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能持

相关人物:共 1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泾县人,字然乙,号星阁。
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
迁御史,劾言捐例之害等,能持大体。
后以耳疾去官。
曾从方苞学古文。
有《读左管窥》、《漱芳居士诗文集》。
晚晴簃诗汇·卷七十四
赵青藜,字然乙,泾县人。乾隆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有《漱芳居集》。
沧海遗珠
赵青藜,字然乙,号星阁。安徽泾县人。乾隆元年(公元一七三六年)进士,选庶常,授编修,改江西道监察御史,补山东道,历官有直声。性喜游,往来黄山、白岳间,歌咏自适。诗宗昌黎,尤长史学。著有《漱芳居诗文集》、《读左管窥》、《星阁史论》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6—1430 【介绍】: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
洪武二十三年举人。
入太学,擢户部主事。
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
布衣徒步,日夜经划。
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
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
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
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
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
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
宣德五年,卒官。
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
卒谥忠靖。
有《夏忠靖公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九
字维哲湖广人永乐中官尚书谥忠靖
明诗纪事·乙签·卷四
原吉字维哲,湘阴人。以乡荐入太学,授户部主事,坐事系狱。仁宗立,复官,进少保,兼太子少傅。宣德五年卒,赠太师,谥忠靖。有集六卷。 (《四库总目》:原吉以政事著,不以文章著,然致用之言,疏通畅达,犹有醇实之遗风。 田按:忠靖诗悫质有味。《谕饥乌》云:「饥乌来屋头,轩然振双翼。哑哑向我啼,其意欲得食。我行顾我厨,馀𩝠颇云积。足可疗乌饥,尽与非所惜。缘以目前人,困乏动千亿。况此所馀𩝠,粒粒出民力。我食尚怀愧,饲乌宁不惕。饥鸟勿此啼,山林有榛栗。」蔼然德入之言也。
刘讱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鄢陵人,号春冈。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宁国推官,摄芜湖县事,累官刑部尚书。
能持法治狱,终以雪冤狱事坐黜。
有《春冈集》、《省台集》。
维基
刘讱(1483年—1559年),字思存,号春冈,河南开封府鄢陵县人,同进士出身。刑部尚书刘璟之子。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河南乡试第四十六名举人,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二十五名,三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宁国府推官,兼知芜湖县事。明武宗南巡时,朝中权贵索贿不成,于是逮捕其下诏狱。明世宗即位后,恢复原职,升监察御史,迁南京通政使司参议。嘉靖十八年(1539年)任大理寺左少卿。二十年(1541年)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任大理寺卿。二十五年(1546年)正月升刑部右侍郎,同年七月升刑部左侍郎。二十六年(1547年)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七年(1548年)任南京工部尚书。二十八年(1549年)改南京刑部尚书,同年改北京刑部尚书。当时河南巡抚胡缵宗尝以事笞阳阳武县知县王联,王联亦被按御史陶钦夔劾罢。王联为人歹毒,曾经殴打其生父王良,当论死,王良请出狱,此后又因杀人事连坐,求解不得。其知世宗喜欢密告,于是诬陷胡缵宗有迎驾诗「穆王八骏」等词,并命子诈为常朝官,入阙门讼冤。其所不喜欢的人,包括副都御史刘隅,给事中鲍道明,御史胡植、冯章、张洽,参议朱鸿渐,知府项乔、贾应春等一百一十人,悉数诬陷。世宗大怒,逮捕胡缵宗等人下狱,并命刘讱会同法司严加讯问。刘讱得到王联之子的诬告,坐王联死罪,其子诈冒朝官律斩,而为胡缵宗等乞求宽恕。世宗虽然奏准王联父子死罪,但心里仍然讨厌胡缵宗,下礼部都察院参议。严嵩为之和解,革令胡缵宗撤职,杖刑四十。刘讱亦因此除名,法司正贰官员均停半年俸禄,郎官承问者下诏狱。

人物简介

全台诗
朱庭珍(1841~1903),字小园、筱园,号诗隐,清云南石屏人。
光绪元年(1875)举人。
著有《穆清堂诗钞》八卷、《筱园诗话》四卷。
施有奎评其诗云:「筱园无书不读,古今文皆其所长,其困于场屋,非文之咎也。
究令以诗校士,筱园亦岂能持古法与今之世争胜负哉。
」陈灿亦曰:「筱园沉酣古籍,阅历世变,明达治体,卓卓有吏才。
每与谈时务大略,辄洞中窾要。
」 兹以光绪十三年(1887)《穆清堂诗钞‧抱膝后集》原刊本中与台湾相关之诗作为底本,参照《中法战争文学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明顺天府通州人,一说陕西临潼人,字道甫。万历二年进士。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在任十数年,以裁抑矿税使,议罢矿税,得民心,累官至户部尚书。时顾宪成讲学东林,与之深相结交。三十八年,朝中有人建议外僚入阁,意在三才,引起朝臣争论,形成党争。次年引退家居。四十三年,被诬盗皇木造私宅,落职为民。天启三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就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道夫,临潼人。万历甲戌进士,除户部主事历官右佥都御史拜户部尚书有双鹤轩鹪鹩轩二集
维基
李三才(?
