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定演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元诗选
英字实存,钱塘人。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杭州钱塘人,俗姓厉。字存实,号白云。早喜为诗,历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为诗超然出世。有《白云集》。
皇明名僧辑略
送黄龙明知客 拈起玻璃。
一轮明月。
扑碎玻璃。
红炉片雪。
因思吕洞宾。
黄龙纳败阙。
半升铛里煮山川。
不识斧头元是铁。
莫若庞公见马师。
心空及第真英杰。
一口西江吸尽时。
化现三千广长舌。
送归德演禅师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青州布衫。
当阳显露。
因甚持往南方。
觅取长篇偈句。
山僧无法可传。
毕竟有何分付。
一碗淡醋斋汤。
一钵香油豆腐。
吃得一饱齁齁。
世事总皆不顾。
禅人。
悟不悟。
于斯直下便承当。
何待更回归德府。
送天台洪禅人 天台石桥五百牛。
赵州石桥度驴马。
越圣超凡古至今。
赫赫声名洞天下。
一脚当头踏断来。
宽洪志气真潇洒。
勘破诸方老古锥。
澜翻辩舌如泉泻。
切莫骑牛更觅牛。
笑杀宾头卢尊者。
送伏龙溢南海维那 九月秋高暮山紫。
道人何事来于此。
黄花白露染单衣。
择友寻师问生死。
生死由来即自心。
一心起灭任漂沈。
尘劳衮衮如山积。
业识茫茫似海深。
拈起金锤俱击碎。
双溪落落无人会。
惊动千年老古锥。
三十乌藤雨霶霈。
示道信侍者 大信大疑。
大疑大悟。
提起话头。
一切不顾。
行参坐究。
口念心思。
密密推穷。
时时觑捕。
忽然拶破疑团。
觌面更无回互。
布毛吹起塞虚空。
刹刹尘尘皆显露。
果能直下便承当。
何异灵山亲嘱付。
颂古 世尊初降王宫 瞿昙生下便惊群。
争似云门一棒亲。
尽道五更侵早起。
谁知更有夜行人。
勘辩 大都安讲主来参。
师问讲主讲甚么经。
答云。
金刚经。
曾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处得个省处。
师曰。
既是无来无去。
因甚得到这里。
答云。
便是无来无去底。
师云。
即今在甚么处。
答一喝。
师云。
下喝行拳都且止。
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
答云。
尽大地那里不是自己。
师云。
忽遇劫火洞然。
大千俱坏时如何。
答云。
我到这里却不会。
师云。
六祖不会破柴踏碓。
达摩不识九年面壁。
你不会。
见个甚么。
答云。
我只是不会。
师云。
瞎汉。
请坐吃茶。
跋虚谷和尚法语 径山虚谷和尚示庆禅人法语。
举赵州访一庵主。
入门便问有么有么。
庵主竖起拳。
州云。
水浅。
不是泊船处。
又访一庵主。
问有么有么。
庵主亦竖起拳。
州云。
能纵能夺。
能杀能活。
便礼拜。
庵主既然一般竖拳。
因甚么肯一不肯一。
若从这里分辩得出。
许你具衲僧正眼。
师云。
山僧有六十棒。
前庵主竖起拳。
有杀人刀。
无活人剑。
好与二十棒。
后庵主竖起拳。
有活人剑。
无杀人刀。
也好与二十棒。
赵州因甚不肯前庵主肯后庵主。
也好与二十棒。
虚谷和尚教他自领出去。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法祯。
字蒙隐。
雪涧其号也。
蒋氏。
其先曹之定陶人。
家世阀阅。
宋靖康间。
高曾避金兵。
徙淮西寿春。
因家焉。
父德胜。
将兵取襄阳有功。
封济阴侯。
母鲁夫人。
严而贤。
师生岐嶷。
龆龀习诗赋声律。
日记数千言。
然气羸疾瘵。
每病则濒死。
术者以为非寿者相。
父母舍之出家。
事退庵无公大讲师落发。
十七入讲肆。
通经论大旨。
开官讲于建邺声华夺席。
寻入京师。
告单庆寿太尉驸马沈王。
日请入府说法。
延祐丙辰。
被旨即庆寿开堂。
移易州之兴国。
逾年。
两奉诏。
翻译菩提行释论二十七卷。
西夏僧慧澄译语。
师笔受缀文。
一言三详。
删治一出于师。
所司供给。
仍指授画工。
于大内宝云殿。
绘高僧像八十八龛。
师作八十八传。
金书其上。
初皇庆之开举场也。
蒙古色目习三场举业。
渐染朱熹之说。
谓佛语为诞妄。
诏翰林虎承旨妙三藏与师三人。
以张天觉护法论。
译为国语。
以化之。
英宗即位。
将以大藏经治铜为板。
而文多舛误。
徵选天下名僧六十员。
雠较。
师与湛堂西谷三人。
为总督。
重勘诸师所较。
仍新为目录。
旌赏特加。
泰定至顺之交。
教门有大故。
师必预议秉笔。
后至元丙子。
被两宫诏旨。
主南城大竹林。
至正戊子。
诏重译菩提行颂文。
陛见于大口行宫。
上以汉语。
呼师号而面谕焉。
是年。
俗儒王溥张琅。
陈言僧道之弊数十条。
省部从其说。
将行移文檄。
师为驳邪论以辟之。
其议遂𥨊。
又江西儒学官涂以义。
上数千言。
其大旨。
欲尽毁天下寺观。
僧道归俗。
财产没官。
师为公牍。
回省部。
折其邪说。
乃止。
甲午。
迁潭柘之龙泉。
师开堂出世。
四十馀年。
膺累朝眷顾。
凡皇家大会。
演法师为巨擘。
王公有识大人。
皆望尘加敬。
名声振寰宇。
碑志文言。
殆遍海内。
性明敏。
经书过目成诵。
其于性相教义。
禅学密乘。
与夫孔老百氏。
经子史籍。
无不该览。
发为文章。
精致雅健。
要为不蹈袭前人。
蔚然自出机杼。
成一家学。
胸襟倜傥无芥蒂。
爰自莅事。
虽赏罚公行。
未尝藏怒宿怨。
性不猜贰。
遇人一言之快。
则倾倒肝腑。
闻后进之善。
欣欣然似出诸己。
见不善。
亦必苦口规训。
五读华严大疏。
两阅大藏。
年逾从心。
而自强不息。
禅诵益勤。
其主潭柘也。
力起颓废。
丛林为之一新。
施己衣资钞一万三千五百馀贯。
十方檀施钞。
四千四百馀贯。
因缘相资。
故致有成。
且为之储积年粮。
安集云水。
一诚感格。
五年中七现祥光。
师不之恤。
唯以传佛心宗唱高。
和寡为甚恨。
师为文不存稿。
多散失而未刊。
进士葛天麟。
撰师行勒之石。
未详所终。