任世充御史大夫,常称疾不预事。四年,复乞弃官削发为僧,世充怒而杀之。临刑赋诗,言笑自若,观者壮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1 荥阳(今属河南)人。
隋末李密起兵,颋在军中佐之。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为李密左司马,改长史。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二月,与房彦藻等人奉李密之命东出黎阳,分道招慰州县。
同年九月,守偃师城,部下叛劫,为王世充所获。
二年,任王世充御史大夫,常称疾不预事。
四年,复乞弃官削发为僧,世充怒而杀之。
临刑赋诗,言笑自若,观者壮之。
事迹散见《旧唐书·李密传》及《魏徵传》,《新唐书·王世充传》,《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卷一八八等。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71—639 【介绍】: 唐太原祁人,字叔玠。
王僧辩孙。
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苟合。
隋时为奉礼郎。
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
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
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
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
因故贬同州刺史。
官终礼部尚书。
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
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71—639 字叔玠,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原为乌丸氏,曾祖神念自魏奔梁,改姓王氏。仕隋为奉礼郎。入唐,初为太子舍人,因事流于巂州。太宗知其才,召为谏议大夫。贞观元年(627),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二年,拜侍中,与房玄龄等同知国政。后进爵为郡公。七年,出为同州刺史。俄召为礼部尚书,兼魏王泰师,与诸儒正定《五礼》。十三年卒,赠吏部尚书,谥曰懿。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其诗质朴沉健,不同时尚。《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人。
性明悟聪敏。
从王通受学,治《礼记》。
与房乔、魏徵齐名。
王通尝誉琼明而毅,可谓达道之君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末唐初河南人。
隋炀帝大业末,为武阳郡丞。
十三年,以郡归李密。
后据魏州。
魏徵曾为宝藏掌书记,唐高祖武德二年,说宝藏执杨恭仁诣京师。
仍授魏州刺史、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封武阳郡开国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4—617 【介绍】: 隋绛州龙门人,字仲淹。
幼好学。
仕隋为蜀郡司户书佐。
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
后知所谋不被用,乃归河汾间以教授为业,受业者以千数,时称“河汾门下”。
薛收、房乔、李靖、魏徵等皆从受王佐之道。
尝仿《春秋》作《元经》(一作《六经》),又著《中说》(一称《文中子》)。
其言论不为儒者所称,惟《中说》留于后世。
卒,门人私谥“文中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2—618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其先世为辽东襄平人,字玄邃,一字法主。趣解雄远,多策略。初为隋炀帝宿卫,谢病去,感励读书。杨玄感起兵,密为之谋,以不能用其策而败。又与翟让据洛口,称魏公,江淮以北,远近响应,复杀让。旋为王世充所败。归唐,拜光禄卿。以失望复叛,为盛彦师所斩。时年三十七。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82—618 字玄邃,一字法主。
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其先居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徙家,遂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以父荫为隋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
隋大业九年(613),杨玄感反隋,以密为谋主。
后兵败依翟让,号蒲山公。
旋为众推立为主,建号魏公。
唐武德元年(618)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
以赏薄怨恨。
会奉命出使,疑惧谋叛,为熊州副将盛彦师所杀。
生平见《隋书》及新、旧《唐书》本传、魏徵《唐故邢国公李密墓志铭》。
全唐诗》存诗1首,作于隋代。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一
密字元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父宽。隋上柱国。封蒲山郡公。遂家长安。大业九年。杨元感举兵黎阳。以密为谋主。元感败。以策干东郡贼翟让。让令别统所部。号蒲山公。十三年二月。推密为主。建号魏公。改元永平。越王侗称帝。遣使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武德元年。为王世充所败。归唐。拜光禄卿。封邢国公。以赏薄怨望。高祖使领本兵经略东都。行至桃林。复徵之。大惧谋叛。熊州副将盛彦师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7 【介绍】: 唐弘农华阴人,字景猷。
杨恭仁弟。
善草隶,工诗。
隋末自洛阳归唐,尚桂阳公主,超拜吏部侍郎。
太宗贞观十年,代魏徵为侍中。
性周慎谨密,未尝漏泄内事。
十三年,转中书令。
后罢知机密,转吏部尚书。
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贵势及其亲党,以避嫌疑,时论讥之。
从征高丽,摄中书令。
及还,有毁之者,贬为工部尚书,寻转太常卿。
卒谥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47 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尚桂阳公主,擢吏部侍郎,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中迁侍中,转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后从高宗征高丽,摄中书令。军还遭毁,贬为工部尚书,转太常卿。二十一年(647)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师道为太宗朝宫廷诗人,才思敏捷,又善草隶书。其诗多为应制、咏物之作。《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杨师道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杨师道(?—647),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观德王杨雄子。入唐,尚高祖女桂阳公主,除吏部侍郎,改大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十年,拜侍中,参预朝政,迁中书令。罢为吏部尚书,从太宗征辽,摄中书令。还,稍贬工部尚书,复为太常卿,卒。有《杨师道集》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六
师道字景猷。宏农华阴人。隋末自洛阳归高祖。授上仪同。为备身左右。尚桂阳公主。累转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贞观朝迁侍中。转中书令。二十一年卒。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谥曰懿。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师道退朝后,必引当时英俊,宴集园池,而文会之盛,当时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隶,酣赏之际,援笔直书,有如宿构。太宗每见师道所制,必吟讽嗟赏之。
新唐书本传
师道字景猷,恭仁弟。清警有才思。……善草隶,工诗,每与有名士燕集,歌咏自适。帝见其诗,为擿讽嗟赏。后赐宴,帝曰:“闻公每酣赏,捉笔赋诗,如宿构者,试为朕为之。”师道再拜,少选辄成,无所窜定,一坐嗟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太宗时为中牟丞,上书言修洛阳宫劳民,收地租厚敛,俗尚高髻系宫中所化,几得罪。
魏徵谏而止,拜监察御史。
蔺谟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郑县人。
隋时为鹰扬郎将。
从唐起兵,授银青光禄大夫。
高祖武德五年,自太子左卫率,拜亳州总管。
八年,为代州都督。
太宗贞观初,受诏发江淮数十州兵讨岭南冯盎,因魏徵所谏而止。
官至左武候大将军,封杨国公。
坐事免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9 【介绍】: 唐相州洹水人。
隋文帝仁寿中,与兄杜正玄、杜正藏均以秀才擢第。
善属文,深明佛经。
高祖武德中,为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李世民表值秦王府文学馆。
太宗贞观时,以魏徵荐,迁兵部员外郎。
累迁给事中、中书侍郎,论事称旨。
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同以敢于直谏为太宗赞许。
旋为太子左庶子,坐事流驩州。
久之,授郢、石二州刺史。
高宗显庆元年,擢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二年,拜中书令。
三年,坐与李义府不协,出为横州刺史。
有《春坊要录》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隋仁寿中,以秀才擢第。入唐,太宗召直秦王府文学馆。贞观元年(627),擢兵部员外郎。累迁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高宗显庆元年(656),改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二年,兼度支尚书,迁中书令,封襄阳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正伦善属文,尝与中书舍人董思恭夜直论文,思恭谓人曰:“与杜公评文,今日觉吾文顿进。”《新唐书·艺文志》二、三、四分别著录《春坊要录》4卷、《百行章》1卷、文集10卷,俱佚。《全唐诗》存诗2首。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
正伦。相州洹水人。高祖朝历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中累迁中书侍郎。赐爵南阳县侯。显庆初累授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兼太子宾客宏文馆学士。封襄阳县公。三年出为横州刺史。卒于贬所。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