—1624年),字道甫,号修吾。
陕西临潼人,顺天府通州籍(今北京市通州区),,明朝官员,东林党领导人之一,李三才性不能持廉,好用机权,然挥霍有大略,结交遍天下,且推毂他的都是一时名臣,因而世人仍以李三才为贤臣,明史则称其「英遇豪俊,倾动士大夫,皆负重名」。
李三才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移家至顺天府通州的张家湾(今北京市通州区东南)。
顺天府乡试中式第一百零二名举人。
万历二年(1574年)成进士。
曾官户部主事,历郎中。
与南乐魏允贞、长垣李化龙以经济国家,相互期许。
不久因上疏支持魏允贞,谪山东东昌府推官。
迁南京礼部郎中,再出为山东佥事,迁河南参议,进副使。
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召为大理寺少卿。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担任漕运总督,巡抚凤阳诸府。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三才愤而辞职。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削籍。
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可汗努尔哈赤攻占辽阳,御史房可壮请起用三才为辽东经略,遭反对作罢。
天启三年(1623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未赴任卒。
及魏忠贤秉政,其党御史石三畏追劾三才,诏削其籍,褫夺封诰。
崇祯初年(1628年)复赠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6—1528 【介绍】: 明湖广武昌人,字汝砺,号西轩。成化八年进士。除婺源知县,擢南京御史。弘治初出按浙江,寻迁山西副使,历云南左布政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击破普安女土司米鲁兵。召为南京户部右侍郎。正德初总督两广军务,镇压柳州所属马平、洛容僮族反抗。召为左都御史。六年,总制军务,镇压江西东乡王钰五、姚源汪澄二、华林罗光权等变乱,调广西狼土兵作战,俘杀甚众。但谣云“土贼犹可,土兵杀我”。而义军亦败后再起。言官交章劾之,乃召还,掌都察院事。世宗立,请老归卒。
维基
陈金(1446年—1528年),字汝砺,号西轩,祖籍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德安府应城县(今湖北省应城市),出生于武昌府,官至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
陈金出身于官宦之家。
成化八年,陈金登进士,授婺源知县,擢南京监察御史。
弘治初年,出按察浙江,借灾异之机弹劾文武大僚十九人,其中侍郎丁永中、南京大理卿吴道宏、南宁伯毛文等多罢去。
之后升任山西按察司副使,历任云南左布政使,讨伐平竹子箐苗族民变。
弘治十三年,拜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等地。
奉诏发缅甸、干崖、陇川、南甸诸部兵,平定孟养酋思禄与孟密酋思揲等叛变,随后攻破贵州米鲁等叛变,晋升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正德元年,给事中周玺等弹劾陈金不称职,明武宗不予追问。
陈金以母老乞求归乡,不予批准。
之后以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当时内臣韦霦等建议,请求输两广各司所贮银于京师。
陈金上疏称不可,诏留二十余万。
当时,马平、洛容僮族民变猖狂,陈金率领总兵官毛锐发兵十三万征讨,俘虏斩获七千馀人,晋升为左都御史。
陈金认为苗民喜爱鱼盐,可以用其为计约束。
于是命百姓与苗民互市,改峡名为永通。
然而,苗民性贪而黠,最初表面接受约束,但不久仍然杀掠不止。
浔州人纷纷称陈金失计。
正德三年,升任南京户部尚书。
次年冬,召为左都御史,但因母丧归养。
正德六年,江西盗乱爆发。
武宗命陈金担任故官,总制军务。
南畿、浙江、福建、广东、湖广文武将吏均归其节制,许其便宜从事,都指挥以下不听命者均可施刑斩杀。
当时,抚州有东乡贼王钰五、徐仰三、傅杰一、揭端三等;南昌则有姚源贼汪澄二、王浩八、殷勇十、洪瑞七等;瑞州则华林贼罗光权、陈福一等;而赣州大帽山贼何积钦等又起。
官军累年无法攻克,陈金认为其属郡兵不足用,奏请调用广西狼兵。
次年二月,连续攻克东乡、姚源、华林、大帽山等,半年之内,剿贼几尽。
随后请在东乡立县,并成立万年县,招降百姓。
随后加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
陈金屡次攻破贼寨,但所用士兵均贪残嗜杀,其,剽掠甚至超过叛军。
百姓民谣称「土贼犹可,土兵杀我。
」陈金虽然知百姓之患,但却仰赖土兵,于是不禁止。
他又不能持廉,军资颇私入。
所以虽然功劳很多,百姓仍然深怨他。
后因攻打姚源贼时,作战失策,被给事中黎奭及两京言官弹劾,于是被召回,改以俞谏继任,陈金遂请终丧去。
正德十年,再次起用担任两广总督。
当时府江贼王公珣叛乱,陈金集诸道兵偕总兵官郭勋等分六路讨伐平定。
后加少保、太子太保。
正德十二年,许可佛朗机人进入广州,不久命令驱逐该批人物。
正德十四年,掌都察院事。
明世宗即位后,请老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5—1849 【介绍】: 清福建长乐人,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年自号退庵。
嘉庆七年进士,改礼部主事,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
洞悉江苏地方利弊,用人理财,能持大体。
鸦片战争时,曾驻兵上海,旋以病开缺。
有《经尘》、《夏小正通释》、《归田琐记》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一七
梁章钜,字闳中,一字茝林,福建长乐人。嘉庆壬戌进士,官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有《藤花吟馆诗钞》。
全台诗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茞林,一作茞邻,号退庵,又号古瓦研斋。福建长乐人。清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南淮海道,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道光十六年(1836)任广西巡抚。鸦片战争期间,曾率兵驻守梧州防堵英军侵略。二十一年(1841)改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平生纵览群籍,精研金石之学,勤于著述,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计有《浪迹丛谈》、《论语集注旁證》、《孟子集注旁證》、《归田琐记》、《南省公馀录》、《退庵随笔》、《楹联丛话》等七十馀种〖参考刘德成、周羡颖主编《福建名人辞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1版1刷。〗。  梁章钜于道光年间,作有题徐庆超都督春波洗砚图二首,见连横《台湾诗乘》,今据以校录。(吴福助撰)
词学图录
梁章钜(1775-1849),字茝中、闳林,号茝邻、退庵。祖籍长乐,后迁居福州。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八岁成进士。嘉庆十年(1805)开始任礼部主事,嘉庆二十一年(1816)考选军机京章。道光元年(1821)升为礼部员外郎,任大清通礼馆、内廷方略馆编修。后历任湖北荆州知府、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以及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直隶布政使。鸦片战争期间,任广西、江苏巡抚,一度兼署两江总督,不久以疾告归,居福州黄巷黄楼。壮年于嘉庆年间在京曾加入宣南诗社。晚年子恭辰迎养于温州官署。著述甚丰,有《枢垣纪略》、《退庵随笔》、《文选旁证》、《归田琐记》、《浪迹丛谈》、《退庵诗存》、《退庵随笔》、《文选旁证》《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巧对录》等七十余种刊行于世。子恭辰随父游学二十年,官至温州知府,编撰《楹联四话》和《巧对续录》。
黄鹤楼志·人物篇
梁章钜(1775~1849) 清代官员、学者。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生于福州。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任湖北荆州知府兼荆宜施道、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等职。曾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著述丰富,共著诗文近70种,为楹联学开山之祖。自云“余官湖北时,尝三度登黄鹤楼”。在其所著《楹联丛话》中记载了内阁学士翁方纲、湖北巡抚钱楷、直隶参政鲁之裕、署陕甘总督萨迎阿、侍读学士余本敦、吏部尚书朱士彦、湖广总督毕沅等官员、名士撰写黄鹤楼楹联的事迹掌故。
维基
梁章钜(1775年—1849年),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生于福州。学者。梁章钜幼时颖悟,九岁能诗,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七年(180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十年(1805年),任礼部主事。嘉庆十二年(1807年),掌浦城浦南书院讲席,次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考选任军机章京。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兼荆宜施道,升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道光五年(1825年),管理盘运漕粮总局,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调任江苏布政使。在江苏任职八年,曾四次代理巡抚,政绩斐然。道光十一年(1831年),江淮大水灾,他率属捐廉募款。同年,修复练湖牌坝,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奏请回福州养病。道光十五年(1835年),奉召入京,授甘肃布政使。次年,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令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采取10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亲自带兵防守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防务。曾上疏抨击琦善在广东“开门揖盗”,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同年,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组织宝山、上海、川沙、太仓、南汇、嘉定等地兴办团练,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妄动。同年八月,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先后寓居扬州、浦城、温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
王永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王永吉,字曼修,无锡人。壬戌进士,除定兴知县。
维基
王永吉,字曼修,号忠纫(中讱),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治诗经,行一,辛丑年正月二十六日生。
天启元年(1612年)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六十三名,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三甲四十一名进士,八月除定兴县知县。
奉圣夫人客氏家定兴,徒属横乡邑,永吉持法无挠屈。
客有丧,监司以下奔走鼎沸,永吉独不往,终永吉任,其家无敢恣逞者,迁南京礼部主事。
崇祯初,大奸既殛,馀孽未除者稍稍起,阴排众正。
永吉抗疏,劾吏部尚书王永光,言永光以剩奸为护法,始胆寒摇尾,附公论以求容。
既根固,张牙持言路以树敌。
疏上,有旨罚俸已,出知福州府。
有关节事露,举人郑某力能持上官,而所夤缘分考某官者,永吉同年也,已内召将行。
而永吉至,要路书嘱填委,永吉悉置不启。
及对薄,厉声诘责,郑不觉股栗自承,狱具,并罪推官,而上官恚不可解,于是永吉受事二十七日而去。
久之,以黄道周荐,复起福州,谒巡方御史,意不能自下,甫匝月投劾归。
再起金华府,不赴。
鼎革后,不复见一人,独身徙东郊废圃中,委顿自苦,数年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9—1862 【介绍】: 清浙江定海人,字薇香。
道光岁贡生。
治《》、《春秋》,而尤长于《》,著《论语后案》,能持汉宋之平。
曾为大吏幕宾,作《御外寇议》,曰:“不从此言,数年后必有大寇。
”其后果验。
另有《周季叙略》《儆居集》(包括《经说》、《史说》、《读通考》、《读子集》、《杂著》)。
晚晴簃诗汇·卷一二三
黄式三,字薇香,定海人。贡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5—?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寓居上元,字子文,号印冈。弘治九年进士。出知兖州,被劾改知镇远,又忤巡方,再移知石阡。致仕归卒。有《延休堂漫录》。
明诗纪事·丁签·卷七
凤字子文,一字汝文,吉安泰和人,南京水军右卫籍。
弘治丙辰进士,除兴化推官。
迁南监察御史,出为兖州知府,改镇远,再改石阡。
有《简斋家藏集》十卷。
田按:子文守兖州,武宗南巡,自车马糗糒之外,一无所供。
监司问以佃游之备、近幸之饷,曰:「非守所宜职。
」以不胜繁剧,改简为吾黔镇远知府。
再忤御史,改石阡,请老。
自号简翁,博雅好古,蓄法书名画、金石遗刻多至千卷,所居在天印山下,又自号印冈。
顾东桥赠诗云:「道人筑室天印下,丘壑重重到茅舍。
谢墅花骄罗绮春,秦淮舟泛星河夜。
」纪其事也。
家藏集》仅有钞本,流传甚少,故选家多不之及也。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